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间几何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0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在堑堵中,若,若P为线段中点,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为(       

   

A.1B.C.D.4
2023-07-18更新 | 58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刍甍(chú méng)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提到的一种几何体,《九章算术》中对其有记载:“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广.”可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如图,在刍甍中,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到平面的距离为3,则该刍甍的体积可能是(       

   

A.B.4C.D.3

3 . “辛普森(Simpson)公式”给出了求几何体体积的一种估算方法:几何体的体积V等于其上底面的面积、中截面(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面积的4倍、下底面的面积之和乘以高的六分之一,即.我们把所有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称为拟柱体,在这两个平行平面内的面叫作拟柱体的底面,其余各面叫作拟柱体的侧面,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就是指上下底面皆为矩形的拟柱体,已知某个“刍童”如图所示,,且体积为,则它的高为(       

   

A.B.C.4D.3
2023-07-13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十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
4 .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1261)提出“三斜求积”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在中,已知角所对边长分别为,其中为棱长为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为复数的模,为向量的模,则的面积为(       
A.B.C.D.
2023-07-13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6 简单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B巩固卷(人教B)
5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一词最早见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某瓷器如图1所示,该甁器可以近似看作由上半部分圆柱和下半部分两个等高(高为)的圆台组合面成,其直观图如图2所示,已知圆柱的高为,底面直径,底面直径,若忽略该瓷器的厚度,则该瓷器的容积为(       
          
A.B.C.D.
2023-07-09更新 | 37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六氟化硫,化学式为,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毒、不燃的稳定气体,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如图所示,其分子结构是六个氟原子处于顶点位置,而硫原子处于中心位置的正八面体,也可将其六个顶点看作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点.若正八面体的表面积为,则正八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A.B.C.D.
2023-07-08更新 | 647次组卷 | 10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3 简单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基础卷A
7 . 我国的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绵延至今,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1986年在河南平顶山出土的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青玉琮,高,边长,内径,体呈外方内圆状,中空,通体素面,则该青玉琮的体积约为(       

      

A.B.C.D.
2023-07-08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章 突破立体几何创新问题 专题一 交汇中国古代文化 微点3 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有关的立体几何问题(三)【基础版】
8 . “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模型.如图1,正方体的棱长为2,用一个底面直径为2的圆柱面去截该正方体,沿着正方体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各截一次,截得的公共部分即是一个“牟合方盖”(如图2).已知这个“牟合方盖”与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之比为,则这个“牟合方盖”的体积为(       

   

A.B.C.D.
2023-07-05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一 专题4 立体几何中的组合体问题
9 . 《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壍堵.斜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三而一,验之棊,其形露矣.”即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所示为鳖臑平面分别在棱上,且.若,则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       
   
A.B.C.D.
2023-07-04更新 | 10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祖暅父子总结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祖暅原理”,其中“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如图,已知正六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2,高为,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与此棱台满足“幂势既同”,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C.D.21
2023-06-30更新 | 90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