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朱熹认为,“佛书说六根、六识、四大、十二缘生之类皆极精妙,故前辈谓此孔孟所不及”。材料体现了朱熹
A.融合佛、儒创立理学B.重视佛教超过儒学C.欣赏佛学的思辨义理D.肯定佛教排斥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1-07-27更新 | 307次组卷 | 4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普通高中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A.守成保业B.社会责任C.忠君爱国D.改革创新
2021-07-14更新 | 443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位理学家提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该理学家主张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本心体悟 ④知行合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29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陆九渊认为一个想悟道的人,应该“发明本心”,用心去体悟道的本原,而不能寄希望于六经,并主张“六经皆我注脚”。这表明陆九渊
A.否定儒家经典的作用B.摆脱了宋明理学的束缚习贾手
C.构建严密的心学体系D.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思考
6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反映出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为此,孟子主张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获得精神自由
C.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大人的善性D.“存天理,灭人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古代某位思想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发掘内心的善性,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样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肯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强调的是
A.坐而论道B.内心自省C.格物致知D.实践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