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81 道试题
1 . 菜豆子叶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F1的基因型是AaBb
C.F2子叶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D.F2子叶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2024-04-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羊结核病、羊瘙痒症都是导致羊畜牧业减产的原因。结核杆菌通常寄生于肺泡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破裂后,结核杆菌在体内进一步扩散。小鼠SP110基因的表达产物可抑制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羊瘙痒症是由PRNP基因表达的非致病性朊蛋白异构化为致病性朊蛋白所致。研究人员拟在山羊PRNP基因中,定点插入SP110基因,则可获得既抗羊结核病、又抗羊瘙痒症的双抗转基因克隆山羊(双抗羊)。
(1)为使SP110基因只在山羊肺泡巨噬细胞内表达,将MRS(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与小鼠SP110基因形成融合基因。欲验证MRS不影响SP110基因正常表达,设计表所示实验。请根据已有信息,选择合适的编号补充表。(编号选填)

组别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组1

___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将各组巨噬细胞与③___同步接种至培养基。培养三天后,加入④___使巨噬细胞破裂,得到细胞裂解液。取等量的三个组别细胞裂解液,分别接种于平板并培养,最终得到下图结果。

组2

只含SP110基因的质粒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

组3

___导入山羊肺泡巨噬细胞。

①空载质粒            ②只含MRS的质粒   ③只含PRNP基因的质粒   ④含融合基因的质粒
⑤等量的结核杆菌 ⑥等量的朊病毒       ⑦等量生理盐水               ⑧等量蒸馏水
(2)要获得上图所示的结果,应将细胞裂解液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3)上图所示结果验证了MRS不影响SP110基因正常表达,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
研究人员拟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运用基因敲除(敲入)技术,对羊第13号染色体上的PRNP基因某一区域(图1)进行改造,其技术原理如图2所示,需要用到的重组质粒如图3所示。

(4)分析图1和图2,指出图3中的数字1和2的分别代表的结构: 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MRS            ②L4序列            ③融合基因            ④R1序列            ⑤终止子
(5)欲检测融合基因是否成功插入,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题干和图1信息,补充实验思路。可能用到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见表,酶切位点仅考虑图1所示部分。(编号选填)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

EcoRⅠ

5′-GAATTC-3′

PstⅠ

5′-CTGCAG-3′

BamHⅢ

5′-GGATCC-3′

第一步:提取羊成纤维细胞中的DNA;
第二步:根据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
①启动子          ②L4序列          ③R1序列        ④终止子
第三步:添加_____作用于PCR产物;
       EcoRⅠ          ②PstⅠ             ③BamHⅠ
第四步:进行凝胶电泳鉴定。若获得____DNA电泳条带,说明定点敲除成功。
①1条               ②2条               ③3条
(6)改造成功的羊成纤维细胞中PRNP基因和SP110基因的表达情况应是       
A.两者均表达B.两者均不表达
C.前者表达、后者不表达D.前者不表达、后者表达
(7)将改造成功的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山羊去核卵母细胞中,可培育出双抗羊,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
A.发酵工程B.基因工程C.细胞工程D.蛋白质工程
3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共同的化学信号和受体,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控网络,如图为其局部示意。

(1)图b中呈现的内环境有______。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细胞内液

(2)以下可直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命活动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运输                           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③免疫活性物质的合成                                      ④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                ⑥抗体与抗原结合
(3)图b中免疫细胞接受的信息分子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激素                         ②神经递质                    ③免疫活性物质
(4)图b中,神经末梢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结构类似于______。
A.感受器B.神经中枢C.树突D.突触

