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历史



(1)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历史人物领导的实践活动。
(3)请你为这组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胡适进行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新思想(主义)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表明
A.改良道路还是当时的理性选择B.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C.新型政党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D.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末民初的体育教材都包含了大量的兵式体操内容。1928年出版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则摒弃了兵式体操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养成圆满的人格”,安排了田径、舞蹈、足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体育教材的这一变化
A.深受民主科学思想影响B.顺应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迎合国民政府专制统治D.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蔡元培、胡适理想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他们又选择了清代朴学方法、白话文、古典小说、戏曲,他们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该认识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
A.改变了绝对化的倾向性B.是民主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C.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断裂D.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大力提倡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追随者无数。北大教授辜鸿铭则将英文“民主”一词拆分为Demo(魔鬼)+Crazy(疯狂的),也获得了部分认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西学在中国的影响力B.知识阶层救亡的期望
C.民主得到社会的认可D.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2022-05-07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那时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同时指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阿Q等等,绝非纯粹的艺术虚构。张勋复辟要尊孔,军阀争权要尊孔,甚至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要尊孔。"据此可推知,毛泽东意在强调(       
A.新文化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B.传统文化不适应近代化的需要
C.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D.知识分子救国方式已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当时出现这一论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D.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8 . 1914年,胡适撰文指出:“绝不能希望以任何官方的崇拜仪式来复兴儒学,也不可能用宪法或法律来复兴……(应探讨)怎样能使孔子的教海适合现代需要或现代变化。”可见,当时胡适
A.形成了系统的民主科学思想B.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具折中性
C.认识到建立共和制度的紧迫性D.已意识到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价值和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A.救亡图存B.民主科学C.思想启蒙D.学习西方
2022-04-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