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PCR技术是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进行DNA大量扩增的一种分子生物技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扩增过程中,延伸的温度大于复性的温度,而小于变性的温度
B.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C.PCR扩增时,复性所需温度的设定与引物的长度和碱基组成无关
D.采用PCR技术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n次循环共需要引物2n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玻尿酸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材料,研究人员欲将玻尿酸合成酶基因H导入到枯草芽孢杆菌中以获得能生产玻尿酸的转基因工程菌。图1中的DNA中虚线中间的部分是H基因。H基因以a链为转录模板链。载体质粒P0(如图2所示)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A为木糖诱导型启动子,其中EcoRV酶切位点的识别序列为5'-GATATC-3',Xbal酶切位点的识别序列为5'-TCTAGA-3'。回答下列问题。

(1)以图1中的DNA分子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基因H,并且在引物中添加相应限制酶切位点,则与b链结合的引物序列为5'-_____-3'。
(2)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指_____。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入经_____处理的枯草芽孢杆菌。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在培养平板中添加了抗生素(如下表所示),得到C1、C2、C3三类菌落。

菌落类型

平板类型
C1C2C3
无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根据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_____(填表中字母)类,另外两类菌落质粒导入情况分别是_____
(3)进行现代工业发酵时,在发酵罐加入适宜的培养基外,还需严格控制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发酵条件。利用转基因工程菌发酵获得玻尿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菌体生长阶段,第二阶段产物生产阶段。在第一阶段培养基是以蔗糖为唯一碳源。第二阶段需要添加_____以诱导产生更多的玻尿酸。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为解决猪肉中PUFAs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从线虫中获得控制PUFAs合成的必需酶基因fat1。培育转fat1基因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GFP基因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目的基因时,PCR扩增仪中要加入缓冲液、目的基因、_________(至少答两点)等。
(2)从图中可知,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克服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即线性DNA的末端相互连接,变圆环),以及便于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载体的限制酶应选用_________
(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GFP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
(4)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时,除必须保证环境是无菌、无毒外,还必须定期_________,以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培养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分瓶再继续培养,分瓶后的培养过程称为_________,操作时首先用_________等处理成细胞悬液。
(5)经检测,fat1基因成功整合在猪基因组DNA后,若想获得该转基因动物,需经过胚胎移植过程,该过程需对受体进行_________处理,移植胚胎后需要对受体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苏云金杆菌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Bt毒素蛋白。下图是一种转Bt毒素蛋白基因棉花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特异性获取和扩增Bt毒素蛋白基因
B.经过①②得到的重组质粒,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C.取棉花叶片组织与重组Ti质粒共培养,经组织培养并筛选后可获得抗虫棉
D.可用相应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Bt毒素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2024-05-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野生黑芥细胞核具有黑腐病抗性基因,花椰菜细胞质具有高产基因。某研究小组用野生黑芥、花椰菜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以获得高产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有___
(2)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野生黑芥原生质体和花椰菜原生质体的______(填细胞结构)失活。
(3)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植物幼苗的根和叶获取植物原生质体,即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主要优点是___
(4)融合后的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③产生的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据实验过程分析,下列推理合理的有___(不定选)。
A.未融合的野生黑芥或花椰菜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
B.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野生黑芥或花椰菜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
C.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
D.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正常生长、分裂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野生黑芥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PCR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按照扩增过程的顺序回答);图2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2判断,再生植株1~4中是杂种植株的有___(不定选)。

2024-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生物试题
6 .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SPY基因是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决定雄性性别的基因,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的有效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Y精子DNA含量比X精子低的差异筛选两种精子,从而对胚胎性别进行控制
B.从Y染色体DNA分子上获取SRY基因,可用SRY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作引物
C.利用SRY—PCR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若PCR扩增成功则为雄性
D.利用PCR经过3次循环,理论上获得的SRY基因等长片段占扩增产物的一半
2024-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生物试题
7 . 我国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油菜,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的隐性突变体。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导致该突变基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提取F2植株的基因组DNA→PCR→回收扩增产物→用限制酶B处理→电泳,电泳后得到的条带数最多为(       

   

A.0条B.1条C.2条D.3条
2024-05-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将酵母菌的海藻糖合成酶(TPS)基因转入小麦中,以期获得具备抗旱特性的小麦。图1表示载体和预期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注:Bar基因是抗除草剂基因),图2标注TPS基因的酶切位点以及引物结合的可能情况。

(1)本实验可选择的引物组合为________(用图2中数字表示)。为了方便构建重组质粒,所用一对引物的一端需要分别加上________酶(填图1中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2)基因表达载体转入细胞后,在获得的植株叶片上涂抹除草剂,共获得7株待测个体。现对筛选出的个体进行DNA水平的检测。请填写表格,完成实验:

组别

植株编号1-7

对照组1

对照组2

模板

1-7植株DNA

__

普通小麦DNA

PCR反应

加入PCR反应体系必需物质

电泳结果

编号1、2、4、5、7植株无条带
编号3、6植株有条带

有条带

____


(3)基于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编号3、6植株转基因抗旱小麦研制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某实验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实验结果显示除目的基因条带(引物与模板完全配对)外,还有2条非特异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为了减少反应非特异条带的产生,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       
A.增加模板DNA的含量B.延长热变性的时间
C.减少引物的长度D.提高复性的温度
10 . 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来提取DNA
B.将提取到的丝状物与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匀后,溶液即可变为蓝色
C.PCR利用热变性原理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和结合
D.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无关,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