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史料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全融体系的演变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唐代部分武状元的籍贯详情如表所示。如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唐代全国共有41名武状元,其中山西籍11名,占了全国武状元人数的27%,位于全国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省在唐代时期的武举科考水平。

唐代山西武状元应举科目、及第时间及所授官职一览表

姓名籍贯及第时间招举科目所授官职
樊咏永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军谋宏远堪任将帅兵部尚书
樊泽永济唐宪宗元和三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节度使
樊宗师永济唐宪宗元和三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谏议大夫
裴敦厚闻喜唐玄宗开元年十二年堪任将帅兵部尚书
房自谦闻喜唐玄宗开元年十二年堪任将帅不详
裴俦闻喜唐敬宗宝历元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不详
王修福临汾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不详洛邑府左果毅
王仁皎杞县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不详中郎将
王翃太原唐肃宗上元元年才兼文武尚书左仆射
茹义衷雁门唐玄宗开元年(713—741)不详汾州刺史

——信息来源:王鸿鹏等编著的《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2。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说明山西在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地位。
2020-12-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佳的人口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 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割据的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纪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粮眼。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界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新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 . 国际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瓷、漆器之类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宋代在当时世界上手工业的地位。进口品类广泛,据《宋会要》记载即达三百余种……东起日本,西至天竺、大食等四十余国,涉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宋代货物流通。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印度半岛、波斯湾沿岸、伊朗、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先后都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证明了宋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1)上述材料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出口丝、茶数目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2)依据上表概括中国丝、茶出口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各与会国承诺削减贸易壁垒,并为战后世界的通货稳定而共同努力。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英等国为解决国际贸易与货币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018-09-1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5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清朝的开海禁,是在公元1685年,于澳门、漳州,定海,云台山归处,都设立税关。公元1757年,只许在澳门一处……税则上、有名目的东西浮收的税要比正额加几倍,无名目的东西就更加横征暴敛没个遮拦,外国商人不准和人民以及普通商人直接买卖,一切货物都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1659年规定当时的外商,不做买卖不准到广东,做买卖的期限一年只有四十天,必须住在公行所代备的商馆里。要进禀帖,必须托公行代递,不得和官府直接。

——以上材料皆出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禁政策的特点,并评价清朝的海禁政策。

材料二   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在《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买办”的影响。

材料三   1902年,盛宣怀奉命会同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目睹上海“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董事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

材料四   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与推行纸币(法币)为合法货币。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并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020-09-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品.对世界影响巨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南方诸路到处产茶,其中江东西、两浙、福建、荆湖南北诸路是产茶最多的地方。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于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置榷茶场,“诏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并根据茶的价值而定罪。茶叶从采摘到焙制,全是细致的手工劳动,因而需要很好的制作技术和经验。王安石曾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福建武夷山麓茶园,“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逐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据1871年的统计.湘鄂两省“茶的种植近来有了扩张,几乎较十年前增加了50%”.是年经汉口向英国输出茶叶60万箱,“较去年输出增加了10万箱”。自光绪四年(1878年)后,茶价渐低,避出现“将茶树放弃抛置而另植他物,以寻生活矣”的现象。“外国炒茶及解箱板、烫铅罐俱用机器”,而中国“茶叶的种植、制造和出售,都是出于本地茶农之手,他们墨守长久相传的、刻板的制茶方法,一点也不知道外国消赏者经常变化的嘴好”,图的是维持一家人最低的温饱需求。据统计,1860年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约占全部销售量的90%,1896年则降至42.1%,到1925年又跌至10.8%。

——摘编自秦进才《近代中国植茶叶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茶叶产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绪四年(1878年)前后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茶叶对中国乃至世界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0-1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时代变迁,中国经济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材料二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何时开始被打破的?列举“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

材料三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厂名所在地创办人或主持人资本(元)工人数
1863洪盛机器碾米厂上海60008
1872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县陈启源
1875程恒昌轧花厂江苏奉贤206000224
1878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朱其昂
1879裕昌厚丝厂广东南海陈倠乐
1879机器轧油厂广东汕头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3)据材料三,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表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分别指出“短暂春天”和“短暂发展”两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2020-06-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经济发展关乎国家发展,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1836~1838年、1894年)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020-07-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9 . 史料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材料二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汴梁皇城东北角的潘楼酒店,“其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至天明,羊头、肚肺……野味、螃虐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然后饮食上市。”

(1)阅读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核心内容,说明两则材料在研究宋代经济的不同用途。

(2)观察以上图像资料,说明与古代城市相比,晚清上海城市的新变化。依据所学知分析变化原因。

1951—198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数据一览表

(依据黄光耀《从世界视角看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阅读上表,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单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2017-11-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2017年夏季会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

材料二   据资料统计:在明朝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