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

(1)该实验用到以下的方法来选择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有两种选择方案,方案一: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两弹簧测力计置于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进行调零
B.对拉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需一致
C.若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
D.若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使用

(2)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3)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尽可能大
C.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024-05-11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2 . (1)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误差分析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
①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与下列______实验的实验方法相同。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B.“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C.“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D.“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的关系”实验
②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弹簧秤同时拉动结点时两秤示数必须相同
B.“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外力之间关系”实验中,拉动小车的细线必须与轨道平行
C.“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必须倾斜轨道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D.“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
E.“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不需要测出重锤的质量
F.“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周期应从摆球经过最高点开始计时
③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

利用测量数据尽可能减小偶然误差,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想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满偏电流1.5mA,内阻为10Ω);
B.电流表(满偏电流60mA,内阻约为2Ω);
C.电压表V(0~15V,内阻约为3kΩ);
D.滑动变阻器(0~30Ω,2A);
E.滑动变阻器(0~1000Ω,1A);
F.定值电阻(阻值990Ω);
G.开关与导线若干
①为尽可能精确进行测量,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填器材前字母编号)
②为尽量精确测量数据,请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电路,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并标出器材相应的符号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的图线(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2023-12-05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
3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已有的实验器材有:两个弹簧秤、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三角尺、木板、白纸和图钉。

①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②下列几项操作有必要的是_________
A.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等                              B.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C.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D.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的位置不变
③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做法是________
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C.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一些
④图中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是________
2023-05-17更新 | 6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4 . 甲同学尝试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
(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B.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乙同学换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的方式验证平行四边形定测,用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拉到点,测力计读数分别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点时读数为,通过作图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四副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__
2023-03-25更新 | 76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模拟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提供了以下器材:薄木板一块,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有两个较长的细绳套),白纸,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关于实验及操作建议,正确的有______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可以变动
B.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互成90°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拉橡皮条时,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
②某次测量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N;
③某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方向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最能提高实验精度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A.B.
C.D.
6 . 请完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相关内容。
(1)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2)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该过程中的下列实验要求必要的是__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前进行校零
B.两个弹簧测力计必须完全相同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N和细绳的方向。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的图示,请用作图法作出的合力_____
2022-07-09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模拟试题(五)
7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F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的合力。

(1)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3)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的有________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
(4)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5)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________(填“变”或“不变”)
2022-05-26更新 | 104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8 . (1)“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F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的合力。

①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②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
③为了完成实验,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的有____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
④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_____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⑤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 ______ 。( 选填"变”或“不变”)
2022-05-06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天津高考考前模拟物理试卷二
9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记录下来的是结点O的位置以及弹簧测力计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作图得到的合力方向近似在___________方向上,且大小近似等于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以验证。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_
A.木板平面要保持竖直
B.两个弹簧测力计必须完全相同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使弹簧测力计B处于水平方向,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为了能够完成实验,他应该___________
A.换用质量更轻的重物
B.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方向不变,减小其拉力
C.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不变,将其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D.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不变,将其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10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①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②实验时的橡皮筋和细绳套如图所示,O点为橡皮筋原长的位置,点为橡皮筋拉长后达到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结点”应该选择______(填“O”或“”)。

③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④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图1中两细绳必需等长
B.两个分力的夹角尽量大于150°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D.确定拉力方向时,在细绳正下方描出的两个点要适当远些
2022-04-18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前适应性模拟物理试卷(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