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上海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是学习和接触西方思想的重要窗口,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A.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发表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2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首要目标
B.反孔批儒对儒学新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C.实现了本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D.使民众思想最终摆脱了封建礼教束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大都建立在人伦关系基础之上,并以纲常名教为指导。家族成员只有遵循人伦之道,各守其分、各司其职,才能保持家运隆通和延续家族发展。明清家法族规对妻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妻子所应尽的义务也更为详细具体。把为子者是否能尽孝道视为核心问题,绝大部分都有对孝悌内容的表述,对不孝行为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另外还强调不可因妯娌关系、财产争夺等因素影响兄弟关系,继而影响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和睦。家法族规还训教和引导后世子孙的修身行动,使之能在社会中立足,以维护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

——摘编自杨威、崔圣楠《明清家法族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转化论略》

材料二   自清末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对传统家族制度及其观念展开了质疑和激烈批判。如严复认为“若为挽救亡国灭种之祸”,束缚自由的家族制度尽可去之而后快。梁启超总结民族性缺陷“含家族制度外无由”;“有族民资格而无市民资格"“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辛亥革命后,有文章论证家族制度是专制制度之根据,与共和制度不相容,强调个人主义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必要性。鲁迅认为在婚姻中,男女都不应当成为长辈的牺牲品;生育重心在“育人”,这样“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能成一个完全的人”。

——摘编自易明、陈先初《近代史上家族制度批判的多重维度——从清末到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家法族规的特点,并评价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相比,近代家族制度及观念的变化和成因。
2020-04-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届高三开学旗开得胜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论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因为深觉得高谈主义的危险,所以我现在奉劝现在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

——(胡适)

“我们不承认资本家的强权,我们不承认政治家的强权,我们一样不承认劳动者的强权。”

——(黄凌霜)

材料二   “必须有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李大钊)“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没有国家,不过我们在阶级没有消灭之前,却极力主张要国家,而且是主张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

——(陈独秀)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相同目的。
(2)说明材料二反映的主张有何意义。
5 .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

材料三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3)材料三中福泽谕吉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遵循了这一主张吗?说明理由。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意味着自1915年开始的思想革命是1919年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先导,《新青年》对中国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思想觉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在创办工人刊物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将其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联系的纽带。

——摘自肖华平《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原因和重大意义。
2020-04-15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中华民国政治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去寻找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民主”持有肯定态度,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主义、自由派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寻找到的科学旗帜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

——摘编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材料三   17世纪时,近代自然科学家大都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世界观:同时,他们又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推陈出新,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性和科学在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不承认任何的专制权威,不论是宗教信仰和自然观,还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都经受了挑战和审判,一切都需要“理性的法庭”去审查、裁定。社会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科学的、理性的观点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张丽敏《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想探析》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同之处。
2020-04-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3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胡适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中说:“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挤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此文发表后不久,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影响颇为巨大。这说明
A.历史研究应着眼于还原真相B.历史认识深受特定时代影响
C.新文化运动植根于传统文化D.社会变革必须进行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近代某部作品对“仁义道德”掩盖下“人吃人”的罪恶所作的犀利抨击,揭示出封建教所设定的种种道德规范,在麻痹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维持着“从来如此”的“人吃人”的局面。该作品
A.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B.提出文学改良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从人性解放的角度出发,猛烈攻击了封建礼教
D.号召文学革命,主张推倒雕琢、陈腐的旧文学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一词始见于《尚书·诰》,又是《大学》“三纲领”之一。梁启超公开告白“以为欲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包含了儒家经典的核心在于道德修养和对人的革新的基本思想。梁启超又根据西方国家有关思想学说,结合中国国民基本情况,赋予“新民”以新的人格理想和社会价值观。梁启超的“新民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国家思想与合群意识;公德与私德;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权利思想与自由主义价值;尚武精神与刚性文化等,对中国人民之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作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以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荸斤丽《新民思想与国民性的讨论——读梁启超<新民说>》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世界各国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因袭的旧观念中,有许多阻碍进化而且不合情理的部分。我们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

——陈独秀《新青年》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新民”形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新青年》宣言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并说明他在国民方面对青年提出的要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