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43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部分过程示意图,N1~N8表示能量值,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N8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N2+N4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N2+N8-N₇
D.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据图无法计算
2 . 利用杨木生产燃料乙醇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原料粉碎、提高纤维素浓度的预处理、释放单糖的酶解糖化、产生乙醇的微生物发酵、乙醇脱水的蒸馏工艺等步骤(预处理过程所需的果胶酶常来自于黑曲霉等微生物)。下图为发酵阶段菌种接种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黑曲霉时一般需将培养基调至酸性,果胶酶是黑曲霉分泌的一种单细胞蛋白
B.在伊红—亚甲蓝培养基上可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用于酶解糖化过程
C.接种的菌种为酵母菌,当接种量为12%左右时,发酵后的酒精含量与残糖含量相等
D.接种量超过15%时酒精产量反而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菌种生长消耗大量的糖分
3 . 碳达峰(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和碳中和(碳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下表是我国甲、乙两个城市生态系统一年中碳循环的分析(数据为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

生产者总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

异养呼吸量

12.5

4.0

3.0

9.0

3.5

3.8

注:净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异养呼吸量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消耗量。
A.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B.城市乙的生产者总生产量大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呼吸量
C.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 CO2的吸收量
D.城市湿地公园能有效的固碳储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 . 堆肥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下图为堆肥处理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变化曲线。若要从堆肥材料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积累,导致堆肥内部温度逐渐升高
B.与a点相比b点时微生物的数量较多,与c点相比b点时微生物种类较多
C.c点时,可对堆肥取样并用角蛋白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对微生物群进行培养和筛选
D.若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微生物,需对取样获得的原液进行适当稀释后再划线
5 .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属于极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武汉段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科研人员用无人机拍照技术调查该江段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江豚种群数量,主要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的长江江豚并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长江江豚最有效的易地保护
B.长江江豚、各种鱼类、浮游动植物共同构成了长江生物群落
C.与标记重捕法相比,无人机拍照技术对长江江豚的影响更小
D.在食物链“鲤鱼→长江江豚”中,长江江豚位于第二营养级
6 . “中中”和“华华”克隆猴的成功培育标志着我国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中”和“华华”的克隆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Kdm4d: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
(1)图中的细胞a是__________,在体外需培养至__________期,再进行显微操作去核,操作①运用的技术为__________。克隆猴的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具体手段是将体细胞注入去核细胞,一般通过_________法使两细胞融合,选用细胞a作为受体细胞,除了该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含量高外,还因为它含有________
(2)体外培养胎猴的体细胞时,通常将它们置于含有__________的混合气体条件下进行培养。为防止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重构胚经分裂、发育至__________时期,可移植到母猴b的子宫中。移植之前,需要对母猴b进行_______处理。若要获得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多只猴仔,可对重构胚进行___________后再移植。
(4)体细胞克隆猴的技术难点之一是胚胎发育率低。研究人员用Kdm4d的mRNA和TSA激活重构胚。据图分析,这两种物质都是通过___________提高胚胎的发育率。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成分上看,表所示培养基能筛选到降解尿素的细菌的原因是_____,富集培养过程中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振荡培养来提高溶氧量,原因是_____
(2)用来筛选降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
(3)梯度稀释时,每个稀释梯度下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该结果往往比实际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在实验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_____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为培养时间不足遗漏菌落数目,导致统计数目偏小。
(4)分离降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各稀释倍数下降解尿素的细菌菌落数统计结果见表,其中合理的稀释倍数为_____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427

248

36

5


(6)上述实验过程中,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
A.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内的一切微生物
B.实验中用到的试管、培养皿等工具,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C.进行稀释涂布操作时,接种环需进行灼烧灭菌
D.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
8 . 大肠杆菌经溶菌酶和洗涤剂处理后,拟核DNA就会缠绕在细胞壁碎片上,静置一段时间,质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上述原理可初步获得质粒DNA。用三种限制酶处理提取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质粒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DNA时可加入酒精,使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等物质溶解
B.将提取的DNA溶于2mol/LNaCl溶液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
C.电泳鉴定DNA利用了DNA在电场中会向着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原理
D.根据电泳结果,质粒上一定没有限制酶I和Ⅱ的切割位点,而有限制酶Ⅲ的切割位点
9 . Cu2+胁迫对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有重要影响。某研究小组以苏云金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获得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并用其研究Cu2+胁迫对抗虫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目的基因及引物如图1所示,载体和目的基因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箭头所指的为限制酶切割位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可以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该过程所用的酶是______,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前需要根据目的基因两端已知的序列合成引物,扩增过程中应选择图1中的引物______(填字母)。引物是一小段能与______互补配对的______
(2)科研人员通过设计引物,可在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时,使目的基因两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进而使目的基因能够与载体正确连接,成功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扩增目的基因的两种引物应分别具有____________限制酶识别序列。
(3)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受体细胞,依据农杆菌的侵染特点,目的基因应插入______上,经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进入水稻细胞,并将其整合到______,从而使其得以维持稳定和表达。
(4)若用PCR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中,则实验组应以待测的样本DNA为模板,使用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将以______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以非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
10 . 重组PCR 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可将原来两个不相关的DNA 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分子。实验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基因和ST1 基因片段,用重组PCR 技术构建了LTB-ST1 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CR 实验中,离心管、缓冲液和蒸馏水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B.在设计引物时,P1、P2和P3的部分碱基都能互补配对
C.得到的多个杂交链都能作为模板用来延伸子链,以扩增融合基因
D.由杂交链延伸生成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另外添加引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