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合的基本运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已知数集具有性质:对任意的,,使得成立.
(1)分别判断数集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2)求证;
(3)若,求数集中所有元素的和的最小值.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是由个有序实数构成的一个数组,记作,其中
称为数组的“元”,称为的下标,如果数组中的每个“元”都是来自数组
中不同下标的“元”,则称的子数组,定义两个数组
的关系数为
(1),设的含有两个“元”的子数组,求
的最大值
(2),且的含有三个“元”
的子数组,求的最大值
(3)若数组中的“元”满足,设数组含有
四个“元”,且,求的所有含有三个“元”
的子数组的关系数的最大值
2017-11-17更新 | 7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于集合M,定义函数对于两个集合MN,定义集合已知4,6,8,2,4,8,
写出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
表示有限集合M所含元素的个数,求的最小值;
有多少个集合对,满足P,且
4 .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之间的距离为
(1)写出中的所有元素,并求两元素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2)若集合满足:,且任意两元素间的距离均为2,求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的集合
(3)设集合中有个元素,记中所有两元素间的距离的平均值为,证明
5 . 设n为正整数,规定: (其中nf),已知.
(1)解不等式
(2)设集合,对任意,证明:
(3)求的值;
(4)(理)若集合,证明:B中至少包含8个元素.
2019-01-30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高三年级秦皇岛市三区四县联考文科试题
6 . 对于任意的nN*,记集合En={1,2,3,…,n},Pn=.若集合A满足下列条件:①APn;②∀x1x2A,且x1x2,不存在kN*,使x1+x2=k2,则称A具有性质Ω.如当n=2时,E2={1,2},P2=.∀x1x2P2,且x1x2,不存在kN*,使x1+x2=k2,所以P2具有性质Ω
(1)写出集合P3P5中的元素个数,并判断P3是否具有性质Ω
(2)证明:不存在AB具有性质Ω,且AB=∅,使E15=AB
(3)若存在AB具有性质Ω,且AB=∅,使Pn=AB,求n的最大值.
2016-12-04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
12-13高三下·江苏扬州·期中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7 . 已知数集,其中,且,若对),两数中至少有一个属于,则称数集具有性质
(Ⅰ)分别判断数集与数集是否具有性质,说明理由;
(Ⅱ)已知数集具有性质,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等差数列,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016-12-03更新 | 4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真题
8 . 对正整数n,记In={1,2,3…,n},Pn={|m∈In,k∈In}.
(1)求集合P7中元素的个数;
(2)若Pn的子集A中任意两个元素之和不是整数的平方,则称A为“稀疏集”.求n的最大值,使Pn能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
9 .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证明:,且;
(Ⅱ)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Ⅲ) 设P,P中有m(m≥2)个元素,记P中所有两元素间距离的平均值为(P).
证明:(P)≤.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016-11-30更新 | 5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高考试题北京(理科)卷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当n=5时,设,求
(Ⅱ)证明:,且;
(Ⅲ) 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