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限制君权的思想学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宋史朱熹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2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代表程颢、程颐两人观点的是
A.无为而治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A.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C.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D.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
A.修养本心
B.勤奋好学
C.格物致知
D.学以致用
2018-12-14更新 | 3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018-10-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018-10-14更新 | 312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
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
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
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
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
2018-06-14更新 | 424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2016-11-27更新 | 1643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