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探究)人或动物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8 道试题
1 .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是从葡萄籽中分离出的多酚类混合物。某科研小组通过高脂饲喂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并利用不同浓度的GSPE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剂量/(mg·kg-1

血糖/(mmol・L-1

0d

28d

56d

①正常

5.27

5.35

5.08

②模型

24.07

23.40

24.56

③格列本脲

250

20.80

19.49

17.50

④GSPE高

400

23.75

20.88

18.11

⑤GSPE中

200

22.83

22.27

19.34

⑥GSPE低

100

21.54

20.37

19.81

注:“—”为生理盐水,格列本脲为临床使用的降血糖药物。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该实验中可起空白对照作用的组别是______(填序号)。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可能原因是高饲喂结合腹腔注射STZ后,破坏了小鼠的______细胞,使得其分泌的相关激素不足,降低了组织细胞______的速度。
(3)本实验结果表明,GSPE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______的作用,且该作用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研究发现,GSPE处理组小鼠胰腺组织出现好转,小鼠胰岛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形态逐渐恢复。据实验结果推测,GSPE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______
2 . 糖皮质激素(GC)和丙种球蛋白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为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及二者是否有联合作用效果,某研究团队开展了临床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用甲强龙(GC的一种)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0.4g/kg/d,持续静滴疗程5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如下表: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27961255.6%
对照组29641934.5%
P----0.0275
表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例数胸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2701107.4%
对照组29121220.6%
P-----0.0057
(注: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C和丙种球蛋白均是通过注射并经过细胞胞吞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B.若大剂量注射外源性GC,会促使内源性GC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这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
C.实验说明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
D.本实验还需增加一组GC和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结果
3 . 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抵抗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了探究大黄黄连泻心汤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连续高脂饮食饲喂构建模型小鼠。为评估模型是否构建成功,以正常小鼠为对照进行检测。图1和图2分别表示灌胃葡萄糖和腹腔注射胰岛素后的相关指标。对模型小鼠用3种不同剂量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进行实验,胰岛素抵抗指数如下表。


普通小鼠肥胖型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
ABCDEF
处理蒸馏水蒸馏水罗格利酮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
胰岛素抵抗指数2.211.35.18.26.44.8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胰岛素很难与组织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摄取能力______,导致患2型糖尿病。
(2)图1和图2是模型小鼠构建成功的相关指标,模型小鼠对应的是______曲线,据图分析,成功构建的模型小鼠应具备的生理特征是________
(3)罗格利酮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模型小鼠处理时,设置C组作对照,C组的作用是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 . 生长激素(GH)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实验证明生长激素(GH)能诱导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游离态IGF-1与受体结合后能促进钙、磷等元素及氨基酸进入软骨细胞,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其过程如下:

(1)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经血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GH,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IGF-1的分泌调节机制与__________激素类似(写出1种即可)。
(2)深度睡眠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欲验证“柴胡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已知药物X能促进动物深度睡眠,且能促进动物生长)。如下表所示,请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的目的简单操作过程
动物的选择和驯养选择25日龄的健康状况等相同的小鼠30只,在适宜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饲养1周:将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①______
配制溶液用纯净水配制柴胡提取物溶液和用纯净水配制药物X溶液。
实验组处理取A组小鼠,每天按体重用一定量的纯净水配制的柴胡提取物溶液灌胃小鼠,连续20d,并在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对照组处理______
结果检测在灌胃后的第10d和第20d,分别测量各组小鼠平均深度睡眠时长,血清中GH浓度和体长
预期结果,请用柱形图表示______。(注:仅需表示第20d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长和GH浓度)
(3)研究表明,胸腺细胞表面存在IGF-1受体通过胸腺提高免疫力。为验证IGF-1通过胸腺提高免疫力,自变量为胸腺细胞表面是否存在IGF-1受体。请写出实验中能够反映因变量且易测量的观测指标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IGF-1还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可逆性结合来调节血液中游离态IGF-1的量。GH调控生长发育可能有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一:GH促进肝细胞分泌IGF-1,进而促进生长发育。
途径二:GH影响IGF-1与IGFBP-3的可逆性结合,进而促进生长发育。
用敲除了肝细胞GH受体的模型鼠进行运动干预实验,如果其血液中游离态IGF-1的含量增加,则说明GH通过途径_______促进生长发育;该实验______(填“能”或“否”)排除GH通过另一条途径促进生长发育,理由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择性必修1 P47思考·讨论)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的功能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运用了________原理;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运用了________原理。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精准回归教材填空练习
6 . 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研究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某研究小组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如下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1

