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I、II、III、IV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也一定符合该模型
B.图中I→II→III→IV构成一条食物链
C.II中能量的去向除了图中所示外,还有呼吸散失的热能和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D.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2 . 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鹰处于_________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有_________
(2)图甲中没有标示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麻雀和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若图甲中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两种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_________
(5)若鹰增加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牧草________千克。
(6)如将麻雀的食物比例由牧草:蝗虫=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麻雀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2023-09-2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外石分永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分层生活着的苔类、昆虫及其他多个生物种类之间的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物种C和G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
B.物种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D.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短时间内物种C的数量可能减少
4 . 下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
(5)图三中有较多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其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是图一中所不包含的生物成分。通过对三幅图的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是通过_________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5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
B.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
C.E每增加1kg的体重,最多需要25kg的A
D.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
6 . 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B.食物链上植食、肉食动物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能量在食物链上的相邻营养级之间只能单方向流动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7 .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属于不同营养级)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共有2条食物链
B.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B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8 . 过度放牧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放牧会导致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强度的放牧条件下,绵羊和其他草原食草动物的生态位也会发生改变。
回答以下问题。
(1)鼠类是草原上的优势食草动物之一,鼠类吃草时处于_________营养级。采用捕净法调查鼠类的密度,在单位面积内(1 hm2),均匀布置足够数量的捕鼠夹,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将捕获的鼠取走,连续三天,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种群密度。
(2)研究放牧强度对草原鼠类的密度和优势物种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放牧强度

鼠密度(只/hm2

达乌尔黄鼠比例(%)

莫氏田鼠比例(%)

无放牧(NG)

86.93

1.2

96.2

中度放牧(MG)

3.73

100

0

高度放牧(HG)

7.07

94.3

0

由表可知,不同条件下鼠类的优势物种分别是:__________
(3)蝗虫也是危害草原的食草动物,检测不同放牧强度下3种食草动物的食物比例(%),结果如下。
植物种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
MGHGNGMGHGMGHG
西伯利亚羽茅1.6000000
毛氏冰草8.0002.11.202.7
黄囊苔草28.442.602.42.100
糙隐子草14.719.812.452.148.024.218.7
羊草47.333.366.529.116.333.923.2
星毛委陵菜04.40022.4031.3
克氏针茅0021.114.310.041.924.3
(注:NG、MG、HG分别代表无放牧、中度放牧、高度放牧,在无放牧条件下草原上亚洲小车蝗数量较少,不进行检测)
①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种群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食物等资源的总和。由表可知放牧强度增大, 绵羊的生态位宽度______,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_______
②试从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程度角度解释,放牧后莫氏田鼠绝迹,而达乌尔黄鼠在鼠群中的比例显著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过度放牧后草原植被的组成发生改变,使小型食草动物数量增多,后者反过来又进一步改变草原植被的组成,加剧植被退化进程,形成___________反馈。
2023-08-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9 . 科研人员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对薄壳核桃的主要害虫天牛幼虫的防治。在释放天敌前后分别从标准样地中随机选取样株50株,逐株查看树体枝干天牛幼虫的排粪情况,1个排粪孔记1头天牛幼虫,实验处理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试验林编号

释放天敌及释放量

试验林编号

释放天敌及释放量

F1

管氏肿腿蜂,每2株释放1管

J1

花绒寄甲,每2株释放1管

F2

管氏肿腿蜂,每1株释放1管

J2

花绒寄甲,每1株释放1管

F3

管氏肿腿蜂,每1株释放2管

J3

花绒寄甲,每1株释放2管

F+J

每1株释放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各1管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天敌种类及天敌释放量
B.统计天牛幼虫数量时选择新鲜的排粪孔有利于准确调查
C.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天牛幼虫三种生物可组成两条食物链
D.实验还需要设置不释放天敌的样地作为对照
10 . 延庆区的野鸭湖是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人为干扰能够提高野鸭湖生态的稳定性B.稳态是指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种类及数量恒定不变
C.灭绝野鸭湖的鸟类天敌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D.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与抗干扰能力呈负相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