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上海乡土志》记载“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近年(光绪三十三年)以来,南市及制造局亦已装设。……电车,光绪三十三年创行,后又有无轨者。”该记载反映了
①列强入侵带来文化影响
②上海电车的发展变化
③作者对电灯的赞美之情
④民国时期的生活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09-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服饰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冠华丽、不遵规制者大有人在,暴富起来的商人穿上锦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苏生文 赵爽《素裙革履学欧风》

材料二   民国后的社会舆论强调:“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但由于当时西式服装的主要原料是进口的,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民国政府在制定新的礼服式样时,保留了一款传统的中国服饰作为礼服,但传统帝国时期通过服装便可辨认身份的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了。

                                                     ——百度文库《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

材料三   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学校规定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必须穿西装,颇让那些穷学生为难,不得不赊账三四百元(数月的薪水)置备一套西装,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人则到旧货市场上去买旧西装,时称“淘西装”。

                                                                         ——邹韬奋《经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服饰象征意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分析西装在民国后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其流行的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中国近代服饰变迁的主要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中世纪欧洲的束腰女性     ②20世纪初的英国服饰                 ③20世纪30年代大学毕业照   

④古代中国的三寸金莲            ⑤20世纪50年代的布拉吉装        ⑥20世纪90年代的旗袍

图像资料也是历史文献,其特殊功能是承载文字等媒介无法记载的历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

2018-05-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
A.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盛行
B.洋货成为国人生活必需品
C.天津通商开国人社会风尚变革先河
D.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服饰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唐代女子服饰雍容华贵、百媚竞呈,女子着男装、胡服蔚然成风。
《野客丛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
清朝清初规定,高档皮毛、绸缎只能亲贵和官员服用,士庶百姓只许服用绸、绢、纺、丝、纱等。1870年左右,通商口岸城市的人们穿着机织布服饰的现象日益普遍。
民国期间洋装在中国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出现。
20世纪50年代旗袍在大陆渐被冷落,在新中国的女干部们中流行中山装和从苏联传入的列宁装,穿工装裤成为一种时尚,从苏联流传到中国的连衣裙“布拉吉”深得中国女性青睐。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尔卡丹、耐克、adidas等世界服装品牌进驻中国。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纺织工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纺织品制造大国,锦纶、氨纶、纳米等面料的产品不断投向市场,引领服装行业新潮流。

——据《中国服饰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4-16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据史料记载,建于1915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这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崇洋媚外
B.青年人士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习俗
D.欧式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7 . 有史料记载:“1888年底。北京醇亲王府和颐和园装置了电灯,大放光明,引得北京市民纷纷来围观,人群聚集长达数里。”这一记载体现了当时中国
A.普及了电灯等用品
B.引入了西方新思想
C.传入西方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018-01-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B.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C.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9 . 1872年《申报》记载:“上海为商贾辐辏之地,铺户林立,各省趋利之徒已少长咸集,而寒士之谋馆者,亦若以乐土之可居而群贤毕至。”材料表明
A.洋务思想兴起,对外商战已成趋势
B.商业风气渐开,从业观念渐变
C.知识逐步贬值,士人社会地位下降
D.举仕途不畅,士人追逐名利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

第二条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第三条临时大总统有统率陆海军之权。

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及任免国务各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同意。

第六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摘自《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章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仅实业部即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办理申请注册新式企业及有关实业的事项41起。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工、交、商、矿、农、林、渔、牧等各个方面……据英国领事1912年的长沙商务报告记载:“自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

——摘自《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首先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行了剪辫,有的地方群众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剪辫运动……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强制剪辫及因此而起的冲突,军、警或少数热心剪辫者,沿途设卡,强制剪辫。有的地方群众则公开反抗,如山东烟台就发生因强制剪辫而引起的罢市风潮,大多数地方的群众,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剪辫。有的人想办法来保存发辫。……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是何种政体?与世界上哪个国家政体最为相似?

(2)材料二说“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剪辫运动”的实质。为什么辛亥革命会涉及移风易俗?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简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2018-02-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丰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