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4 道试题
1 . 下图①~④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I过程的显微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一个花粉母细胞在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过程
B.图①可以通过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增加配子多样性,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C.图③可以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D.图④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图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A、a、B表示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及其同事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控制果蝇白眼基因只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如果此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形成_____个四分体。A/a和B基因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实质是它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会随着_____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经历一次正常的减数分裂后,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B、b分别控制果蝇眼睛的红色和白色,将该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仅考虑这一对相对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_____
2024-06-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19世纪末,巴斯德开创了第一次疫苗革命,其特点是接种灭活或减毒的病原微生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研制进入分子水平。图1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从而获得乙肝疫苗的过程,数字①-⑦为相关步骤:

在图1步骤①和③中,需要用合适的限制酶切割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和质粒。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及质粒的部分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位置如图2启动子是质粒中基因得以正常表达所必需的部分。LacZ基因控制合成某种酶,该酶能将无色染料X-gal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X-gal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

(1)在图1步骤④中,使用的基因工程工具酶是_____,将一个乙肝表面抗原基因与一个质粒重组的过程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目共减少_____ 个。
(2)根据图2分析,切割质粒与乙肝表面抗原基因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 ,原因是_____
(3)为筛选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大肠杆菌细胞,需要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挑选 _____(填“蓝色”或“白色”)的菌落纯化培养。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的计数结果如下图(单位:×107个/mL)。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沿凹槽边缘滴加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B.根据15℃、96h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推算每个中格中的平均数量为16个
C.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稳定
D.温度对酵母菌种群的影响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5 . 阿尔兹海默病常表现出记忆丧失等症状。AMPA是神经递质Glu的一种受体。研究发现大脑海马区神经元上的AMPA内化与长期记忆的遗忘有关(如下图)。

(1)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轴突末梢,_____中储存的Glu释放到突触间隙中。Glu作用后会被_____,以防止后膜持续兴奋。
(2)海马区突触后膜AMPA的内化与长期记忆的遗忘有关,原理是AMPA的内化导致_____,阻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3)酪氨酸激酶会催化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磷酸化。为探究AMPA磷酸化与其内化的关系,研究人员将野生型AMPA肽链的Glu-3Y区段的三个酪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得突变型AMPA该区段称为“Glu-3A”。激素S作用下,体外培养的野生型细胞和突变型细胞的AMPA磷酸化水平和细胞膜表面AMPA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激素S能够促进AMPA的_____区段的酪氨酸发生磷酸化,_____AMPA的内化。
(4)修饰后的Glu-3Y能够进入海马区神经元内,与AMPA竞争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修饰后的Glu-3Y可以抑制长期记忆的遗忘。_____
正常小鼠,修饰后的Glu-3Y,修饰后的Glu-3A,生理盐水;用“避暗行为”检测小鼠记忆的范式如下图所示:

6 . 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指导资源管理和利用。以下是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对种群数量特征展开的探究。图一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二是调查某地区中野兔数量后绘制的曲线,λ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

(1)图一中A、B、C分别代表____
(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题中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____方法。
(3)分析图二,第2到第3年间该地区野兔种群数量将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第5~6年野兔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型曲线增长。该增长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答出两点)
2024-05-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编码铁运输相关蛋白的基因A(约963bp)在拟南芥缺铁胁迫响应中的作用,需要构建超量表达A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质粒的结构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指的是从拟南芥中提取RNA,经_____________催化,合成cDNA;过程②指的是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需要在引物的___________端,加入限制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构建表达载体时,将PCR产物与质粒分别双酶切后,先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将目标片段与无关片段分离,从琼脂糖凝胶中只回收目标片段,再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以避免___________
(3)将转化后得到的单克隆农杆菌进行PCR鉴定,如图3所示,选择“1、2”号菌进行测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将拟南芥的___________直接浸没在含有农杆菌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培养植株并将得到的种子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以筛选出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阳性植株。
(5)提取转基因及野生型植株的蛋白质进行电泳检测,如图4。若其中____________号为转基因植株的蛋白质电泳结果,则说明成功构建超量表达A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
8 . 下图为某植物(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
B.图甲、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都具有12个四分体
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为甲细胞的一半
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B、Ab、aB、ab
2024-05-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甲种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种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6号不携带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遗传,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2)7号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
(3)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
(4)若8号和9号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
(5)若10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
2024-05-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10 .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B.图乙中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和DNA
C.图乙中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D.图乙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4-05-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