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突破,以深度学习计算模式为主的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现有一台计算机每秒能进行次运算,用它处理一段自然语言的翻译,需要进行次运算,那么处理这段自然语言的翻译所需时间约为(参考数据:)(       
A.B.C.D.
2 . 定义:若,则称是函数倍伸缩仿周期函数.设,且的2倍伸缩仿周期函数.若对于任意的,都有,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  )
A.12B.C.D.
3 . 当个相同的声强级为的声源作用于某一点时,就会产生声强级的叠加,叠加后的声强级,已知一台电锯工作时的声强级是,则10台电锯工作时的声强级台电锯工作时的声强级的关系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4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1尺=10寸).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子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子长的两倍,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5千里B.14千里C.13千里D.12千里
5 . 无线电在传播过程中会进行衰减,假设某5G基站的电磁波功率衰减量L(单位:dB)与发射器的发射功率P(单位:W/mW)之间的关系式为,取,则P从5变化到10时,衰减量的增加值约为(       
A.2dBB.3dBC.4dBD.5dB
6 .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享利·卡文迪许被称为第一个能测出地球质量的人,卡文迪许是从小孩玩的游戏(用一面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墙面上,我们只要轻轻晃动一下手中的镜子,墙上的光斑就会出现大幅度的移动,如图1)得到灵感,设计了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来测量万有引力,由此计算出地球质量,他在扭秤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质量相同的铅球,中间用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系在支架上,钢丝上有个小镜子,用激光照射镜子,激光反射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标记下此时激光所在的点,然后用两个质量一样的铅球同时分别吸引扭秤上的两个铅球(如图2),由于万有引力作用,根秤微微偏转,但激光所反射的点却移动了较大的距离,他用此计算出了万有引力公式中的常数G,从而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在该实验中,光源位于刻度尺上点P处,从P出发的光线经过镜面(点M处)反射后,反射光线照射在刻度尺的点Q处,镜面绕M点顺时针旋转a角后,反射光线照射在刻度尺的点处,若△PMQ是正三角形.(如图3),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B.
C.D.
2022-05-13更新 | 1431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渭北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理科数学试题
7 . 已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函数图象上,且函数图象上的点都满足,则这样的正方形最多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022-05-12更新 | 104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热身冲刺考理科数学试题
8 .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航天技术得以发展,得益于如下的齐奥尔科大斯基公式:,其中分别为燃料燃烧前与燃烧后的火箭质量,是燃料喷出的速度,是火箭的初速度,是燃料完全燃尽时火箭的速度,现准备发射一个二级火箭(初速度),每级火箭的箭体结构的质量均为50吨,每级火箭携带的燃料质量均为250吨,燃料喷出的速度为,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燃料燃尽后,第一级火箭自动脱离,同时点燃第二级火箭的燃料,则当第二级火箭的燃料燃尽时,火箭的速度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2022-04-14更新 | 48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科数学试题
9 . 阻滞增长模型是描述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一种常见模型,其表达式为,其中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为自然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为从初始时刻起经历个单位时间后的种群数量,为初始时刻种群数量增长率.某高中生物研究小组进行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实验,初始时刻在培养液中放入了5个大草履虫,2天后观测到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在100个左右.若大草履虫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增长率,用阻滞增长模型估计这培养液中能容纳的大草履虫最大种群数量为(       
(参考数据
A.B.
C.D.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为解决皮尺长度不够的问题,实验小组利用自行车来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如下图,先将自行车前轮置于点A,前轮上与点A接触的地方标记为点C,然后推着自行车沿AB直线前进(车身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直到前轮与点B接触.经观测,在前进过程中,前轮上的标记点C与地面接触了10次,当前轮与点B接触时,标记点C在前轮的左上方(以下图为观察视角),且到地面的垂直高度为0.45m.已知前轮的半径为0.3m,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参考数值:

A.20.10mB.19.94mC.19.63mD.19.47m
2022-03-30更新 | 240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