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图1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举架结构,是桁,相邻桁的水平距离称为步,垂直距离称为举,图2是某古代建筑屋顶截面的示意图.其中是举,是相等的步,相邻桁的举步之比分别为.已知成公差为0.1的等差数列,且直线的斜率为0.725,则       

A.0.75B.0.8C.0.85D.0.9
2022-06-09更新 | 41230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砝码的、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环权”.已知9枚环权的质量(单位:铢)从小到大构成项数为9的数列,该数列的前3项成等差数列,后7项成等比数列,且,则___________;数列所有项的和为____________
2023-06-19更新 | 12224次组卷 | 29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1 数 列 B提升卷(人教A)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于24节气倒计时,它将中国人的物候文明、传承久远的诗歌、现代生活的画面和谐统一起来.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如图所示,

相邻两个节气的日晷长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夏至到大雪的日晷长的和为______尺.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时期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书中第三章“衰分”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意思是:“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爵位依次变低)5个人共出100钱,按照爵位从高到低每人所出钱数成递增等差数列,这5个人各出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若不更出17钱,则公士出的钱数为(       
A.10B.14C.23D.26
2022-06-02更新 | 2331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题(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古建筑不仅是挡风遮雨的住处,更是美学和哲学的体现.如图是某古建筑物的剖面图,是举,是相等的步,相邻桁的举步之比分别为,且成首项为0.114的等差数列,若直线的斜率为0.414,则该数列公差等于(  )
A.0.1B.0.2C.0.3D.0.4
2023-03-04更新 | 84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6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说:九百九十六斤棉,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说的是,有996斤棉花要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从第1个孩子开始,以后每人依次多17斤,直到第8个孩子为止……,根据这些信息第三个孩子分得(       )斤棉花?
A.99B.116C.133D.150
2024-05-01更新 | 824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3 专题1 第4套 小题入门夯实练【高二人教B】
7 .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请给出答案:把2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面包个数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一份为(       
A.B.C.D.
2023-12-28更新 | 906次组卷 | 7卷引用:模块五 专题4 期末全真模拟(能力卷2)期末终极研习室(高二人教A版)
8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起,接下来依次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共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其中大寒、惊蛰、谷雨三个节气的日影长之和为25.5尺,且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春的日影长为(       
A.10.5尺B.11尺C.11.5尺D.12尺
2023-10-27更新 | 699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9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今有5人分5钱,各人所得钱数依次为等差数列,其中前2人所得之和与后3人所得之和相等,问各得多少钱?”则第2人比第4人多得钱数为(       
A.B.C.D.
2021-10-24更新 | 2265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4.2 数列 章末检测2(中)-【满分计划】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阶段性复习测试卷(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古代《九章算术》记载:“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人分钱,各人所得钱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其中前人所得之和与后人所得之和相等,问各得多少钱”.由此可知第一人分得的钱数是(       
A.B.C.D.
2022-10-24更新 | 128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