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程颢、程颐认为“饥食渴饮,冬裘夏葛”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要,谓之“天职”。“若致些私吝心在,”,则“天职”便转化为“人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因此要学会节制一己之私利的“人欲”这表明二程
A.主张克己复礼
B.倡导格物致知
C.重视道德修养
D.强调知行合
2 . 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董仲舒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该伦理信仰是如何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理学的代表人物。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其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儒家家国同构的现实意义。
2019-06-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宋论》
B.《明夷待访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四书集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这位思想家应是
A.朱熹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
A.老庄哲学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孔孟之学
2019-03-18更新 | 132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下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6 .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这种研究又直接关系到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使人向善问题上,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明朝的王阳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为宣扬人文主义,近代意大利掀起了什么运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哪些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4)中西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启迪意义?
2019-02-1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海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
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
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日,有一弟子问老师:“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如物之无情者亦有理否?”,老师回答:“固是有理。如舟只可行之于水,车只可行之于陆。”这一情境中的老师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朱熹
C.孔子
D.王夫之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心即理也
D.经世致用
2018-0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下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