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据记载,辛亥革命之后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这主要反映出
A.政治变革是移风易俗的主因
B.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西方生活方式影响青年价值观
D.当地社会近代化进程和水平
2019-01-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汝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民国四年的一天,山西孟县牛村镇洞门坡赶庙会。史料记载:“那日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一群警察下去,不说黑白,见辫子就剪,搅得庙会一片混乱。结果引起赶会的农民群起反抗,见警察就打。有的警察骑马跑了,有的被打,辫子却没剪成。”这反映了
A.清政府守旧势力很顽固
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
C.剪辫易服顺应革命潮流
D.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
A.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
B.交通管理急需解决
C.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
D.西方科技传播快速
4 . 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没有作用B.守旧势力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民众的支持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2019-01-30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一书中记载:“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
6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形应该出现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019-07-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中、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2018-09-27更新 | 2062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B.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C.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
D.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
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D.民族独立已完全实现
10 . 《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