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019-01-30更新 | 2374次组卷 | 97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卷
2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2019-01-30更新 | 21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恒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3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2019-01-30更新 | 36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卷
18-19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6年《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称“《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从中可以看出两报主张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
B.都主张国家主权在于国民
C.都否定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都主张延续传统确立宪政
2018-12-10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2018-11-07更新 | 3704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文明交流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是“东学西传”,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第二阶段:16世纪以后是“西学东渐”。
材料二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文明交往史上的诸多绚丽篇章,和平和暴力是两种基本的交往形式。

——摘编自李翠玉《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个阶段中西文明交往的特点。简要分析“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运用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018-06-26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
A.具有一定的狭隘色彩
B.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C.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
D.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孙中山曾说:“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这说明孙中山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B.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出发点
C.宣扬民生主义的革命思想
D.把反帝与反封建有机结合
9 . 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     
A.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B.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D.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2018-03-08更新 | 59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