组2

组3

组4

生理盐水

+

+

+

+

肾上腺素

-

+

-

-

CL31

-

-

+

+

肾上腺素受体抗体

-

-

-

+

注:“+”代表添加相关物质,“-”代表不添加相关物质。
A.组1为阴性对照,组2为阳性对照,组3和组4为实验组
B.小鼠脂肪细胞存在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使其代谢速率加快
C.组3和组4的结果证明CL31可以阻断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
D.CL31可能是通过增强脂肪细胞的代谢速率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
7 . 肾排尿是小鼠排出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途径。为研究小鼠尿量的调节因素,某小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并测定其正常饲养状态下的尿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处理方式

尿液量

对照组

正常

1

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

增多

2

静脉注射5mL20%葡萄糖溶液

增多

3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抗利尿激素

减少

4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醛固酮

减少

5

微电流刺激某条神经外周端

减少

注: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与小鼠内环境渗透压接近。
A.对照组应注射20mL清水,以排除因注射引起的恐惧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B.组1处理使小鼠醛固酮分泌增多进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减少
C.组2和组3的实验结果说明20%的葡萄糖溶液会抑制小鼠分泌抗利尿激素
D.小鼠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来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以维持水盐平衡
8 .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对高等哺乳动物应激状态下(例如惊吓)相关应急活动形成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图1为受到惊吓时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控示意图。下图2表示小鼠在收到惊吓刺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实时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实时监测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可利用___________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甲状腺激素,进而通过相关仪器监测血液中放射性强度即可。
(2)根据图1可推测图2中引起t₁、t₂时刻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的信号分子分别是___________
(3)请在已有实验基础上增加甲、乙两组实验,利用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来验证(2)中假说,并在下图坐标轴上画出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

9 . 为了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分成 A、B两组,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______。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组小鼠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______
(2)膜岛素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从而使血糖降低,胰岛素是由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
(3)若给B组小鼠注射适量葡萄糖溶液,小鼠体内的胰岛素分泌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若损坏其下丘脑,血糖调节过程______(“会”或“不会”)完全消失。
(4)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四诊生物试卷
10 . 202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图1是胰岛素分泌及调节血糖的部分机理示意图,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的途径主要有2条:第一,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特定区域兴奋,相关副交感神经兴奋,最终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与图中_______(填结构或物质名称)结合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第二,血糖浓度升高还可以通过GLUT2使进入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加,经过细胞呼吸和信号转导,促进_______,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
(2)Ⅱ型糖尿病可能的发病原因是组织细胞膜上蛋白N对胰岛素不敏感。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Ⅱ型糖尿病治疗因子—FGF1,它调节血糖时必须依赖胰岛素。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上述观点。
实验材料: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抑制剂、生理盐水、FGF1(由生理盐水配制)、注射器、血糖测定仪等。
①有小组设计了实验的分组表格,请将表格补充完整。(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实验分组表格:

   

乙组处理方法为:_______,丙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用“+”“-”表示)
②若实验后测得的甲乙丙三组血糖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则上述观点成立。
③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
(3)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为评估其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用适量普通胰岛素和IA处理,测量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分析可知注射普通胰岛素的_______小鼠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晕厥,IA比普通胰岛素调节血糖更具有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一中2023-2024高三第一次热身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