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以法为教”,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则体现了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而是力图把各家思想融为一炉。这一变化反映出(       
A.百家思想的对立与冲突B.思想融合与趋向统一
C.政治统一推动社会变革D.统一成为人们的共识
2023-02-1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抛弃“用贵治贱”的陈旧观念,礼贤下士,甚至“与其分土”,形成了“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的繁荣景象。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学术下移促进思想解放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社会动乱鼓舞养士之风
3 .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A.制度创新B.技术进步C.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
4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65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
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近五百年之久的跨世纪社会大辩论,各派纷纷发表本学派的思想主张。虽然各派的观点主张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共同主题。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主题是
A.扩大各自流派思想的学术影响B.争夺国家主流思想的地位
C.探寻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与方案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
2019-11-19更新 | 34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10-09更新 | 740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2017-12-26更新 | 789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2016-10-20更新 | 29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