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脚印

张大愚

旷野,小路。一支队伍正在行进,紧张有序的脚步声踏破晨的寂静。

“哎哟,走不了啦!”后排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什么情况?”排长手一挥,队伍停下。

一个士兵歪坐在地上,痛苦地叫嚷着。排长面色一沉:“王志强,又是你!咋啦?”

“脚烂了!”王志强伸出脚给排长看。

排长的目光在上面转来转去,像刀。“几个血泡至于吗?起来,走!”

王志强挣扎着站起来,刚一迈步,一个趔趄又栽倒在地上。

“真的走不了了!”声音里带着哭腔。

排长皱皱眉,从背包里扯出一条绑腿布,递给旁边的一个战士。

“李国亮,你给他包上,陪他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天黑前务必赶到曹家店与我们会合!”

李国亮身子一挺:“是!”

队伍渐渐远去了。

王志强和李国亮坐在路边。天阴沉沉的,乌云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半晌,两人抬头看一眼前方,队伍已没了影子。

“现在感觉好点吗?”李国亮率先打破沉默。

“疼得更厉害了。”王志强做出呲牙咧嘴的表情。

李国亮怪异地看了王志强一眼。对方躲开他的眼神,扭过头,目光投向身后——那是他们家乡的方向。新发的“汉阳造”斜放在旁边,他摸了一下,冷得像冰,赶忙缩回手。

“狗娃,聊聊天吧。”王志强说。

“说吧,铁柱。”

“咱们出来多长时间了?”

“半个月吧。听说马上打北平了,能活着回去不?”

“能,一定能……吧。”狗娃眼睛看着别处。

“你心里也没底是不是?”铁柱紧盯着狗娃。

狗娃没有回答。

铁柱没有再问,目光再次投向家乡的方向。

“狗娃,真羡慕你啊,一个人无牵无挂的,多好!哪像我拖家带口的,难啦。我出来不打紧,家里咋办?你小侄儿才十一个月,没有奶嚼,瘦得猫崽儿样——你嫂子自己都吃不饱,哪里有奶水喂?唉,不易呀,自己一身病,还要伺候我老娘。一个女人家,咋个支撑?她要有个好歹,整个家就完了……”铁柱哽咽了。

狗娃听着,嘴角微微抖动着,眼圈也有点儿泛红,但他始终没看铁柱。

一阵沉默,天空蓦地响起嘎——嘎——的叫声,两人仰起头,一行大雁正朝着北方飞去。

“我想去解个手。”铁柱突然说。

“解呗,就在这解吧。”狗娃说。

“我解大的,你看着我解不出来。”

“那你走不了咋办?”

“我……能走。”铁柱说着站起来,迈开了步子。

“你……装的是不是?”狗娃大声说。

“装啥?只能慢慢地走几步。”铁柱说。

狗娃的呼吸急促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他背对铁柱站着,许久,转过身来:

“去吧,你要想好了就去吧。”

狗娃的声音很低,像是打地底下发出来的。

铁柱愣了愣,起身往回走,腿一瘸一拐的,速度却不慢。

狗娃泥像似的戳着,他听见脚步声一点点远去了。

“等等!”狗娃突然朝铁柱的背影喊了一嗓子。铁柱像被子弹击中了似的一哆嗦,猛地站住,却没有回头。

“把枪给我,别带枪!”

铁柱满眼是泪:“好兄弟,哥一辈子记着你的好!哥……对不住你!”

狗娃不看铁柱,颤声重复了一遍:

“把枪给我!”

铁柱把枪递给狗娃,狗娃身体晃了一下。铁柱看着狗娃,停了两秒钟,猛地转身向北走去。

狗娃背过身去。

四周无比静寂,时间一点点过去。几分钟后,狗娃猛地转回身。他的动作有些快,两支枪在后背撞击了一下,发出啪的一声响,狗娃心头一凛,低头看了看胸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字针一样刺入他的眼睛。他打了个冷战,狠狠捶了一下头,飞似的朝铁柱的方向跑去。

刚跑了两步,他站住了。

他看见铁柱正一瘸一拐地从远处向自己走来。

狗娃喉头哽住了。铁柱一点点地走近,在离狗娃一米远的地方停住了。两人面对面站着,眼睛都亮亮的,热热的。

“解个手这么长时间,是不是闹肚子了?”

