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的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例如:假设能发出第一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36,那么能发出第二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能发出第三个基准音的乐器的长度为,……,也就是依次先减少三分之一,后增加三分之一,以此类推.现有一兴趣小组采用此规律构造了一个共12项的数列用来研究数据的变化,已知,则       
A.324B.297C.256D.168
2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很多代数公理、定理都可以根据这一原理实现证明,也称为“无字证明”.如图,是圆的直径,点为圆心,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且.过点作垂直于的半弦,连接,过点垂直于点,则根据该图形我们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8-13更新 | 57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3 . 拓扑结构图是指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在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络结构设计和网络维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某树形拓扑结构图如图所示,圆圈代表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则第10层节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

2023-08-08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4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比数列,最上面节的容积之积为,最下面节的容积之积为,则第节的容积是______.
2023-07-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届高三第五次校际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主峰天柱峰犹如金铸玉瑑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如图,若点为主峰天柱峰的最高点,为观测点,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由点测得点的仰角为米,由点测得点的仰角为,则两点到水平面的高度差约为(       )(参考数据:

   

A.684米B.732米C.746米D.750米
6 . 南宋的数学家杨辉“善于把已知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的求面积、体积的连续量问题转化为离散量的垛积问题”,在他的专著《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杨辉将堆垛与相应立体图形作类比,推导出了三角垛、方垛、刍童垛等的公式,例如三角垛指的是如图顶层放1个,第二层放3个,第三层放6个,第四层放10个n层放个物体堆成的堆垛,则______
   
2023-06-05更新 | 100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3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7 . 《数书九章》有这样一个问题:有5位士兵按从低到高站成一排(从低到高依次为甲、乙、丙、丁、戊),身高依次成等差数列,已知乙士兵的身高为5尺1寸,这五位士兵身高之和为26尺(1尺为10寸),则丁士兵的身高为(       
A.5尺2寸B.5尺3寸C.5尺4寸D.5尺5寸
8 . 中国古代著作《张丘建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意思是说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减慢,每天行走的里程是前一天的一半,七天一共行走了里路,则该马第五天走的里程数约为(       
A.B.C.D.
2023-05-28更新 | 34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学业质量检测(三)文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于1202年在他的著作《算盘书》中,从兔子的繁殖问题得到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这个数列称斐波那契数列,也称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任意一个数叫斐波那契数.人们研究发现,斐波那契数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图所示:                       

大多数植物的花斑数、向日葵花盘内葵花籽排列的螺线数就是斐波那契数等等,而且斐波那契数列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有着直接的应用.设斐波那契数列为,其中,有以下几个命题:①;②;③;④.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1003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数学试题
10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即,后来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记,则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