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商品交易市场中心)1500年突然发生一次大转移,中心从威尼斯转移到安特卫普,然后又在1590-1610年左右转移至阿姆斯特丹01790-1825年伦敦处于领先地位,1929年中心转移到纽约。这一次次大转移
A.导致工业革命的中心不断发生变化
B.源于早期殖民霸主地位更替
C.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D.标志着欧洲传统地位的丧失
2 . 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了
A.英国经济落后于欧美其他国家B.欧美普遍完成工业革命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加剧D.英国还未失去欧洲和美洲的市场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美国政府通过立法,限制托拉斯的发展;德国以国家军事定货等手段培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通过各种方式把官营企业转移给私人经营的方法来发展私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表明
A.国家职能逐渐扩展B.目的为了消除竞争
C.开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
2021-07-0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4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各种垄断组织,其共性是生产、资本高度集中,以便开拓新型市场,实施技术创新,形成垄断。材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借鉴发展经验B.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生产社会化程度出现大幅度降低D.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
5 . 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企业合并的主导B.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C.自由企业制度走向衰落D.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2021-07-07更新 | 11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1939年美国钢铁产量(单位:万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2021-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据此推知,英国工业革命
A.使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B.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提升了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D.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
8 . 下表是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据此可知,外来移民
年份移民增长数(万人)年份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37.9—42.81851—1856757—2315
1863—186617.6—31.91863—18673781—12301
1879—188217.8—78.91880—188312926—21196

①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   ②与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相关性
③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④主要受到美国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6-18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5两次次工业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1929年,电力工业由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门,上升为美国第二个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电力生产从六十亿千瓦小时提高到一千一百七十亿千瓦小时;提资额增至近一百二十亿美元;总收入近二十亿美元。三十年代增长较慢,但在1940年,电力生产已近一千八百亿千瓦小时;投资额一百五十五亿美元;总收入近三十亿美元。1912年,只有百分之十六的美国家庭使用电力,到1940年,使用电力的家庭已近百分之七十九。而且,涡轮发电机、电动机、电器以及电气装置的制造,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工业。19191929年是该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产值由九亿九千七百九十六万八千美元增至二十三亿零九十一万六千美元。1939年该工业产值为十七亿三千万美元。

——摘编自阿瑟·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   为适应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工业地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努力的发展电力工业,建设新的电站和改建原有的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将以建设火力电站为主,同时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进行水利电站的建设工作,并大力地进行水力资源的勘测工作,为今后积极地开展水电建设准备工作。五年内,电力工业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107个,其中电站92个,输电工程和相应的变电工程15个。在92个电站中,属于苏联帮助设计的有24个。五年内,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和拉萨地区的水力资源的利用,将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九五七年全国发电总量将达到159亿度,比一九五二年增长119%。其中:中央国营占87.72%,公用事业和居民用电增长79%。电站的建设和电力网的形成,将在主要的经济区域内初步地奠定动力基地,逐步地使各该地区的工业得到安全的、廉价的、充分的电力供应,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准备动力条件。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电力工业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06-18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10 . 科技革命从欧洲兴起后,波及世界,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但是,新机器的重击声和火车前行时刺耳的摩擦声很快回响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然而,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特征并非工业主义的胜利,而是反对工业主义的那些经济群体的最后抗议。知识层面,这一时期见证了支持或批评新兴社会的重要信条的形成。几乎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

——卡根等《西方的遗产》下册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发明者国别发明成就
1866德国发电机
1870格拉姆比利时电动机
1882爱迪生美国
1893本茨德国开始生产四轮车
1903莱特兄弟美国飞机
1859德雷克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67诺贝尔瑞典发明炸药
1876贝尔美国电话机
18941896马可尼意大利无线电报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一战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地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摘编自历史选修三8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时,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主要依据。试从“经济群体”或“知识层面”任一视角说明“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特征并非工业主义的胜利”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至少两个方面的成就。结合所学,完成材料二中表格的填空,并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3)联系上述材料,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科技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对科技创新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6-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