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孙子算经》中,对同余除法有较深的研究.设为整数,若bm除得余数相同,则称ab对模m同余,记为.若,则b的值可以是(     
A.2019B.2020C.2021D.2022
2024-02-27更新 | 871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
2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杨辉三角”揭示了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数表中的一种几何排列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杨辉三角”的结论错误的是(       
A.
B.第2023行中从左往右第1011个数与第1012个数相等
C.记第行的第个数为,则
D.第20行中第12个数与第13个数之比为
3 . 如图,在杨辉三角形中,斜线的上方从1按箭头所示方向可以构成一个“锯齿形”的数列:…,记此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则的值为(       ).

A.452B.848C.984D.1003
2023-04-27更新 | 62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九省联考题型)
4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在年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欧洲数学家帕斯卡在年才发现这一规律,比杨辉要晩近四百年.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从第行开始,每一行除外,其他每一个数字都是其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若在杨辉三角中存在某一行,满足该行中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则这一行是第______行.

2023-03-02更新 | 80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二律为我国古代汉族的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分为“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六种阳律以及“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六种阴律.现从“太簇、蕤宾、夷则、大吕、中吕、应钟”六种音律中任选两种,则至少有一种来自阴律的概率为(       
A.B.C.D.
6 . 杨辉是我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其著作《详解九章算术》中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式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形数阵(如图所示),称做“开方做法本源”,现简称为“杨辉三角”,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了300多年,若用表示三角形数阵中的第m行第n个数,则______(结果用数字作答).
2023-01-17更新 | 72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双十一”发展至今,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网络促销活动变成社会经济重大现象级事件.为了了解市民“双十一”期间网购情况,某统计小组从网购的消费者中,随机抽取了当天100名消费者,其中男女各半.若消费者当天消费金额不低于1000元,则称其为网购达人.已知抽取的100名消费者中,网购达人中女性消费者人数是男性消费者人数的2倍,且女性消费者中,网购达人占.
(1)请完成答题卡上的列联表;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是否为网购达人与性别有关?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10

0.05

0.010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2022-11-18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8 . 数学家波利亚说:“为了得到一个方程,我们必须把同一个量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即将一个量算两次,从而建立相等关系”这就是算两次原理,又称为富比尼原理.由等式利用算两次原理可得____
9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欧洲数学家帕斯卡在1654年才发现这一规律,比杨辉要晚近四百年.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中(如图),记第2行的第3个数字为,第3行的第3个数字为,第行的第3个数字为,则       

A.165B.180C.220D.236
2022-07-01更新 | 73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用如图1所示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1,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2所示的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n行各数字的和为,如,…,则等于(       
A.16B.32C.64D.128
2022-06-21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