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81 道试题
1 . 胞间连丝(如图)是连接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胞质通道,可进行物质交换,它允许一些分子如激素、光合产物等通过,在控制植物的发育及植物生理功能协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图中结构甲是由细胞某结构转变而来,贯穿胞间连丝。有研究显示该结构可能与脂质代谢和细胞间脂质运输有关,推测该结构最可能来自______。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质膜

(2)胞间连丝根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其中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新的细胞壁产生时形成的,推测初生胞间连丝最可能形成于细胞分裂的______(G1/S/G2/前/中/后/末)期。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依次通过方式①、方式②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如图),再由筛管运输至植物体其他器官。

(3)叶肉细胞利用CO2合成蔗糖时,碳原子转移途径依次为CO2_____→蔗糖。(选择正确的编号并排序)
①ATP②NADPH③三碳糖④五碳糖⑤三碳化合物
(4)蔗糖被运输至根细胞后,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②转变为氨基酸合成相关的酶③参与调节渗透压④转变为脂质参与构成细胞结构
(5)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后,上图中蔗糖的运输速率降低。该抑制剂最可能影响了方式______(①/②)。
植物幼苗存在向光性(如图1),有研究发现向光性现象与胞间连丝有关。胞间连丝颈区胼胝质(图12)的沉积会影响物质经胞间连丝的运输,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影响胼胝质的沉积。由此,学者构建了gsl8基因表达下调的植株,与野生型一起接受单侧光刺激,结果如图2和图3。

(6)下列有关图1中幼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
B.体现了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背光侧细胞的伸长受到了抑制
D.生长素由合成部位经极性运输至下胚轴发挥作用

(7)根据图2结果分析,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幼苗下胚轴生长素浓度梯度的维持。
(8)结合图2和图3,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
A.gsl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促进胼胝质的沉积
B.胼胝质沉积可能使胞间连丝对生长素的通透性下降
C.胼胝质的沉积导致实验组下胚轴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均匀
D.生长素在下胚轴不能横向运输可能与胼胝质的沉积有关

(9)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发现,背光侧生长素的积累能进一步促进gsl8基因的表达,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正/负)反馈调节。
2 . 炎症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防御过程,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造成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时,炎症信号通过传入迷走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迷走神经,引起脾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激活脾脏中特殊的T细胞,使其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α7nAChR,激活免疫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部分作用机理如图。

(1)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中的______,其能在机体免疫的______中发挥重要作用。(编号选填)
①淋巴细胞②吞噬细胞③第一道防线④第二道防线⑤第三道防线
(2)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NE②ACh③α7nAChR④NE受体⑤炎症因子
(3)传出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脾神经上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______(阳离子/阴离子)内流,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
(4)在炎症反应中,炎症信号促进NE释放的过程为______;炎症物质通过一系列过程激活免疫细胞发挥抗炎作用的过程为_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神经-体液调节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某研究团队发现,尼古丁(Nic.)也能激活α7nAChR受体,显著影响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如下图所示。

(5)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尼古丁(Nic.)对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______
3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感光细胞进行性和不可逆转丧失导致的视力下降,多由磷酸二酯酶6b基因(Pde6b)突变引起。研究人员利用Primeediting技术成功纠正突变,使Pde6brd10突变体小鼠恢复视觉功能。Pde6brd10突变体突变位置和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图1所示,Primeediting技术过程如图2所示。

(1)据图1,Pde6brd10突变体中甲链突变的核苷酸由______组成。(编号选填)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基团④磷脂⑤胞嘧啶⑥胸腺嘧啶
(2)Pde6brd10突变体小鼠的甲链是_________(编码链/模板链)。
如图2所示,Primeediting技术的工具包括蛋白PE和pegRNA两部分。pegRNA的5'端能引导PE精确识别并结合到基因组的特定靶点,其3'端提供逆转录的模板。PE的乙区域可以对目标DNA分子进行切割,PE的丙区域能以pegRNA的相应区为模板合成新DNA链,从而完成对目标DNA的编辑。
(3)关于Primeediting技术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逆转录所需的原料是dNTP
B.Primeediting无法实现序列的插入或删除
C.PE的乙区域可以使目标DNA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D.pegRNA内部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4)研究人员利用Primeediting技术对Pde6brd10突变体小鼠的突变位点进行编辑以纠正突变,图2丙区域虚线框中的pegRNA序列可能为5'-______-3'。(编号选填)
①ACG②AGC③CCG④GCG⑤UCG⑥GCC
(5)PE乙区域的SpRY蛋白是由SpCas9蛋白经6处氨基酸替换改造而来,关于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SpRY蛋白改造利用了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B.该过程中运用了基因的定点突变策略
C.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区分改造前后的蛋白
D.该过程中未涉及重组DNA技术

