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他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因.理学的创造性建构而成为儒学“道统”的旗帜和“礼教”圣人。据此推知.他是
A. 董仲舒B. 朱熹
C.周敦颐D. 张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4次组卷 | 4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2020-10-29更新 | 726次组卷 | 3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在不同时期的新发展,但其主张又有很多不同。下列说法中属于二者不同点的有
①前者主张理先而物后;后者则认为心即理也
②前者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③前者主张人以天理为行为规范;后者则认为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致良知
④前者主张心性论;后者认为人性本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有学生列表总结理学和心学的不同。从列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学派内容对世界本源的看法求知的方法
理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格物致知
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发明本心,致良知

A.心学与理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流派
B.心学注重人的主观作用,有一定进步性
C.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D.它们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
2020-04-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这段话应该是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
10 .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2019-11-13更新 | 590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