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为细绳,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极限法”)。
(2)图乙中,一定与橡皮条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是________(填“F”或“F”),图乙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是________(填“”、“”、“F”或“”)。
(3)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N。
2 .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弹簧测力计B挂于竖直木板上的固定点C,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手持弹簧测力计A拉结点O,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力的方向。
   
(1)下列关于实验的要求正确的是( )
A.用铅笔顺着细线描出拉力的方向
B.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应尽量长些
C.弹簧测力计外壳与木板之间摩擦力对实验没有影响
(2)图乙是测量时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示数为______
(3)该同学改变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做第二次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与第一次相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将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3 .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上面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AB,三根细绳打一个结点O,且所有钩码完全相同,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 =N2 =2,N3 =3
B.钩码的个数N1 =3,N2 =5,N3 =4
C.钩码的个数N1 =N2 =N3 =5
D.钩码的个数N1 =3,N2 =1,N3 =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C.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如图所示,小兰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用AB两根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此时,在实验过程中,她做了一些探究,其中一个是:她使B弹簧秤示数有较明显的增大,为了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取的补救办法是______

A.保持其它不变,增大A的示数同时减小α
B.保持其它不变,增大A的示数同时增加α
C.保持其它不变,增大A的示数同时增大β
D.保持其它不变,增大A的示数同时减小β
2022-04-15更新 | 74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带有绳套的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下列操作能够确保分力与合力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是______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
B.每次把橡皮条与绳套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准确记下细绳的方向
(2)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则图中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N.
(3)下图甲、乙、丙是不同小组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其中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实验步骤一: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实验步骤二: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完成实验步骤一时,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完成实验步骤一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C.完成实验步骤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步骤一相等
D.完成实验步骤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2)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若F表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F1F2的合力,F′表示F1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他的实验结果应该是如图所示的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6 . 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
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下落物体的质量
C.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必须水平使用,以克服弹簧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D.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斜槽应尽可能光滑
2020-06-2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安徽省巢湖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7 .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用轻质弹簧AA′替代。

(1)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
A.把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方木板上。将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的一端分别挂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另一端栓结在一点;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弹簧,稳定后,记录下结点的位置O,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_____
C.按选好的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D.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使结点至O点,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E.比较F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2)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细绳OBOC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
C.为了实验尽可能精确,作力的图示时,标度应尽量短一些
8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并__________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__________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_________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_______________,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下措施必须的是___________
A.两绳套长度必须相等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必须相等
C.两绳套长度应适当长些,但不必相等
D.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时应使绳套、橡皮条平行于木板平面
2020-02-18更新 | 8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八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9 .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又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
(3)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结点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接近垂直,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4)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此时两力F,和R的大小,描下D点,并在两线的下方描下B、C两点,用来画拉线方向;接着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再进行后面的步骤,发现上述操作中有严重不妥当之处。该不妥当之处是: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2018-11-13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10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F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的F′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用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保持相等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