(5)图a表示神经末梢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
a.Ⅱ区域表示_______区。(编号选填)
①兴奋                           ②未兴奋
b.兴奋会向_______方向传导。(编号选填)
①Ⅰ                           ②Ⅱ                                ③Ⅲ
c.兴奋传导方向与_______局部电流方向相同。(编号选填)
①膜外                         ②膜内
(6)假设图b中激素为胸腺激素,免疫细胞为T淋巴细胞。临床上,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因自身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和器官而导致的重度自身免疫疾病。请分析采用此疗法的原因,并说明其主要副作用_______________
4 .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与延伸需要RNA引物引导,引物的3'羟基端作为新合成子链的起始。图1、图2分别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及结束阶段示意图,每条链5'→3'的方向由箭头指示,粗线代表母链(a链和b链),细线代表新生链(滞后链和前导链)。

(1)图1中,滞后链延伸的方向和DNA解旋酶的移动方向______(相同/相反);前导链的合成需要_______(一个/多个)RNA引物。
(2)DNA复制结束阶段,需去除引物并填补相应缺口。由于新生链延伸只能沿5'→3'方向进行,导致图2中___(编号选填)处的引物去除后,缺口无法填补,造成DNA缩短。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是由若干串联的DNA重复序列(四膜虫: 5'-TTGGGG-3';哺乳动物:5'-TTAGGG-3')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端粒重复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导致端粒缩短;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并开始凋亡。而细胞中存在的端粒酶则可以合成并延伸端粒。图7为真核生物四膜虫端粒合成延伸过程。

(3).四膜虫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____(大于/等于/小于)人类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正常情况下,人类有丝分裂中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____个端粒。
(4)端粒重复序列修复使用的原料是(1)__,端粒酶的作用与(2)______类似。(编号选填)
①脱氧核苷三磷酸   ②核糖核苷三磷酸   ③逆转录酶   ④DNA聚合酶   ⑤RNA聚合酶
(5)下列有关端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端粒酶对维持染色体DNA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B.人类的少数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较高
C.人体大部分细胞因缺乏端粒酶基因,故不能延伸端粒
D.癌细胞内可能存在延伸端粒的机制,使其能够无限增殖
5 . 适量氮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土壤中的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相关转运机制如图所示。

   

(1)肥料中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
A.氨基酸B.核糖C.ATPD.碱基

(2)据图分析,根细胞吸收NO3-和NH4+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的。(编号选填)
①相同            ②不同        ③无法判断
(3)据图推测,以下正确的是_______。
A.结构A、B、C的化学成分相同
B.NO3-的吸收受H+浓度梯度驱动
C.图中的ATP可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结构C可运输两种物质,故不具有特异性

利用水氮互作效应进行合理施肥,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减少氮肥的浪费。研究人员在不同水氮条件下处理燕麦,测定相关生理数据。图为处理后连续测量60天后的平均数据。其中,水分胁迫是指缺水条件,气孔导度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

   

(4)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水分胁迫可通过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编号选填)
①光反应                         ②碳反应
(5)高氮处理时,与充分灌溉相比,中度水分胁迫下的燕麦平均净光合速率却基本不变,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选用_______的水肥条件,最有利于燕麦的生长。
6 . 碳汇是指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以碳汇为主要目的而营造的人工林,称为碳汇林。在我国西北某干旱荒漠中,通过植树造林,营建了由片状林地(片林)和围绕农田的林带(农田防护林)组成的碳汇林(如图),主要植物见表。农田中主要种植小麦等作物。

表 碳汇林植被类型和主要植物物种

碳汇林植被类型

主要植物组成

乔木

俄罗斯杨、新疆杨、白榆等

灌木

柽柳、沙枣、梭梭等

草本

骆驼刺、苦豆子、乳苣


(1)以下关于碳汇和碳汇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碳汇是碳循环的一个环节
B.碳汇可以增加碳汇林生物量
C.碳汇林一旦建成就不再演替
D.碳汇林将无机形式的碳转化为有机形式的碳

(2)上图和上表分别体现了该区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垂直结构                    ②水平结构                    ③营养结构
(3)上图农田与片林中,可能存在差异的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食物网   ②植物的营养级   ③能量流动特征   ④信息传递过程   ⑤抵抗力稳定性
在农田防护林与农田的交界线处,挖掘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壕沟,能够提升农田中作物的产量。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组试验田(如图),在无自然降水的旱季浇灌农田后,采集土壤样品,并用烘干法测定其含水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土壤平均含水量

