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据《史记·晋世家》记载,自叔虞成为唐国国君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止,共有三十八位国君,其中父子相继的二十八人,兄终弟及的五人,叔夺侄位的四人。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衰亡B.分封制度开始解体
C.宗法制度受到冲击D.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2021-05-18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上古时期, 贵族的姓得自远祖,百代不变,如夏王姓姒,商王姓子,周王姓姬。随着时代推移,一姓当中分出越来越多的氏,通常以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祖父名字等立氏,成为姓的分支。在周代,一个氏的建立即表明一个小宗从大宗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由此可知
A.百姓已经成为民众的通称B.封国名在姓氏中占比极大
C.古代社会的姓氏百代不变D.宗法观念对姓氏影响深远
2021-03-28更新 | 42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3次组卷 | 9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5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优秀)

A.AB.BC.CD.D
6 .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
2021-01-14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宗法制下,国人一方面对活着的长辈绝对的顺从、孝敬;另一方面对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们的保佑。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孝亲思想的强化B.塑造了民族的基本精神
C.导致男权意识经久不衰D.致使国人充满迷信思想
2020-12-16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立于宗庙的先王神主,称之为“示”。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内外服制度C.禅让制D.宗法制
9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10 .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修家谱,这种做法的根源来自古代的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