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如图1,点在水平线上,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称为“表距”,都称为“表目距”,的差称为“表目距的差”,则海岛的高,某同学受此法的启发设计了另一种测量此山高度的方案(如图2);他站在水平线上,同时在水平线上放一个小镜子(视为点),他在距离镜子米点时,通过镜子看到了山顶,然后沿水平线向靠近山的方向走了米,到达点,再将镜子放在距离自己米的前方点处,此时又看到了山顶,若此人的眼睛到水平线的距离为米,则此山的高度约为(       )米
   
A.B.C.D.
2023-12-03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姜堰中学等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
2 . 淮阴中学高一年级的全体同学参加了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青春在历练中闪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参观今世缘酒业厂区时,有一个巨大的方鼎雕塑.若在处分别测得雕塑最高点的仰角为30°和20°,且,则该雕塑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
A.4.92B.5.076C.6.693D.7.177
3 . 圭表(如图1)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直立的标竿(称为“表”)和一把呈南北方向水平固定摆放的与标竿垂直的长尺(称为“圭”).当正午太阳照射在表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圭面上日影长度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影长度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图2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的示意图,已知北京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BC)为29.5°,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DC)为76.5°,圭面上冬至线与夏至线之间的距离(即DB的长)为a,则表高(即AC的长)为(  )

A.B.
C.D.
2023-01-22更新 | 82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新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2023·四川凉山·一模
单选题 | 较易(0.85) |
4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其撰写的《海岛算经》中给出了著名的望海岛问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今前表与后表三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三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亦与表末三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这一方法领先印度500多年,领先欧洲1300多年.其大意为:测量望海岛的高度及海岛离海岸的距离,在海岸边立两等高标杆共面,均垂直于地面),使目测点共线,目测点共线,测出,即可求出岛高的距离(如图).若,则海岛的高       

A.18B.16C.12D.21
2023-01-14更新 | 103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且,那么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023-04-25更新 | 252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6 . 在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则的形状(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2022-07-09更新 | 75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若,则的形状为(       
A.正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023-12-19更新 | 19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数学试题
8 .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若,则为(       
A.等腰非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2022-03-25更新 | 6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检测数学试题
9 . 在中,,则的形状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2022-01-03更新 | 165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10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诗《登鹳雀楼》是一首登高的名作,诗人王之涣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从此也令鹳雀楼名声大作,世人也能领略鹳雀楼之美.鹳雀楼有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有鹳雀在此停留.下面是复建的鹳雀楼的示意图,游客(视为一质点)从地面D点看楼顶点A的仰角为30°,沿直线前进79米到达E点此时看点C的仰角为45°,若,则鹳雀楼的高约为(       )(
A.65米B.74米C.83米D.92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