“可不是吗!蹲下就起不来了。”

狗娃狠劲儿砸了铁柱一拳,铁柱也回敬一下,两人都笑了。狗娃把枪甩给铁柱,两个人搀扶着往前走。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两排结实的脚印上,像镀了一层金。

补记:

上面的故事是狗娃叔讲给我的,铁柱就是我爹。我爹没赶上解放北平,打天津时就牺牲了,时间是一九四八年腊月十六,离他二十二岁生日还差一天。后来我长大了,看了书才知道,那场战役很有名,史称平津战役。

(《小说月刊》2023年1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面写“天阴沉沉的,乌云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最后“天晴了,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像镀了一层金”,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B.小说的语言颇具特色,如“狗娃的声音很低,像是打地底下发出来的”“狗娃泥像似的戳着”“铁柱像被子弹击中了似的一哆嗦”等就耐人寻味。
C.小说细节传神,比如“两人面对面站着,眼睛都亮亮的,热热的”“狗娃狠劲儿砸了铁柱一拳,铁柱也回敬一下,两人都笑了”就显示二人心有灵犀。
D.小说虽篇末才提及“两个人搀扶着往前走”“两排结实的脚印”,但题目取名“脚印”寓意深刻、直揭主题:两位解放军战士大公无私,奋勇向前。
2.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王志强(铁柱),有人认为是李国亮(狗娃),有人认为两人都是。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3.这篇小说的后面还写了个补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     ),朱自清有他的(     ),夏丏尊有他的白马湖。这一处处山水美景,都是文人们灵魂得以安放的绝佳之境。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山水。如果一处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韵净化人的灵魂,安定人的心绪,启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华,教人回归,能纯得使人涌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产生热恋似的追求,这山就有足够的魅力了,就是人间的天国仙境。我登泰山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激励;登峨嵋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欢娱;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山水给人的宁静。这感觉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但是感觉自己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请在文中括号里写出恰当的内容,并在横线处写出一句结构相似的句子。
苏东坡有他的(     ),
朱自清有他的(     ),
-------------------。
2022-11-02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一诊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一段关于小说《高老头》故事梗概的文字,请对作者塑造的高老头的“女儿”的形象及作用进行分析。字数120字左右。

《高老头》中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培养下都过着奢华的生活。一个高攀贵族,跳进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多伯爵的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她们出嫁的时候,每人得到70万法郎的陪嫁,所以对高老头极尽奉承体贴之能事。但是,不久高老头就被撵出了女儿的大门,在伏盖公寓里过着穷酸的生活。开始他还可以每星期在女儿家吃一两次饭,后来改为一个月两次,再后来他就连女儿的门都进不去了。故事的最后,高老头痛苦地死在阁楼上。

2021-12-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一朵荷花

余显斌

将军离开家的时候,年龄不大,只有十四岁。

将军说:娘,我走了。然后,将军就走出去,走向山的拐弯处。两里多的路,将军走时说,一顿饭的时间就回来了。可是,将军这一走啊,就再也没有回来。

将军因为有点事去舅舅家,从舅舅家回来时,走到半路上,就遇见了一群兵。这是一群国军士兵,拉壮丁的。

他被一绳子绑了,拉着就走。他急了,挣扎着大喊:让我回去,我要回去。可是,这些兵仿佛没有听见,连拉带扯,将他扯入军营。

他穿上军装,拿起了枪。

他哭了,泪水哗哗的,不想打仗。他告诉军官,他娘在等着,他要回去,回到家里照顾老娘。可是,谁敢放他啊?他于是随着部队,一路打一路败一路撤退,最后过了海峡,去了那座孤岛。

他想娘,想自己的家。

他想,娘还在家里等着呢,一定以为自己在舅舅家玩忘记了,一定会去舅舅家找的,没有找见,一定会哭天叫地的。他想到这些,心中如刀划过一样,带着一种薄薄凉凉的疼痛。

时间,在思念中慢慢消失,他也慢慢做到了将军。

可是,他的心一直牵系着一个地方——金湖。梦里,将军会经常回到金湖,仍是小孩子的时候,拉着娘的手,走在金湖的夕阳下,走在一片荷叶和荷花间,嘎嘎地笑着,醒了,却是一个梦。外面,月亮白亮亮的照着山,照着窗子,他的泪水流了出来。

