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白洋淀水底的污泥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对白洋淀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要清除底泥,还要对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净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导致水质污染,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藻类植物的生长,从而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成为____,蓝细菌具有很强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以它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的强大的____使其不易受外界干扰破坏。
(2)镉(Cd)是白洋淀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镉可通过____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沉水植物由于整株处于水体中,其根和茎、叶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沉水植物对白洋淀底泥中的Cd进行净化。他们选择黑藻、狐尾藻、菹草等三种沉水植物种植在白洋淀底泥中进行培养,并进行以下测定实验:一是通过三种植物随时间的生长情况测定它们对Cd的耐受性(结果见下图),二是测定三种沉水植物对底泥Cd的富集和迁移能力(结果见下表),并从中选出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

三种沉水植物Cd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

沉水植物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地上部

根部

黑藻

0.33±0.02

0.41±0.01

0.79±0.11

狐尾藻

0.05±0.01

0.14±0.02

0.34±0.01

菹草

0.21±0.04

1.01±0.12

0.21±0.01

注:富集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底泥中Cd的富集能力;迁移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Cd由底泥向地上部的迁移能力(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越高,淤泥中Cd的残留量越少)
①三种植物中对Cd的耐受能力最强的是____,由表中富集系数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写出两点)②科研人员最终认为黑藻是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他们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
(3)利用黑藻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蓝细菌和绿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下的光照强度很弱,影响了沉水植物的扩张或恢复。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白虾改善水体光照条件,经研究发现黑藻的生长率与白虾的密度呈正相关。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____。(实验所用容器为聚乙烯桶,注入湖水70L)

2 .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B.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C.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D.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减少
2024-03-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对黑龙江美景的解说中曾这样写道:“这趟旅程,我们将拥抱肥沃的黑土地,它拥有的平原,创造农业奇迹,它哺育的湖泊,动静相宜。往西飞行,加入冬捕者的行列,赶赴一场和丹顶鹤的空中约会。不远处一座石油城市,正散发着迷人的湿地风情。”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平原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等,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该过程提高了______________。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持续推进,因垦荒而消失的黑土地、湿地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此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_____________演替。
(2)冬捕时网眼的大小会对兴凯湖中大白鱼种群的______________(填种群数量特征)产生影响。水产养殖时,为获得最大的日捕获量,应在大白鱼种群数量在______________(填“K/2值”或“K值”)时进行捕获。
(3)双鸭山以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资源禀赋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下图1为总面积为.600hm2的湿地受有害物质a污染后,有害物质a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分生物体内的变化情况。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对象构建的食物网。

①图1中物质a的含量随营养级升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湿地中的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对光信息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会开花,这说明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对受污染后的湿地进行修复时,专家组选择了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并进行合理布设,同时考虑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该做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原理。
②在分析图2中“水生植物→草鱼→野鸭”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2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图1、2、3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与D之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细胞唯一的生活场所
B.图2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C.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3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D.从研究内容来看,图1、2、3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
5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营养级
B.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可以实现反复利用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6 . 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鲸鱼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来源,如鲸脂可以提炼高级润滑油。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的大量捕杀,近三分之一的鲸物种被评估为受威胁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鲸鱼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一头大型鲸每天能吃2至5吨左右的食物。某些鲸鱼会潜入深层营养水域觅食,然后回到海面排便,所排的粪便会被微生物分解,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
(2)某海域存在浮游植物→磷虾→长须鲸的食物链,该食物链中长须鲸位于第____营养级,其同化量去向与磷虾不同的是__________
(3)在繁殖期,雄性鲸鱼会通过跳跃展示自己的力量和优势来吸引雌性鲸鱼。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的作用。
(4)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会形成“鲸落”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____。在鲸落的演化过程中厌氧细菌会分解鲸骨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硫化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取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硫化菌属于____,该鲸落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5)目前国际上对于是否应该禁止捕鲸尚存很大争议,对此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____
2024-02-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题中所述的生物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题中所述食物关系中,瓢虫占据第二、三营养级
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8 . 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生物富集的渠道与能量流动渠道相同,与物质循环一样具有全球性
C.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平衡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2024-0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9 . 北京平谷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2017年1月,当地政府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后再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低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D.有机肥中的化学能流入桃树,促进其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10 .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级消费者包括狐狸、吃虫的鸟和肉食昆虫
B.狐狸在该食物网中占据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C.若草食昆虫突然减少,则兔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D.吃虫的鸟与肉食昆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