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消费观念。

材料一   春末社会大动乱及楚汉战争之后,天下残破,经济凋敝,直至文景时代方才得以恢复,汉文帝时,已经有对“厚葬以破业”的批评,在汉武帝专政时期,国力强盛,民间殷富,一时奢风盛起。西汉末年,奢侈之风愈为炽烈,汉成帝在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六月颁布的诏书中指出,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奢侈远像,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榖,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理过制,吏民慕效,浸以成俗”。

——摘编自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传统以俭朴为主的消费观念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嘉靖以来,在中心城市和豪门富室的影响下,奢靡风气迅猛传播;地位低下的奴仆,隶卒,以奢靡互争雄长,僭礼逾分而无所畏惮;不少普通百姓的妻子都穿戴上了命妇(受有封号的妇女,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的服饰;地处北方边境地区的宁夏,虽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衣服,饮食也是大力追求华丽奢靡,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认为这种风气是造成“民财空虚”的重要原因,也有一些士大夫认为奢靡具有刺激消费,繁荣市场的正面作用。

——摘编自王天有著《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奢侈之风出现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抑奢”思想。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产阶级家庭的理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妇女远离职场的竞争。而在实际上,19世纪有许多中产阶级妇女参与投资和经营活动:投资运河、铁路、海运业、政府债券、银行保险、经营商业和工业企业等, 规模和数量虽然很有限,但它在英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70年,议会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以保证妇女独立经营或工作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这是英国妇女拥有独立财产权的开始。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等主编《中国家庭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并指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因素。
2022-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年份人口数(万人)耕地数(万顷)米价(千文/石)
1661323.358.70.963
1685332.472.70.539
1724533.680.00.525
17531651.483.11.012
17843283.289.81.412
18204799.295.02.432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一则国产欧式女鞋的宣传广告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
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
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
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
(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
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
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米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2022-05-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学考历史总复习模拟卷(三)
4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茶馆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茶馆从魏晋开始萌芽,成形于唐代。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明代茶馆进一步得到发展,清代更加繁荣,无论沿海还是内陆,城市或是乡村,都有规模不等、设施各一的茶馆。

民国时期,茶馆的数量增多,种类多样,上茶馆不仅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中下层人们来说,茶馆作为休闲和社交场所、集会场所、交易场所等得到了广泛利用,茶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正如老舍在《茶馆》中所描述的茶馆中有各色各样的人,有每天溜完鸟在这歇歇脚,喝喝茶的有商议事情,说媒拉纤的有打群架,有朋友给双方和解在这碰头的。总之,普通的百姓,有事没事都可以来这里坐半天。在茶馆中,人们谈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且茶费也很便宜,茶馆中人来人往,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

在建国初期,新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茶馆业的发展相对萎缩,当时无论在经营手续,还是市场布局和规模上都比较落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茶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处于成长期。茶馆的功能也从最初单一的提供茶饮,到后来增加休闲、娱乐、信息交流等功能。今天的茶馆精神愉悦功能凸显并成为一项主要功能。

——据赵甜甜《茶馆功能的演变》等整理


结合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迁,说明茶馆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2022-04-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文明以后,中原强调男女之别,男女不互通衣裳也成定规,但唐代却悄然流行起易钗而弁之风,女着男装不仅公开化,而且生活化。先是由贵女和宫女穿着,后男装渐渐传入民间,为大多数女性所喜爱。唐代女子爱着男子的戎装与圆领袍,冯小怜“倾城最在著戎衣”(李商隐《北齐》)可说是对唐代妇女喜好戎装特点的表述。唐玄宗天宝年间,易钗而弁之风更炽,“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刘朐在《旧唐书》中悲恸世道的卑尊不分但《舆服志》“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李廓《长安少年行十首》唱道,“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则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摘编自王若诗《论唐代丝绸之路影响下的服饰新变》