采样点离防护林的距离(m)

浇灌后第6日(%)

浇灌后第11日(%)

浇灌后第16日(%)

浇灌后第21日(%)

组1

组2

组1

组2

组1

组2

组1

组2

2.5

26.2

22.8

24.3

17.8

23.8

17.1

21.9

14.7

5

25.1

24.2

23.4

20.4

21.1

19.2

18.9

16.9

7.5

24.3

22.2

20.6

17.9

17.0

15.4

16.5

13.4

10

23.2

20.7

17.4

14.4

15.6

12.9

13.0

8.3

12.5

23.6

19.8

18.1

15.1

15.1

13.7

12.8

9.4

15

22.4

18.7

17.7

15.0

15.8

14.1

13.6

12.2

土壤含水量%=(采集时土壤样品的重量-烘干后土壤样品的重量)/ 采集时土壤样品的重量
(4)试验中应注意______。(编号选填)
①试验田必须远离其他水源地                  ②农田应均匀浇灌
③两组浇灌水量必须相同                       ④两组采集的土壤重量必须相同
⑤采集随机深度的土壤样品                         ⑥采集同一深度的土壤样品
⑦各采样点应采集多份土壤样品
(5)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表中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采样日期          ②采样点离防护林的距离       ③采样深度       ④挖掘壕沟
(6)根据图和表,可推测壕沟能够_______。
A.提升农田中的土壤含水量
B.减弱防护林树种与农作物的正相互作用
C.缓解防护林树种与农作物的负相互作用
D.能一定程度阻碍防护林树种根系向农田延伸
7 . 研究表明miR160(一类内源非编码单链小RNA),主要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细胞分化、生长和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调控,并在小麦抵抗低温胁迫时具有重要作用。图1为冷害胁迫下miR160和对应靶基因(TaARF11-7A)的表达水平。
为进一步探究miR160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构建了miR160沉默小麦,其原理见图2,图2中过程④是miRNA的作用机理,过程③是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沉默miRNA的作用机理。

(1)据图1、2分析,miR160对TaARF11-7A基因表达的影响是____(促进/抑制)。
(2)图2中,存在A—U、C—G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 。(请用图2中编号选填)
(3)根据图2的过程③、④、⑤、⑥,阐述科研人员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构建miR160沉默小麦的思路。____________
低温胁迫会增加小麦活性氧(ROS)的产生,导致次生氧化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清除ROS,丙二醇(MDA)的含量可反映出细胞内氧化损伤的程度。图3为常温和冷害胁迫下两组小麦存活率、SOD酶活性、MDA含量,其中“*”表示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4)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关于小麦抵抗冷害胁迫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冷害胁迫会增加miR160的表达量
B.冷害胁迫后,TaARF11-7A基因发生突变而改变了碱基序列
C.miRNA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是通过直接与靶基因mRNA结合所致
D.TaARF11-7A的表达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细胞中SOD酶活性上升
E.TaARF11-7A的表达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细胞中MDA含量上升
F.miR160基因沉默小麦的耐寒性下降可能与ROS清除能力的下降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部分二倍体野生型小麦经历严冬之后会变异为四倍体小麦,并对四倍体小麦做了抗寒实验,发现其更适应寒冷环境。
(5)以下是二倍体小麦和四倍体小麦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其中为四倍体小麦次级精母细胞的图是
A.B.C.D.

