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理与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0 道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节晚自习,因一人恶作剧导致班级秩序混乱.班主任调查时,甲说:“是乙的问题”;乙说:“是丙的问题”;丙说:“甲说的没错”;丁说:“反正不是我的问题”.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搞恶作剧的同学是__________.
2022-09-15更新 | 509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数学(文)试题
2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记插入的11个数之和为M,插入11个数后这13个数之和为N,则依此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插入的第8个数为B.插入的第5个数是插入的第1个数的
C. D.
2022-08-13更新 | 969次组卷 | 8卷引用:华大联考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数学试题
3 . 发现问题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养成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的习惯相当重要.相传25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作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的图案(如图)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他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经过后续研究发现了勾股定理.请你也来仔细观察,观察图中的多边形面积,然后用文字写出你的一个关于多边形面积的发现:________(提示:答案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陈述句,答案不唯一).
2022-07-09更新 | 1339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过程中,由递推到时等式左边增加的项数为(       
A.1B.C.D.
2022-07-04更新 | 193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6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成立时,假设正确的是(       
A.ab中至少有一个为0B.ab中至多有一个不为0
C.ab都不为0D.ab都为0
7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当《构建一朵雪花》这个节目开始后,一朵巨大的“雪花”呈现在舞台中央,十分壮观.理论上,一朵雪花的周长可以无限长,围成雪花的曲线称作“雪花曲线”,又称“科克曲线”,是瑞典数学家科克在1904年研究的一种分形曲线.如图是“雪花曲线”的一种形成过程: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一段为底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去掉底边,重复进行这一过程.

若第1个图形中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则第10个图形的周长为(       ).
A.B.C.D.
8 . 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1303年左右完成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中好多方法,在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如该书下卷“果垛垒藏”这一章中的第七问,可体会到中国元代数学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今有圆锥垛,果子积九百三十二个,问高几层?术曰:立天元一为层数.如积求之,得七千四百五十五为益实,二为从方,三为从廉,二为正隅.立方开之,合问.这个问题意思是说,把圆的果实(如桔子)堆垒成圆锥垛,(圆锥垛特点:下一层果实之间的缝隙所构成的行数要等于上一层果实的行数,使得上一层果实恰好放到下一层果实的缝隙上)现在堆垒了932个果实,问堆垒了多少层?解决如下:设未知量(天元一)为圆锥垛的层数,利用总数(积)列方程求之,可以得到常数项(益实)为,一次项系数(从方)为2,二次项系数(从廉)为3,三次项系数(正隅)为2的三次方程,开立方就能得到层数.也就是说层数为方程:的解.根据你的分析,圆锥垛第五层有果实_________个,932个果实堆垒了__________层.
9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0,1]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第三次操作后,依次从左到右第三个区间为___________,若使前n次操作去掉的所有区间长度之和不小于,则需要操作的次数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2022-05-11更新 | 15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数学试题
10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22-05-07更新 | 5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理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