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7 道试题
1 . “提丢斯数列”是由18世纪德国数学家提丢斯给出,具体如下:0,3,6,12,24,48,96,192,…,容易发现,从第三项起,每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将每一项加上4得到一个数列:4,7,10,16,28,52,100,196,…,再将每一项除以10得到“提丢斯数列”,0.4,0.7,1.0,1.6,2.8,5.2,10.0,19.6,…,则“提丢斯数列”的前50项的和为(       
A.B.C.D.
2024-06-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理科)试题
2 . (1)四点共圆是平面几何中一种重要的位置关系:
如图,四点共圆,为外接圆直径,,求的长度;

(2)古希腊的两位数学家在研究平面几何问题时分别总结出如下结论:
①(托勒密定理)任意凸四边形,两组对边的乘积之和不小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当且仅当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时等号成立.
②(婆罗摩笈多面积定理)若给定凸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当且仅当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i)见图1,若,求线段长度的最大值;
(ii)见图2,若,求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时角的大小,并求出此时四边形的面积.
2024-06-11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阶段评价考试数学试卷
3 . 著名的“汉洛塔”问题中,地面直立着三根柱子,在1号柱上从上至下、从小到大套着个中心带孔的圆盘,将一个柱子最上方的一个圆盘移动到另一个柱子,且保持每个柱子上较大的圆盘总在较小的圆盘下面,视为一次操作.设将个圆盘全部从1号柱子移动到3号柱子的最少操作数为,则____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4 . 分形几何学是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尔布罗特在世纪年代创立的一门新的数学学科,它的创立为解决众多传统科学领域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按照如图1所示的分形规律可得如图2所示的一个树形图.若记图2中第黑圈的个数为,则       

   

A.4B.6C.8D.10
5 . 《算学启蒙》作者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这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科学普及著作.里面涉及一些“堆垛”问题,主要利用“堆垛”研究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某同学模仿“堆垛”问题,将108根相同的铅笔刚好全部堆放成纵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垛”,要求层数不小于2,且从上往下,每一层比下一层少1根,则该“等腰梯形垛”最多可以堆放__________层.
2024-03-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教育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下列关于不等式的命题,正确的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若,则
D.如果,那么
7 . 为了测量西藏被誉称为“阿里之巅”冈仁波齐山峰的高度,通常采用人工攀登的方式进行,测量人员从山脚开始,直到到达山顶分段测量过程中,已知竖立在点处的测量觇标高米,攀登者们在处测得,到觇标底点和顶点的仰角分别为,则的高度差约为(       
A.7.32米B.7.07米C.27.32米D.30米
2024-03-16更新 | 679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30模拟文科数学试题
8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最上层有个球,第二层有个球,第三层有个球,第四层有个球,,设从上往下各层的球数构成数列,则       
   
A.380B.399C.400D.400
2024-03-1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30模拟文科数学试题
9 . 任取一个正整数,若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反复进行上述两种运算,经过有限次步骤后,必进入循环圈1→4→2→1.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等).如取正整数,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得出6→3→10→5→16→8→4→2→1,共需经过8个步骤变成1(简称为8步“雹程”).现给出冰雹猜想的递推关系如下:已知数列满足:为正整数),,若“冰雹猜想”中,则m所有可能的取值集合为______
10 . 数列,最初记载于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1202年所著的《算盘全书》之中.若数列的每项除以2所得的余数按原来项的顺序构成新的数列,则数列的前50项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