(6)四倍体小麦和二倍体小麦并非是同一物种,原因是它们     
A.基因完全不同B.存在地理隔离
C.存在生殖隔离D.蛋白质完全不同

(7)推测寒冷环境下四倍体小麦更适应寒冷环境的原因是其
A.miR160含量更多
B.SOD酶活性更强
C.MDA含量更多
D.TaARF11-7A基因数更多
8 . 近年来随着甲醇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日益严重,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甲醇工程菌来有效利用甲醇。RuMP途径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甲醇同化途径之一,其中MDH酶是同化甲醇的关键酶之一,现科学家利用下图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制备可利用甲醇的大肠杆菌。

(1)为了使目的基因能与图示质粒高效正确构建表达载体,需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加上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编号选填)
①EcorR I②Kpn I③Acc65 I       ④Bgl Ⅱ
(2)结合上述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细胞应选取氨苄青霉素敏感型
B.可以使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重组质粒能够被其吸收
C.培养受体细胞的培养基必须加入甲醇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3)待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分离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后的DNA样品电泳结果显示有968bp和1566bp两个片段,则下图(深色部分为目的基因区段)中对应两个片段的引物组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图8中编号选填)

(4)检测上述构建的甲醇工程菌,其MDH的表达量远高于一般大肠杆菌,但仍无法确定是否成功构建能同化甲醇能力较强的工程菌。下列叙述中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尚未对工程菌合成的相关蛋白的活性进行测定
B.尚未对工程菌分解甲醇的能力进行鉴定
C.尚未在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D.尚未对目的基因进行碱基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5)利用DNA探针(单链DNA)能与待测样本中mRNA互补结合形成双链复合杂交体,从而可确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检测发现部分受体细胞无目的蛋白却有目的基因,原因可能是表达过程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现拟对原因做出进一步的精准判断,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9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是一种人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SCAs6患者(SCAs中一种亚型之一)的家系图,图2为该病致病CACNA基因和正常基因编码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为钙离子通道蛋白。

   

(1)研究人员对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CAG都为重复22次一种类型, 由此判断致病CACNA基因为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_(显性/隐性)致病基因。
(2)根据图2判断SCAs6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致病CACNA基因所表达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异常,根据图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该蛋白质的       
A.氨基酸种类增加B.氨基酸种类减少
C.氨基酸数量增加D.氨基酸数量减少

图3表示SCAs6患者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4)图3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称为_____ ,该方式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性相关。
(5)下列关于图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6)SCAs6患者运动障碍的原因是可能在神经冲动传导时     
A.体内缺钙B.钙离子内流减少
C.神经递质含量减少D.钠离子通道减少
10 .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无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是造成肺炎、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也可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MP感染发病机制主要倾向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免疫学发病机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表为科研工作者对肺炎支原体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的IgG和IgM两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组别

IgG

IgM

肺炎支原体患者

7.61±2.56

1.36±0.37

健康者

7.50±2.52

1.12±0.33

P

0.570

0.000

注: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MP与人体细胞属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主要区别是MP无
A.细胞膜B.核糖体C.叶绿体D.核膜

(2)支原体肺炎患者常出现高热症状,在体温上升期时患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分泌量下降③甲状腺素分泌量上升④胰岛素分泌量上升⑤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图所示肺炎支原体(MP)可破坏了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从而破坏了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一/二/三)道防线。
(4)据表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被作为判断病情及其发展重要依据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IgG/IgM)。原因是_______
A.健康者与患者都有该免疫球蛋白
B.健康者与患者都无该免疫球蛋白
C.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D.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
(5)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也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过程,以下细胞或物质可能参与此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B淋巴细胞②T淋巴细胞③抗原呈递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⑤细胞毒性T细胞⑥浆细胞⑦细胞因子⑧ 抗体
(6)MP作为抗原与机体心、肺、脑、肝、肾、平滑肌等存在着共同抗原,因而能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请结合图、表以及所学知识,简述MP感染后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的机制。________
(7)目前,MP疫苗还在研发中,请结合题意和已学知识,请在以下方案中选出MP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方案 ________。(编号选填)
①P1蛋白制作成疫苗②灭活或减毒的支原体作为疫苗③编码P1蛋白的基因制作成疫苗④将能与神经氨酸受体结合的药物制作成疫苗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