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1 . 生长素能直接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细胞膜外还存在生长素结合蛋白ABL和ABP,这两种蛋白可分别与细胞膜上的某种跨膜蛋白激酶TMK结合形成共受体感受并传递细胞外的生长素信号。实验发现ABL或ABP单缺陷突变体均出现生长素缺陷表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有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B.跨膜蛋白激酶TMK是生长素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必不可少的物质
C.可继续用ABL和ABP双缺陷突变体进行实验,研究两受体发挥作用的相互关系
D.下调生长素受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以用于培育矮化植株
2 . 松柏类植物的树冠呈金字塔形,这种树冠的形成与植物激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松柏类植株的树冠呈金字塔形主要与细胞分裂素有关
B.松柏类植物因侧芽不能合成生长素导致其不能发育成枝条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D.植物生长素与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
3 . 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实验1: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实验观察的结果是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实验2:按实验1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其后的实验示意图如下。实验观察的结果是当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人作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1表明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
B.实验2表明: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
C.按实验2中B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再移去根冠外含Ca2+的琼脂块,胚根将继续弯曲向上生长
D.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不能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4 . 如图所示,图1、2、3 表示对胚芽鞘所作的不同处理,图4为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内放置一胚芽鞘,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图5 表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图3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B.图5 中浓度 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为Y<X<Z
C.图1 直立生长是因为玻璃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若将图4中纸盒和胚芽鞘一起置于一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则胚芽鞘朝向单侧光弯曲生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曲线 C 表示某植物根的生长反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能反 映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AB.BC.CD.D
2024-02-24更新 | 2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6 .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下图)。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B.顶端弯钩的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C.顶端弯钩的内侧中生长素可能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D.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7 . 禾本科农作物的根主要是由不定根发育而来的须根系组成。研究发现,禾本科幼苗扎根过程中受到土壤阻力促进了乙烯的产生,乙烯一方面降低根中赤霉素含量,从而减慢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增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细胞中的信号途径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可调控细胞壁合成、生长素运输等,进而促进不定根的伸长,最终使不定根提前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壤阻力通过乙烯使禾本科幼苗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停止增殖
B.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禾本科幼苗的不定根发生上表现出协同作用
C.水平放置的禾本科幼苗的幼根处,生长素在根近地侧和远地侧分布不均会导致根向地生长
D.禾本科幼苗不定根提前发生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及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024-0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8 . 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会改变棉株的生长中心,影响植株体内光合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分配。科研人员研究了打顶后涂抹NAA(α-萘乙酸,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对长绒棉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组

单株结铃数/个

单株成铃数/个

单株成铃率/%

单株产量/g

①不打顶

33.6

16.7

49.7

44.1

②打顶

29.6

19.3

65.2

56.9

③打顶+N0

29.3

19.2

65.5

57.7

④打顶+N1

37.0

29.7

71.9

⑤打顶+N2

27.0

17.0

62.8

47.9

注:N0:打顶后立即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N1: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3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N2: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2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
A.②和③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羊毛脂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B.④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说明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果
C.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花、果实中
D.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均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生理作用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县市区省级示范高中温德克英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综合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9 . 近期研究表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间隙中存在某种生长素结合蛋白 ABLs,该蛋白可与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激酶 TMKs 形成 ABLs-TMKs共受体,感受并传递细胞外的生长素信号,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直接激活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B.生长素在细胞内与ABLs-TMKs共受体结合,发挥其调控作用
C.改变膜上生长素受体结构或表达水平,不影响植物对生长素的响应
D.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可减弱生长素的作用,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2024-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我国早期农史资料上记载了植物激素或环境因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实例中与其对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组合均错误的是(  )

编号

农史资料

影响因素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乙烯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

赤霉素

吾苗有行,故速长,……,正其行,通其风

CO2

冬至日前后,取小麦种子浸于户外井水,次日置于阴凉处晾干,每九日如此处理,共七次

光照

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

温度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⑤D.②③④
2024-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