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出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蔗基鱼塘与此非常相似。该系统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将蚕排泄物投入鱼塘供鱼食用,蚕排泄物中的能量是属于第___营养级的。蚕排泄物因成本低而被用作鱼的饵料,但盲目投入过多蚕排泄物可能会引起鱼群死亡,请分析主要原因:___
(2)通过桑叶养蚕、饲养家畜、池塘养鱼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该过程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原理.
(3)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类生态系统既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用品,也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4)当桑叶价格高时,卖桑叶比卖鱼更划算,当地农民会将蚕排泄物用作桑树的肥料,而不是喂鱼。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设计桑(蔗)基鱼塘模式,实现了___
2 . 仙台病毒(SeV)容易对实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限制了以SeV建立的动物模型和新型嵌合载体疫苗的相关研究。SeV(RNA)的HN基因编码的HN蛋白是主要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利用单克隆抗体等相关技术制备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来检测实验鼠是否感染SeV,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过程①中对实验鼠免疫时应该注射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2)Sp2/0细胞是一种小鼠骨髓瘤细胞。诱导B淋巴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后,需要在HAT培养基上进行筛选以获得杂交瘤细胞,该种细胞应当具有______的特点。
(3)对在HAT培养基上筛选获得的多株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瘤细胞

HN2F

HN9

HN5D

HN8D

HN10

HN2H

抗体检测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表中信息分析,符合生产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______
(4)将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用于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②采用的生产方法需要向小鼠腹腔内注射______
(5)检测实验鼠是否感染SeV,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与血清抗体相比,抗H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
3 . 苏云金杆菌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具有杀虫毒性,但Cry蛋白存在杀虫谱窄、毒力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科学家通过定点突变,将Cry蛋白第168位的组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后,Cry蛋白对烟草天蛾的毒性提高了3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将Cry蛋白第168位的组氨酸替换为精氨酸,生产出性能优良的Cry突变蛋白的生物技术手段属于______工程。
(2)获得性能优良的Cry突变蛋白的正确顺序是______(选择正确编号并排序)。
①借助定点突变改造Cry基因序列
②Cry蛋白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③检验Cry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④利用工程菌发酵合成Cry蛋白
⑤设计Cry蛋白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
(3)重叠延伸PCR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定点诱变,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实现对Cry基因的改造以获得Cry改良基因,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Ⅰ.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遵循的原理是______
Ⅱ.实现基因的定点诱变时,需要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两个常规引物(a、d),突变碱基序列所处位置设计两个突变引物(b、c)。通过PCR1能得到大量产物AB,该过程需要加入引物______,通过PCR2能得到大量产物CD,PCR1和PCR2必须分两个系统进行,不能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两种突变引物在扩增时进行______,从而失去作用。
(4)在获取性能优良的Cry突变蛋白的过程中,科学家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的,而不是直接对天然的Cry蛋白进行操作,主要原因是______(答出1点)。
4 . 将一只小鼠囊胚的部分细胞注射到另一只小鼠囊胚腔中形成嵌合囊胚,最后发育成嵌合体小鼠,科学家利用这项技术对动物进行基因编辑,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卵形成囊胚的过程经过了细胞的______(填生理过程),取胚胎干细胞建系,需要取囊胚的______细胞。
(2)组成嵌合囊胚的小鼠性别必须相同,可取______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将基因编辑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形成嵌合囊胚,将嵌合囊胚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的实质是______,嵌合体小鼠遗传特性与代孕母鼠的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3)将嵌合囊胚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前,代孕母鼠要进行______处理,从免疫学上分析,胚胎移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
5 . 人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也是血液凝固级联反应中的主要效应蛋白酶。RT-PCR是一种结合了逆转录和PCR的技术。科研人员从人体血细胞提取凝血酶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凝血酶基因片段,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先利用逆转录技术获取相应的DNA片段。从人体血细胞提取凝血酶RNA,通过①过程获得DNA片段,该过程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
(2)获取相应的DNA片段后,通过PCR技术获取该DNA片段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解旋酶,原因是______
(3)科研人员在PCR扩增的缓冲溶液中添加了Mg2+,Mg2+的作用是______。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Mg2+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表中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Mg2+|时,需要适宜的浓度,据表分析,依据是______

Mg2+浓度/(mmol·L-1

0

2

3

4

5

6

人凝血酶基因相对含量

+

++

+++++

++++

+++

注:“—”表示未检测到人凝血酶基因;“+”表示检测到人凝血酶基因,且“+”声越多,含量越高。
(4)④过程中,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据图分析,科研人员选择的引物是______。假设PCR中以1个双链DNA分子为初始模板,且③④⑤过程进行了5次,共需要______个引物。
6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
(2)图1和图2是培养某土壤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不同,用这2种方法接种后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

(3)下列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   A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1000mL

表2   B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1000mL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______(填“A”或“B”)培养基配方,原因是______
(4)3位同学对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106的培养基中,取0.2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6;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246和256,取平均值238;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4、212和259,取平均值165。
在3位同学的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
7 . 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Ⅰ~Ⅴ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培养基时,常需要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___。培养细菌时,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___
(2)步骤Ⅰ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若经过步骤Ⅱ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Ⅰ步之前______再进行接种。步骤Ⅲ接种时,应挑选______(地“①”“②”或“③”)号菌落。
(4)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原因是______
8 . 随着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草莓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育苗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种苗带毒现象普遍,造成优良品种逐年退化。研究人员利用草莓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现了无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步骤①到步骤②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步骤②要进行照光培养,照光的作用是______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

(3)若要获得突变体,适合作为诱变处理的对象的是______(填“茎尖”、“愈伤组织”或“试管苗”),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以草莓幼苗茎形成层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愈伤组织细胞和胚状体细胞都已经出现了脱分化
B.暗处理时间的长短对脱分化率的影响小于再分化率的
C.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利于草莓胚状体的形成
D.草莓茎形成层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周
9 . 束顶病毒是引起香蕉束顶病的病原体。农业上,常用感病植株的茎尖作外植体培养脱毒香蕉,相关过程如图1所示。香蕉细胞会往细胞外排出有机物M。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体其他部位相比,选取感病植株茎尖作为外植体的优点是______。处理外植体时经常使用次氯酸钠、______进行消毒。
(2)实验中过程①称为______,实验中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其相对用量会影响分化的方向。若要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芽,则两种植物激素的用量关系应该设置在图2的____________区域。

(3)脱毒苗______(填“会”或“不会”)有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该团队欲探究香蕉中的某有机物M是否具有抗癌作用,若设计实验,以乳腺癌细胞为材料,检测癌细胞的凋亡率,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
10 . 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食品制造、衣物洗涤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酒制作前一般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酒精进行______(填“灭菌”或“满毒”)。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2)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超过1.2%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
(3)家庭自酿的果酒、果醋等发酵食品容易腐败。包装上写着“105℃高温瞬时灭菌”的发酵食品,其包装上还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