(6)为通过视觉引导的主动回避实验来评估Pde6brd10突变体特异性突变纠正的治疗的效果,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穿梭箱,如下图所示。A空间的灯泡周期性地开关,当A中灯泡关闭时A中小鼠会受到电击,小鼠在A中的灯光关闭前通过AB间的小门进入B空间,记为1次主动回避。选出合理的实验步骤组合______。(编号选填)

①各组选取数目相同,年龄体重相近的小鼠
②对野生型小鼠视网膜下注射生理盐水
③对野生型小鼠视网膜下注射PE和无意义pegRNA的腺病毒载体
④对Pde6brd10突变体小鼠视网膜下注射生理盐水
⑤对Pde6brd10突变体小鼠视网膜下注射PE和无意义pegRNA的腺病毒载体
⑥对Pde6brd10突变体小鼠视网膜下注射PE和Pde6b特异pegRNA的腺病毒载体
⑦记录一段时间内各组小鼠主动回避的次数
⑧记录一段时间内各组小鼠在两侧箱室之间穿梭的总次数
4 . 法布雷病(FD)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编码α-半乳糖苷酶的GLA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该酶的底物三已糖基神经酰胺(GL3)无法被代谢,逐渐堆积于溶酶体内而发病。图1是某FD患者的系谱图。图2是先证者的GLA基因检测结果,箭头所指的是该基因编码链上的第119位碱基。

(1)GLA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肽链的第______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2)GLA基因突变对FD患者的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可能是______。
A.活性中心结构更加稳定B.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C.水解能力降低D.酶量增加

(3)结合图1和图2分析,该FD家系中突变的GLA基因是______(显性/隐性)基因,位于______(X/常)染色体上。
(4)推测该家系中先证者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相关基因用G、g表示)
(5)Ⅱ-2体内可能含有两个GLA突变基因的细胞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干细胞②神经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次级卵母细胞⑤第一极体⑥卵细胞
(6)下列能降低Ⅲ-2后代FD患病率的措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禁止近亲结婚②适龄生育③建议生男孩
(7)人为干预可以延缓FD的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请从下列①-③中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和一个不可行的方案,分别说明理由______
①补充α-半乳糖苷酶
②通过RNA干扰使突变基因表达下降
③使用药物抑制GL3的合成
5 . 珊瑚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因体内有虫黄藻而色彩斑斓(图1),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钙质“骨骼”能形成珊瑚礁。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珊瑚,高温胁迫会引起珊瑚“白化”现象的出现(图2)。

(1)根据题意,珊瑚是一个______(个体/种群/群落)。
(2)结合图1,下列有关珊瑚与虫黄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虫黄藻寄生在珊瑚虫的内胚层中
B.虫黄藻能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
C.珊瑚虫能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和栖息场所
D.虫黄藻对环境的需求会影响珊瑚的分布

(3)结合图2推测,高温胁迫导致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虫黄藻死亡②珊瑚虫繁殖过快③虫黄藻的色素被分解④虫黄藻光合速率提升⑤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排出
(4)厄尔尼诺是一种海水温度周期性升高的现象。图3表示了1979年-1999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范围珊瑚白化情况,其中箭头指向表示强厄尔尼诺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虫的环境容纳量增加
B.环境适宜时,白化的珊瑚可一定程度地恢复
C.海洋生物多样性可能会随之发生周期性改变
D.图示强厄尔尼诺年中,1982-1983年珊瑚虫死亡率最低

