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突变体M探究玉米花“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该突变体表现为雄穗中雌蕊发育,雄蕊退化,即雄穗雌性化。将M与野生型杂交,所得的F1全部表现为雄穗正常,F1个体间随机传粉,所得F2中雄穗正常:雄穗雌性化=108: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玉米雄穗中的雌蕊发育不久即退化消失,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细胞的_____
(2)玉米1号染色体上有一标记序列S,不同品种S序列长度不同。科研人员利用S序列对突变体M的雄穗雌性化基因进行定位,PCR扩增上述杂交实验的亲本、F1及F2若干个体的S序列,电泳结果如图1。

推测:雄穗雌性化基因与S序列均位于1号染色体上。理由是:图1所示电泳结果中,只出现突变体M的S序列的植株均表现为_____,且F2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均表现为雄穗正常。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穗雌性化基因的定位区间中包含性别决定基因T(表达产物是抑制雌蕊发育的信号),推测M的表型是T基因突变所致。为验证这一推测,科研人员PCR扩增突变体M的T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对比,该基因的非模板链部分序列及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图2。

①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阐明突变体M雄穗中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_____
②发育中的雌蕊会产生赤霉素,过量的赤霉素抑制雄蕊发育。由此可知,T基因突变使得玉米的内源赤霉素含量_____,最终表现为雄穗雌性化。
(4)科研人员向野生型玉米的T基因中插入片段使其功能完全丧失,构建了纯合突变体M1。突变体M1雌性化完全,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突变体M雌性化不完全,能产生少量有功能的花粉。为验证M是M1的等位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
2024-05-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Dd,图甲是该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图。若某细胞在形成细胞⑦的过程中,D和d所在染色体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即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形成染色体桥并在两个着丝粒之间随机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③④⑤⑥肯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乙中染色体桥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
C.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D.图乙所对应细胞产生的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性
3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丁表示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则该生物体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
B.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染色体组
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此阶段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图甲和图乙分别对应图丁中b和a
2023-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4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已知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的控制。现有一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果蝇品系甲,用其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型及比例
F1品系甲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上述杂交结果表明A/a、B/b基因很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且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杂交组合I、Ⅱ的F2表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这种变化的性母细胞比例为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I时,发现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变。据此推测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极少数F1雄蝇(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如下图所示的变异雄蝇X,其中序列R/r是染色体上一段与精子不育现象有关的DNA序列,SD基因编码的G蛋白可与序列r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r的精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
   
①研究人员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取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色,由此推测SD基因与A/a、B/b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
②将雄蝇X与品系甲雌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5 . 遗传学技术在突变检出领域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与作用。
(1)Muller-5技术常用于果蝇X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已知果蝇棒眼对圆眼为显性,红眼对杏色眼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皆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为利用Muller-5品系雌果蝇检测基因突变的过程图。不考虑交叉互换。

为检测出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突变,F1代需进行_____(填“自由交配”“自交”或“单对交配”)获得F2代。现有某纯合致死突变基因被检出,则在F2代中,最好选取性状为_____果蝇进一步研究该突变基因的作用。
(2)PCR扩增法可用于基因点突变的检出,其基本原理是,如果引物的3'端碱基与模板碱基不互补,则用耐热DNA聚合酶无法延伸。已知某变异果蝇品种在Badh2基因的EXON7区出现了一个8bp的碱基对缺失和三个位置的碱基替换(其他序列与野生型一致),为了检测该变异,现设计以下四条引物进行PCR(如图所示)。

