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5 道试题
1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55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2近现中国思想文化(教师版)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68年中国农村不少村一级办的小学升格为初中,这些初中缩短学制至7年(即小学5年,初中2年),公社(乡镇)一级办的中学学制缩短为9年(即小学5年,初高中各2年)。这一学制改革
A.是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的表现
B.对普及教育有一定的作用
C.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降低了高考招生的录取率
2018-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攻略》-5月26日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3 . 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4 . 1951年11月,年轻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回国进入在北京的燕京大学担任西方文化教授,在学校尘封的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几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B.新中国政府举办大学的艰难起步
C.西方文化仍是新中国高校主课程D.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
5 . 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为他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冰心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前行……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经历了文革劫难的冰心,非但没紧跟许多作家批判文革、反思人性的浪潮,反而把文学与政治逐渐分开,立足于人生对爱的渴求,以人格魅力引人入胜,渲染浓郁的友爱人情,展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可敬可佩而又可爱可亲的人。冰心在她的回忆与写作中,表现出了一种坦然与豁达,将笔锋转回了对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对人性美好的塑造。


结合材料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2018-05-31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一中2018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3年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郑哲敏、王小谟两位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说明
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
B.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C.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时期文艺经历了从80年代初歌咏健康自然人性的文化小说,到寻根思潮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发现和重构;从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近年来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这表明新时期文艺
A.注重人文关怀
B.强调历史理性
C.重在现实批判
D.借鉴先进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袁隆平先生最大的贡献不是培育了那些水稻,而是提供了培育水稻的方法和思路。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培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提供了可行方案,并且为“超级稻”提供了理论可行性,这成为我国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袁隆平科技理论影响巨大B.袁隆平使中国逐渐摆脱了贫困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D.中国的杂交水稻培育世界领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1977年冬天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有6000人参加会议。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
1977年底胡耀邦在党校创办的理论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文章,论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到1978年下半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高潮。
1978年,小岗村的18家农户为了能吃饱饭,“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率先实行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结合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