除珊瑚外,珊瑚礁生态系统还有许多其它生物。如棘冠海星等食珊瑚类动物喜食新移居的珊瑚,能覆盖珊瑚的大型海藻会在水流中与珊瑚发生摩擦……
(5)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存在从浮游植物开始的食物网,其营养级效率如表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能量输入

至第二营养级

至第三营养级

至第四营养级

至第五营养级

营养级效率

8.90%

10.34%

17.8%

19.57%

A.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营养级效率为8.90%
B.从表中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有机氯农药在第五营养级中的浓度最高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倒置情况

(6)科学家对某珊瑚礁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得到表2数据。请将表2中功能群①-⑤匹配至图4生物量金字塔中合适的等级: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编号选填)

功能群


珊瑚

大型海藻

食珊瑚鱼类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生物量

——

2.37

0.75

5.69

11.44

(7)下列措施①-⑥单独运用时,可减缓或恢复珊瑚白化情况的措施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碳排放②投放虫黄藻③减少人类对海洋污染④投放食珊瑚鱼类⑤种植大型海藻⑥培育耐高温的虫黄藻
6 . 水稻是一种盐敏感型作物,盐碱胁迫会抑制水稻的生长。S-腺苷甲硫氨酸(简称SAM)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对野生大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后,克隆出SAM合成酶基因(简称SAMS基因),构建了SAM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水稻愈伤组织,从而培养出转基因水稻株系。
【SAMS基因的PCR扩增】
提取野生大豆DNA,采用PCR方法获取SAMS基因,反应程序如图所示。

(1)已知PCR的一条引物序列为5′-AGATGGCAGAGACATTCCT-3′,写出对应的SAMS基因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图中PCR的反应程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步骤①为变性,步骤②为退火
B.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
C.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D.延伸过程无需引物参与即可完成半保留复制

(3)PCR中使用的聚合酶属于(       
A.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B.以R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C.以D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
D.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

(4)研究人员将步骤②的温度t1分别设置为50℃、 52℃、54℃、56℃和 58℃,进行了五组实验,结合PCR产物电泳检测结果分析,上图中t1温度应设置为________

   

【SAMS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将扩增的SAMS基因片段与质粒pBI121重组,构建出表达载体pBIS。

   

(5)为构建表达载体,需要用限制酶对质粒pBI121进行酶切,结合图和下表分析,应选择的限制酶最佳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ho I5' C↓TCGAG 3'Sal I5' G↓TCGAC 3'
BamH I5' G↓GATCC 3'EcoR I5' G↓AATTC 3'
注:↓表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表达载体pBIS的转化】
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构建的表达载体pBIS进行转化,过程如下图。

   

(6)上述过程的受体细胞为(       
A.野生大豆细胞B.农杆菌EHA105菌株
C.含SAMS基因的农杆菌D.水稻愈伤组织细胞

(7)步骤I-III中需要用固体培养的有___________,筛选时应加入试剂_________
【水稻抗性苗耐盐碱性分析】
选取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水稻幼苗,分别用含有0和200mmol·L1 NaHCO3(pH8.4)的溶液浇灌,进行盐碱胁迫处理15d,持续观察植株生长状态,并在第15天测定存活率和相对含水量,存活率=存活株数/总株数×100%,相对含水量= (鲜重-干重)/鲜重×100%。结果如图。

   

(8)结合图,分析野生大豆的SAMS基因能否提高水稻的耐盐碱性?______________
7 . 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马凡综合征(MFS)临床表现为身材高大、二尖瓣反流、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软骨发育不全(HCH)临床表现为软骨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研究发现MFS和HCH的遗传方式相同。现发现MFS和HCH罕见共病的家系,系谱图如图。

(1)MFS和HCH的致病基因均在_____(编号选填:① 常 /② X / ③Y )染色体上。
(2)进一步研究发现先证者的致病基因仅来自其母亲,由此推测Ⅲ-6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BN1基因用A、a表示,FGFR3基因用B、b表示),若Ⅲ-6再生育一个后代,该后代至少患一种疾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对该家系中先证者母亲的FGFR3基因和正常FGFR3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推测,先证者母亲FGFR3基因发生了碱基______(编号选填:①替换/②插入/③缺失)。

