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某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该蝴蝶的长口器和短口器分别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现有一个可随机交配且数量很大的蝴蝶种群,该种群中雌、雄个体各占一半,没有迁移和突变,自然选择对基因A和a都不起作用。假设该种群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都为ZAZa,雌性个体的基因型都为ZaW,此代视为F0,让其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1,再让F1随机交配得到F2,以此类交配方式进行若干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代雌性群体中短口器基因频率随着随机交配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B.随着随机交配代数的增加,各代雌、雄群体中长口器基因频率之差在增大
C.若在某代达到遗传平衡,则该代雌性中ZaW基因型频率等于雄性中ZaZa基因型频率
D.若Fn+1雌性群体中Za基因频率与F0雌性群体中Za基因频率相等,则说明该种群在F0达到遗传平衡
2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3 .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 . 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氧气后,线粒体内膜内外的电位差立即增大
B.参与电子传递过程的电子载体都具有氧化还原作用
C.维系线粒体内膜两侧质子梯度差的质子载体是跨膜蛋白
D.实验结果表明,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高于内外膜间隙
2024-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冲刺押题卷(三) 生物试题
5 . 科研人员将蜂毒肽(MEL)与石斑鱼c型溶菌酶(Ec-cLYZ)基因插入pPICZaA质粒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毕赤酵母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广谱抑菌融合蛋白,实验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为获得MEL和Ec-cLYZ融合基因,同时两端带有pPICZαA的同源序列,过程①PCR反应体系中应选择的引物是(       

   

A.5′-GAAACTGAAGCTCCCGAATTCGGTATTGGTGGT-3′
B.5′-CATCATCATCATCCCCGTCGACTTGATGCTGCAAGC-3′
C.5′-GGGGATGATGATGATGGAATTCTTGATGCTGCAAGC-3′
D.5′-GGGAGCTTCAGTTTCGTCGACGGTATTGGTGGT-3′
2024-06-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
6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夜间光的输入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某研究小组模拟手机、电脑等夜间不正常照光模式,探究夜间蓝光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
(1)分布于小鼠视网膜的感光神经细胞可接受光刺激,产生______,沿______和上行神经束传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为探究夜间蓝光是否会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取生理状态一致、正常的小鼠若干,先将小鼠放置于正常光暗(8:00—20:00给光,其他时间黑暗)环境处理一周后随机均分为2组,记录“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可反映抑郁程度的指标)。再将LAN组夜间蓝光处理,LID组白天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______,表明夜间蓝光的干扰会诱发小鼠抑郁。

(3)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T、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由此建立了抑郁症发生的“单胺类递质学说”。图2为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
①5-HT是一种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成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②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制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上5-HT转运蛋白表达量提高
C.部分抑郁症患者5-HT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
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5-HT含量逐步提高
③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图3.

(注:miR-16 是一种非编码 RNA,可与靶禁因 mRNA结合,导致 mRNA 降解)
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的水平与中缝核SERT的表达水平呈____相关,中缝核miR-16可______SERT的表达。对比抑郁症模型鼠与对照组数据,推测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突触间隙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4)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神经生物学方面因素,还有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从后天环境因素的角度预防抑郁症,你的建议是_____
2024-06-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7 . 有丝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₁期、S期、G₂期,其中S期是DNA复制时期。TdR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前体, 若TdR过量,TdR合成dTMP受到反馈性抑制, 导致DNA 复制也受阻。在不含³H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³H-TdR,有的细胞被抑制在S期不同时刻且被³H-TdR标记,有的被抑制在G₁与S期交界处。解除抑制,细胞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如图表示解除抑制后,带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与解除抑制后的时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T2 之间,每个核DNA只有一条链含有³H
B.M期时间长度等于 Tb
C.S期时间长度等于 T。
D.G₁期时间长度等于 Tₐ
2024-06-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易感白粉病,影响产量。广泛栽培的南瓜茎均为长蔓,占地面积大,育种工作者偶然发现1株无蔓植株,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合F1
总株数无蔓株长蔓株
①无蔓×长蔓1607981
②无蔓×无蔓39630492
(1)通过上表可知,无蔓性状为_____性状,组合②中F1出现长蔓性状的原因是_____。若用A、a来代表蔓长度的基因,组合①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2)与豌豆相比,以南瓜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3)研究发现,南瓜有两个抗白粉病基因,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抗病基因均为显性基因,且作用效果没有累加效应)。现有各种纯合个体可供选择,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2024-06-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某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一个系谱图。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判断,错误的是(       

A.Ⅳ2的患病风险是1/16B.Ⅲ2的X染色体来自I 2的可能性是0
C.由于近亲婚配,Ⅳ1患病风险比Ⅳ2D.女性因有两条x染色体,比男性患病率高
2024-06-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10 . 现有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族中父亲与女儿均患病、母亲与儿子正常。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病无论显、隐性遗传,该患病家族中四人基因型都不相同
B.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父母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C.若该病为隐性遗传,女儿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D.若该病为显性遗传,则女儿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亲
2024-06-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