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5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教育口号是教育现实中的重要现象,教育口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与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下列属于新时期的教育口号是
A.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B.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青年到农村去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米
2021-01-15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3 . 1953年到1954年,《人民教育》刊登了多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阐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意义,动员大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中继续学习”,并多次介绍动员工作和劳动教育的方法。《人民教育》这一做法的主要 目的是
A.加快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完善全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C.构建与国家相符的价值观D.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
2020-09-03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留学初衷应该是
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
第一次晚清
第二次民国初期
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
第四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第五次改革开放后创业立业

A.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建设国家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C.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D.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5 . 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
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
6 . 1951年11月,年轻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回国进入在北京的燕京大学担任西方文化教授,在学校尘封的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几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B.新中国政府举办大学的艰难起步
C.西方文化仍是新中国高校主课程D.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元、明四朝是中国古代竞技运动获得高度发展的时期。击鞠、蹴鞠、相扑等项目代表了同时期世界体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宋代和明代,出现了圆社、踏弩社、水弩社等大量民间体育组织与团体,还出现了“筑球军”这样的职业球队与职业球员。相对于汉代,唐代和宋代的蹴鞠、明代的棰丸等运动都出现了较为完整的运动规则,运动的对抗性和比赛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强。中外频繁的文化交流促使很多外国的体育项目传入中国,并对击鞠等项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很多运动项目都主要是在皇室贵族及统治阶级中流行。

——摘编自陈华慧《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与演变》等

材料二   民国以来,各界政府对体育事业均较重视。1915年,北洋政府发布《颁定教育宗旨》,要求重视国民体育,锻炼民众体格,保卫自身及国家。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民体育法》,指出民众有接受体育教育的义务,要求各自治村、乡、镇、市设立公共体育场发展体育。1949年,在新的国家制度下,体育事业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被纳.入国家计划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与组织。体育沿袭其革命性、政治性、大众性及教育性等特点。在国家的强力组织、推广与干预下,群众体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践。

——赵薇朱汉国《论中共体育工作的政治化——以农村群众体育为中心(1927-196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至建国初体育运动与古代体育运动发展的不同,并分析民国后各界政府重视体育事业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是1998年的6倍;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这反映了我国
A.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
B.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
C.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
10 . 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教授出生地分布                                        教授工作地分布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