(4)在先证者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某个精子中可能同时检测到_______。(编号选填)
①正常FBN1基因   ②突变FBN1基因   ③正常FGFR3基因   ④突变FGFR3基因
(5)发生突变的FGFR3可能存在于        表面。
A.红细胞B.上皮细胞C.软骨细胞D.神经细胞

(6)先证者及其母亲有心力衰竭症状,而先证者姐姐心血管系统正常,可能的原因有       
A.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可能再次突变,导致该基因不完全表达
B.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
C.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未发生突变
D.先证者姐姐的体细胞中其他基因发生突变,影响FBN1的表达

(7)FBN1基因发生致病突变时,使转化生长因子活性改变进而导致长骨生长速率过快,身高较高。请从理论角度分析阐述先证者母亲和姐姐骨骼系统临床表型与先证者身高是否有明显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
8 . 2022年,我国科研人员在Nature子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能够通过GLP-1与血糖稳态建立联系。图1显示实验处理后测定的小鼠体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图2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的T3调控血糖的部分分子机制。

(1)图1中,Y组小鼠体内被胰岛素促进的代谢过程有_____
A.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合成D.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2)根据已有知识推测,图1中X组没有显著提升胰岛素分泌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A.甲状腺激素短时作用不影响胰岛素分泌
B.甲状腺激素为细胞供能所消耗
C.甲状腺激素注射部位不在甲状腺
D.甲状腺激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已知GLP-1能升高胰岛素含量。为探究T3与GLP-1在糖代谢调控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的实验。
(3)根据探究的目的,在表格中补全实验设计 (编号选填)
①注射25nmol/kg GLP-1   ②注射25nmol/kg GLP-1拮抗剂 ③注射0.25μg/g T3④注射0.25μg/g 生理盐水

组别

处理方法

处理时间

胰岛素水平(ng/mL)

实验结果

I

______

5天

1.1 a

II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I组(对照组)

II

3.2 b

III

______

0.8 c

/

IV

②③

0.7 c


(4)对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GLP-1与GLP-1拮抗剂可能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
B.GLP-1通过T3发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C.GLP-1拮抗剂作用于T3,从而降低小鼠胰岛素水平
D.无论T3处理与否,GLP-1拮抗剂都可降低小鼠胰岛素水平

肝细胞中胆固醇(CHOL)可以转化为两类胆汁酸,其中C酶与胆汁酸A的形成密切相关。胆汁酸B与小肠L细胞内的FXR(一种细胞核内的蛋白受体)结合后可以调控GLP-1的分泌。
(5)根据激素调节的机制判断,注射T3后则小鼠体内含量下降的激素有_______(编号选填)
①促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催乳素④生长激素
(6)结合图2信息,下列关于FXR的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
A.FXR的合成场所在细胞核内
B.FXR的化学本质与CHOL相同
C.FXR基因仅存在于小肠L细胞中
D.FXR参与维持内环境中脂类物质的稳态

(7)结合文字和图2信息,从分子水平阐述T3调控小鼠血糖水平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
(1)大豆种子中富含蛋白质,可用_______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A.分光光度法B.同位素标记法C.引流法D.层析法

(2)大豆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强度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第1阶段的种子中大量葡萄糖进入线粒体
B.第2阶段的种子中产生大量乳酸
C.第3阶段的种子温度高于第1和第2阶段
D.第4阶段的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

在大豆种植中,种植行距与产量密切相关,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为探究种植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组别

种植行距(cm)

株高(cm)

主茎有效分枝数(个)

百粒重(g)

第1组

70

68.7

4.2

41.2

第2组

45

70.2

3.9

40.6

第3组

30

73.3

3.5

39.7


(3)去除顶芽可以提高主茎有效分枝数。施加下列______物质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编号选填)
①生长素②2,4-D ③细胞分裂素④乙烯⑤脱落酸
(4)下列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描述恰当的是________
A.扩大种植行距,种子粒重增大B.株高越高,种子粒重越大
C.种植行距与种子粒重无关D.主茎有效分枝数与种子粒重无关