材料二   语言的变化是语言本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合力作用实现的。近代上海开埠后,对新世界之物及西人,人们一开始以“夷”字称之,如“夷兵”“夷船”“夷烟”“西夷”“洋夷”“远夷”“英夷”“奸夷”等等,这是传统中国中心观的反映。但随着社会变化,这些词语逐渐为“洋货”“洋人”“洋务”之类的新词语所取代,并很快流行开来。为外国人办事的中国人称为“刚白渡”和“买办”,传统绅士进入商业领域出现了“绅商”阶层,“经理”一词则是最为现代化的职业头衔。像“毛巾”“肥皂”“牙膏”之类的新出现的词语与生活密不可分,后来成为当今生活必需品的用语,体现了词汇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又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二词来自日本汉字词语“民主”“科学”,由英语单词“democracy”和“science”意译得来,而“洋楼”“洋房”“洋表”之类的词则是通过借形的方式形成,实可谓“民族之间在交换实物和从事其他活动的同时,语言形式也随即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

——摘编自吴昌《新词语:近代社会生活的镜像——以上海18401937年出现的新词语为例》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女装服饰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上海语汇变化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唐朝与晚清社会习俗发展的共同趋势。
6 .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医书文体以问答体为主。许多书籍,如《脉法》《黄帝内经》等,并不是当时人所写的,往往是后人依靠前人留下的文献、传说编写的……由于长期依赖和崇拜经典,致使医书缺乏创新和提高的动力。

——摘编自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

材料二   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然而,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由于国民政府在引入西方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同时,错误地认为中医不合乎科学,对中医采取了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在近代自然科学推动下,西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原因、预防和治疗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传入中国,使传统的中医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根据历年统计公报,1990年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为185.69亿元,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4.99%,1995年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为383.09亿元……此外,为了给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于1955年颁布了第一个卫生防疫法规,197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卫生防疫体系从行政管理进入法制管理。

——摘编自王胜利《新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医学书籍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帝内经》。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医学衰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例举17世纪英国在生理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2-04-18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竹枝词三首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砂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摘编自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

牛酥羊酪作常餐,卷饼包麰日曝干,留行中华佳客到,快呼请上水晶盘。

——摘编自招隐山人《申江纪游》

荷兰冰水最清凉,夏日炎炎竞爱尝。中有柠檬收敛物,涤烦祛秽带琼浆。

——摘编自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们生活习俗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据《上海研究资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上海交通工具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190835日,上海第一次通行电车,自静安寺至外滩,两旁观看者很多,且有带着照相机拍照的,但乘坐者仅24人,其中一半是外国人。这是因为当时有“不能乘坐,坐了容易触电”的谣传。19241217日,北京电车公司在天安门南举行通车仪式,据《晨报》报道典礼毕,有中外来宾数百人,分乘八辆花车,以天安门为起点,经东单、东四…西四、西单至天安门”,绕行一周。“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秩序甚好。电车初行,王钟麒在《神州日报》撰写社论,痛骂洋人搜刮金钱,断绝人力车夫的生计。19291022日,北平发生人カ车夫砸毁电车的事件。据记载,当时砸毁有轨电车63辆,电车站闸5座,轰动了整个北平城。

——摘自仲富兰主编《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840-1949)》


(2)围绕“电车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民众反应”,自拟一个论题,从材料中选择恰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所选材料恰当,论述角度多维,逻辑严密。)
2022-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献县求是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3年上海部分名绅富商在城市繁华之地和人群聚集处的街道两旁搭建简易屋棚,其内挖较多的土坑,供路人便溺。19世纪60年代,上海出现了在外国租界兴办的公厕,上海地方社会精英遂起效仿。随着市区公共场所逐渐时兴,新式公用事业相继出现,市民的卫生观念不断增强,市民对城市卫生条件有了较高要求。1894年工部局卫生处投资建了4个公厕。20世纪20年代以后,公厕数量迅猛增长。水电煤气的城市设施给公厕提供了清洁的可能,城市的组织管理不断强化,公厕等公众设施得到较为全面的保障。在运营方面,上海公厕经历了从商办到市办的制度化过程。民国时,上海市政财力有限,政府采取竞标承包的商办方式经营公厕,但出现了部分承包商降低卫生标准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从颁布规范和实施取缔两方面整顿公厕卫生;社团、市民均参与其间,一些行业也参与到公厕的共建之中。

——摘编自苏智良、彭善民《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厕变迁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上海公厕变迁的主要因素。
10 . 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娶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姻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摘编自刘超《青年婚恋观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

(一)1949—1978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

(二)1978—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据王英侠、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


(1)指出材料一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婚恋观变迁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