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1958年中国科学院生化所最终确定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课题,计划完成的时间也一再提前,由最初的五年改为四年、三年、二年,最终决定把这项工作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该课题最终完成于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 .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末期取得的文艺成果有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沙家浜》
④《青春之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 . 1988年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
A.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建成投产
B.原子弹氢弹卫星试验成功
C.大型快速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
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2019-03-06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顺义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条件,比如在关系民生的医学、农学等方面,兴办各类学校或者以各种宣传来普及相关知识。但同时,又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一直实行严厉的垄断措施,以杜绝平民与上天交通的权力。这样,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深入论证,反而要为之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不仅在唐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努力与统治思想相吻合、相适应,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阶级恭顺的婢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步伐。

——据王颜《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和六大紧急措施。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据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科技政策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唐代相比,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019-02-22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这一时期,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属于该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为“中国航天日”。4月24日是为了纪念
A.中国首个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首个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D.首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19-02-0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9 .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确定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