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A点沿着竖直固定圆弧轨道由静止下滑,然后从轨道末端B点抛出,恰好沿着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右侧圆弧轨道,最终在右侧轨道反复运动后在最低点D停下来,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小滑块与左右两侧圆弧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小滑块的质量为m,左、右两侧圆弧轨道的半径均为RA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B点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滑块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BC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离水平面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
B.小滑块在左侧圆弧轨道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C.小滑块进入右侧圆弧轨道后每次经过D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将减小
D.小滑块经过右侧圆弧轨道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2022-09-12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物理试题
2 . 让儿童喜欢的游乐场的滑梯,可以看作如下图所示的在竖直面内的ABCD轨道,AB为长度L=7m、倾角α=37°的斜轨道,BC为水平轨道,CD为半径R=15m、圆心角β=37°的圆弧轨道,轨道AB段粗糙,其余各段均光滑。一小孩(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初速度2m/s下滑,沿轨道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已知该小孩的质量m=35kg,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求:
(1)该小孩第一次经过圆弧轨道C点时,圆弧轨道对小孩的支持力大小;
(2)该小孩与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3)该小孩最终静止时在轨道AB上运动的总路程s
2022-07-12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为某滑雪赛道简化模型,运动员从雪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后沿切线从B点进入半径R=15m的竖直冰面圆弧轨道BDC,从轨道上的C点飞出,AB之间的竖直高度h=27m,AB与水平地面间夹角为37°,OBOC互相垂直,∠BOD=37°。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m=60kg,且可视为质点,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在轨道最低点D时,运动员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运动员滑离C点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距D点的最大高度。
4 . 如图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原长时右端恰好位于O点,O点左侧水平面光滑、右侧粗糙且长为s=1.3m。水平面右端与一高H=1.8m、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平滑连接。压缩后的轻弹簧将质量m=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向右弹出,当A以v0=7m/s的速度经过O点时,另一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B下滑t=0.8s时A、B两物块发生碰撞并立即粘在一起,随后它们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J。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A、B碰撞时距水平面的高度;
(2)A向右运动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3)A、B停止运动时距O点的距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 m/s,A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 J,g取10 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2016-12-08更新 | 4853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