除了题干中提到的引物、耐热DNA聚合酶和DNA模板外,PCR反应体系中还需添加_____。若在8bp缺失型的DNA样本中同时加入四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束后应使用_____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且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_种序列不同的DNA片段。
(3)在检出突变基因后,科学家往往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获得该基因对应的蛋白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如图为构建重组质粒的流程示意图,在该过程中,应使用_____对质粒S进行酶切。将重组质粒通过转化导入亮氨酸合成缺陷细菌后,应使用_____(填“添加亮氨酸”或“不添加亮氨酸”)的选择培养基,同时挑取_____(填“有绿色荧光”或“没有绿色荧光”)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6 . 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m到n
2024-05-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7 . 糖皮质激素(GC)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抑制免疫等作用,临床可用于缓解化疗的副作用等。为评估GC对肾癌发展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GC的分泌受__________________轴的分级调节,GC可通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糖异生途径)来升高血糖。
(2)PGC-1为糖异生途径的关键因子,K9是一种转录激活因子。推测GC通过K9激活肝脏的糖异生途径。研究者用GC处理野生鼠和K9基因敲除的模型鼠,测定肝脏细胞相关蛋白水平(图1)。结果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推测。
(3)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常与miRNA有关,其中miR-140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研究者收集了临床上74例肾癌患者相关数据(图2,图3),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此外,肾癌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miR-140能够促进其增殖,据此说明miR-140是肾癌的一种促癌因子。miR-140可与K9mRNA结合而抑制其发挥作用,在上述肾癌组织样本中miR-140与K9的含量呈负相关,且肾癌组织中K9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据此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K9为肾癌的抑癌因子。
(4)体外培养肾癌细胞进行实验,进一步确定了miR-140通过抑制K9而促进肾癌发展,部分结果如下表。组3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号

处理

细胞数量

迁移程度

侵袭情况

1

生理盐水

+++++

+++++

+++++

2

miR-140抑制剂

++

++

++

3

++++

++++

++++

2024-05-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区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婴幼儿中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致。SMN1的致病性突变包括基因内某段长序列缺失以及微小突变两种类型。未发生长序列缺失的SMN1基因的拷贝数可通过PCR测定,而发生长序列缺失的SMN1基因不能通过PCR扩增得到。SMN1在人群中的拷贝数为0~4个,SMN1拷贝数为0个会导致SMA,基因型表示为“0+0”型;SMN1拷贝数只有1个为杂合缺失携带者,基因型表示为“1+0”型;两条5号染色体上各携带1个SMN1基因型为“1+1”型;2个SMN1位于同一条5号染色体上的杂合缺失携带者,基因型为“2+0”型;携带3~4个拷贝者基因型分别为“2+1”型和“2+2”型。微小突变(表示为1d)是指基因中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变化。与SMA有关的部分基因型中SMN1的种类、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MN1基因内某段长序列缺失所属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而微小突变所属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B.SMA患者的2条5号染色体上均没有正常的SMN1基因,而非SMA患者2条5号染色体上各含有1个正常的SMN1基因
C.若一个父母皆正常的SMA患者经检测为两条5号染色体SMN1基因某段长序列都发生了缺失,则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1+0”型
D.若一对夫妇基因型分别为“2+0”型和“1+1d”型,则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为1/4
9 . 下图表示细胞核中发生的一些代谢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引物引导子链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需严格遵循_______原则。
(2)图甲所示结构中某基因A在进行复制时出现了图乙所示情况,DNA复制过程中还可能因出现______,从而导致某一核基因会突变成其等位基因,这说明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
(3)图丙所示②链合成过程所需要的关键酶为______,经检测,图丙中的②链含3000个含氮碱基,以其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远少于1000个,尝试推测原因是_______
10 . 如图2所示为某种碱基缺失造成的遗传病系谱图,图1为相关基因的电泳图。研究人员对Ⅱ-1 个体细胞中关于该病的DNA片段进行电泳,不考虑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关于该病及电泳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病, I-2、Ⅱ-2、 Ⅱ-3 均为杂合子
B.碱基的缺失、增添、 替换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C.若Ⅱ-1 电泳结果为两条带,则Ⅱ-1 和Ⅱ-2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8
D.若Ⅱ-1 电泳结果为一条带, 则Ⅱ-3 和Ⅱ-4 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1/2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