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李振宏强调:“义”是传统宗法社会的基本政治准则,不仅有亲亲尊尊的精神内核,还有公、正、善、节、分等具体观念内涵,是一个引起诸子群体性关注的核心观念,在战国诸子文献中均有较为突出的观念地位。这反映出诸子百家学说
A.以“义”为核心主张B.呈现一体化的特点
C.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D.源于宗法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他们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
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3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请回答:
(1)图1是中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根据图1概括该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分析图3和图2之间学术思想有何关联,并说明这一关联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3)儒家思想传承数千年,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探究其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A.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
C.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
2021-01-24更新 | 2209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诸子多言天下将归于-统。孟子谓天下将“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法家则从制度层面提出-统天下的具体措施。这一取向
A.反映出诸子百家思想渐趋统一B.表明法家已居于社会主流地位
C.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基础D.表达了士人阶层参与政治愿望
6 . 如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
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7 . 公元前5世纪前后,思想话语的承负者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分离,……当他们无需围绕着政治、军事进行实用性的阐释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于是士阶层崛起和独立。材料中他们的“独立地思考更深入的问题”而产生的结果是
A.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重农抑商
D.民间私学发展
8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8-01-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A.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