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自交不亲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防止近亲繁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状。中国李属于蔷薇科李属树种,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植物。研究发现,中国李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1)控制中国李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有S₁,S₂,S₃,S₄… Sn等多种类型,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特点。
(2)将图中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₂S₃的亲本进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自交不亲和果树S基因型的鉴定在栽培品种搭配和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科研人员采集了来自我国贵州省的20个李品种样本(如下表)。
表1.供试的20个李品种
1张晟李6铜壳李11三月李16玫瑰皇后
2红心李7麦黄李12携李17奥德罗达
3姜黄李8青脆李13幸运18前卫红
4清镇酥李9南方李14芙蓉李19黑宝石
5盘江酥李10奈李15大红袍20秋姬李

   

①提取DNA后对S基因进行PCR扩增,S基因结构如上图,请选择合适的引物_____
②对PCR 产物回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结果如下图,根据结果分析红心李和幸运是否为杂交育种的适宜亲本?_______________

   

③冰脆李组电泳后仅得到1根条带,推测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自交不亲和性与S-RNase 有关。S-RNase 是一种由花柱和柱头分泌的糖蛋白,当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生长时,亲和与不亲和S-RNase 蛋白都可以进入花粉管。亲和的S-RNase在花粉胞质中被花粉SLF 蛋白识别并降解; 而不亲和的S-RNase被保留在胞质中发挥其毒性作用,引起花粉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停止生长,表现出自交不亲和。现欲获得兼具玫瑰皇后和奥德罗达优点的新品系,试提供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_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由图可推知,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②III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
③若III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原因是__________;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3 . 某研究小组利用水稻进行了一系列的遗传研究。先将纯种高杆水稻Z品种,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了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研究人员利用品种Z和品种S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半矮秆性状是由几对基因控制以及显隐性等遗传机制,实验如图所示:
   
(1)根据F2代的表现型及数据分析突变体S的半矮秆突变性状的遗传机制是_____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代所有高杆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子代全为高杆的记为F3-Ⅰ,高杆与半矮秆的比例与和杂交组合①②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杆与半矮秆的比例与和杂交组合③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杆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
(3)研究发现,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由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糯性为隐性性状。通过基因工程将小米的一个黄色素基因B(无B表现为白色)导入基因型为Aa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有如图①②两种可能性),培育出了黄色糯性水稻,该过程利用的变异原理为_____。将该种转基因黄色水稻进行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_____,则说明是第①种情况。若子代出现_____,则说明是第②种情况。

   
2023-07-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 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下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
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
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
5 . 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及相关基因凝胶电泳图,等位基因A1产生3kb的基因条带,等位基因A2产生8kb的基因条带,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2 的基因型为XA1XA2
C.基因 A1 与 A2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
6 .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研究者通过多种育种技术来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稻穗的大小会影响水稻产量。研究人员获得了稻穗为大穗的单基因纯合突变体1和突变体2,其稻穗显著大于野生型(其稻穗为小穗)。将突变体1 和突变体2分别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的F1的稻穗大小与野生型相同。
(1)欲探究突变体1和突变体2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考虑互换)。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则突变体1、2 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b、若______________,则突变体1、2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若_____________,则突变体1、2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经研究发现突变体1的突变基因为A 基因,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1:

注:非模板链下面的字母代表相应的氨基酸,*处无对应氨基酸。
据图1可知,由于______________使突变体1的A基因突变,其指导合成的mRNA 上的碱基为_________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肽链变短,最终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改变,功能异常。
(3)进一步研究发现A 基因表达一种甲基转移酶,可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F基因的表达,F基因是稻穗发育的主要抑制基因。研究者进一步做了如图2所示检测,据图2解释突变体1表现出大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科学家发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T 基因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若T基因转录的 mRNA 有一段序列为5'-CUGAC-3',则以此mRNA为模板合成的双链DNA上必有的序列为_______,合成该双链DNA时所用的酶有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玉米 Teo进化为栽培玉米B73的过程中, T 基因中部分 DNA 序列丢失使其突变为t,突变后基因编码的多肽链一级结构差异表现为_______。假设 T 基因突变为 t是玉米在进化过程中 DNA 复制偶然错误形成的, 复制错误最可能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器官是_______
(3)据图分析, 在栽培玉米B73 中转入基因T, 籽粒蛋白质含量将_______,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分析, 其原因是_______; 转基因玉米 OET自交后代部分植株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73 相比没有变化,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考副科题型变化高三下学期3月抽样统测考试生物试题
8 . “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致病基因由人体正常PANX1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形成,其表达产物会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导致不孕(“卵子死亡”)。图a是一个“卵子死亡”患者的家系图;图b显示的是正常PANX1基因和突变PANX1基因对应片段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部分成员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PANX1基因可存在多个突变位点,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Ⅱ3和Ⅱ4个体婚配生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的概率为0
D.Ⅱ6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的概率为1/4
9 . 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对下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如下条带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A产生基因a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C.成员5、6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25%
D.成员7号基因型只有7种
10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向导sgRNA,精确引导核酸酶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DNA,相关酶在修复断裂DNA的过程中会改变连接部位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通过删除编码PD-1蛋白基因的2、3、4片段造成蛋白质的功能缺失,制作PD-1基因敲除鼠的流程如图1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Cas9mRNA和sgR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12只基因编辑小鼠。利用PCR鉴定小鼠的基因型,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P1和P2是PCR的引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核酸酶 Cas9敲除2、3、4片段作用在磷酸二酯键,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欲将基因的2、3、4共3个片段切除,敲除前需要设计3个向导sgRNA
C.图2中,4和12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基因敲除纯合子(不考虑性别)
D.图2中,3、5、9个体的体内均能检测到PD-1基因,8和10个体则不能检测到该基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