(5)请结合表,说明如何能提高种子粒重?并阐述其能提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近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能对光周期进行响应从而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

(6)从图中可知,大豆合成的蔗糖会运送到果实中,那么,大豆细胞合成蔗糖的场所是________
A.细胞质基质B.类囊体膜C.叶绿体基质D.细胞壁

(7)图中的Gm蛋白可将蔗糖从种皮运输到胚,促进胚的生长发育。据图简述短日照和长日照对大豆产量影响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周期除对种子粒重有影响外,光作为刺激信号,对植物造成的影响还可能有________
A.决定植物生长的方向B.影响种子的萌发
C.诱导叶绿素形成D.影响植物的生长

(9)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提高大豆产量的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
A.种植行距尽可能大B.适当提高昼夜温差
C.种子发育时,尽可能采用短日照D.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10 . I.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青藏高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为了解全球变暖对高原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建造了6个大型开顶箱(15m*15m*2.5m),模拟增温对洛桑尖蛛和弱小皿蛛的行为响应的实验研究。
(1)雄洛桑尖蛛在交配期会先跳到雌蜘蛛的网上,拨动蛛丝并“跳舞”来吸引雌性的注意,这属于种间的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环境信息

(2)高原上建造的6个大型开顶箱仅允许极少数飞行能力较强的昆虫正常出入,以保障虫媒植物的结实不受传粉者限制。为构建用于探究增温引起土壤干旱对蜘蛛数量的影响研究的开顶箱,下列①-⑤选项中,实验组为_________;对照组为___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选择植物群落组成一致的样地②选择植物群落组成不一致的样地③箱内安装土壤温湿度记录仪④四周围上0.2mm*0.2mm钢丝纱网⑤四周立面安装8mm厚钢化玻璃,顶上交错安装倾斜45°的不连续玻璃条
(3)研究发现,增温开顶箱内,2017-2020年洛桑尖蛛(体长a mm)数量明显降低,而弱小皿蛛(体长b mm)数量明显升高。这种种群密度改变的原因,从下列①-⑤中选择并排序_______ 。(a、b代表某一体长)
①生产者生物量改变②分解者迁出率改变③蜘蛛猎物种群密度改变   ④无机环境改变⑤能量流动方向改变
II.科研人员统计了2017-2020年增温组和未增温组两种蜘蛛结网网眼的大小,结果如图所示。

   

(4)洛桑尖蛛和弱小皿蛛捕获的昆虫根据其体长可分为三类:e类昆虫:体长10—16mm,f类昆虫:体长4—6mm,g类昆虫:体长1-3mm。据图推测,2017-2020年间,洛桑尖蛛捕获昆虫类型变化的是(       
A.e类→f类B.f类→e类C.g类→f类D.g类→e类

(5)在高寒草甸,较小或中等体型的昆虫多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而较大体型的昆虫则多以杂草类植物为食。据图推测,2017-2020年间,开顶箱内禾本科植物数量_______(编号选填:①上升/ ②下降/③不变)。在统计箱内禾本科植物种群数量时,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
A.样方法B.样线法C.标志重捕法D.直接计数法

(6)据图分析,蜘蛛改变织网网眼大小这一行为变化(        
A.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B.使两种蜘蛛的种间关系转变为正相互作用C.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D.是适应生物和无机环境变化的表现

III.早期蜘蛛营地表打洞生活,大约两亿年前,随着被子植物的繁盛,蜘蛛经历了在地表打洞→在空中结不规则的网→在空中结规则的网的行为演化。科研人员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蜘蛛大脑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7)由题干和图可知,与蜘蛛栖息地生态位同时改变的还有(       
A.脑神经元的复杂程度B.食物生态位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

(8)蘑菇体神经元不仅与触觉、视觉、听觉的整合有关,还会参与嗅觉学习和记忆。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A.蘑菇体神经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蘑菇体神经元体现了生物行为从复杂到简单C.蜜蜂在花丛中来回采蜜的行为与蘑菇体有关D.结网蜘蛛比打洞蜘蛛具有更多的空间记忆能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