有时,他会坐在书房里,悄悄打开保险箱,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仔细地抚摸着,那一刻,他的脸上一派肃静,一派庄重。

妻子见了,满眼疑惑。

儿子见了,也满眼疑惑。

可是,大家都不问是什么。

慢慢的,将军老了,头发雪白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瘫痪了,再也难以独自去书房了。有时,他会让儿子用轮椅将自己推入书房,推到保险箱前。然后,他会慢慢地掏出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一个盒子,抱在怀里,就那么紧紧地抱着,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半天,不言不语。随后,又将盒子慢慢锁进保险箱,小心地收起钥匙。

很多人猜测,盒子里一定是无价之宝。

也有的说,可能是祖传的东西。

一直到有一天,将军不行了,睡在床上,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指着那个保险箱。儿子明白了,点点头,拿了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盒子,按将军的示意,慢慢打开,顿时睁大了眼睛。盒子里并没有什么珠宝,也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只有几粒莲子。

莲子下面,有一张纸条,儿子拿出来,上面记载着几粒莲子的来历。

将军当年去舅舅家,是去拿一种莲子的。

舅舅不知从哪儿弄到了九眼莲,那是一种新品种,开出白白红红的花瓣,如女孩的微笑。最为奇怪的是,别的莲藕都是八个眼,这种莲藕竟然九个眼。因此,舅舅称之九眼莲。

金湖的莲啊,无边无沿,尤其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到处荷叶片片,荷花朵朵,成为一片碧绿的世界,一片香气馥郁的世界。

这儿,人人都有养荷的习惯,有了好品种,更是视如珍宝。

这几粒莲子,将军当初没能拿回家,一直带到了孤岛,放在保险箱里。每次,将军思念家乡的时候,都会拿出盒子看看摸摸,想到里面的莲子,就如同回了一次金湖,见了一次娘。纸的结尾,将军叮嘱:将莲子带回去,种在金湖里,莲花开了,就等于我回了一次家。儿子读罢,流出了眼泪。

将军看着儿子,嘴唇轻轻嚅动着,一句话也没留下,停止了呼吸,眼睛却大大地睁着。儿子俯下身子轻声道:爹,我一定办到,你放心地闭上眼睛吧。说着,他轻轻抹上将军的眼皮。将军眼睛闭上了,两滴泪却缓缓地流出。

而今,五六月时,金湖一如既往,荷叶田田如云,荷花点点如星,其中有一种荷花,开得格外红,格外润泽。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众人猜测的“无价之宝”,其实只是“几粒莲子”,这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使情节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将军少年离乡,但一生不忘家乡的故事,多处运用伏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小说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表现出将军对故乡深沉的思念。
D.小说最后用将军留下的纸条补叙将军当年的经历,既凸显了将军的人物形象,又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2.小说是如何塑造“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3.小说结尾处描写金湖荷塘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赏析。
2021-11-20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字碑

王平中

张总来到安岳连云山,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慢慢地将脸仰成平面,载着的帽子忽地掉在了地上,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张总的心冷了半截,在这个地方投资,又没公路,要想在此发展难呀。

陪同的安岳老区建设促进会郭会长见状,不再提投资之事,对张总微微一笑说,我们这儿有座神仙坟,很值得一看。

神仙坟?不外乎唬唬外人吧,有什么好看的?张总摇了摇头。

这座坟不是唬人的,里面埋着一位红军战士。

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张总一下子肃然了。

19357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四川,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后与部队走散了,来到安岳,被当地村民藏在地窖里。后来民团探到了消息,将村民赶到村口。村民不愿交出红军战士。民团团长咆哮说如不交出红军战士,就要烧光村子、杀光村民……就在这危急之时,那位红军战士从地窖里走了出来,面对凶恶的民团,毫不畏惧,对乡亲们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就是我死了,也会护佑你们……

张总眼里充满敬意。

民团枪杀那位红军战士后,不准村民们掩盖尸体。是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第二天,人们看到一堆沙丘将红军战士掩埋了。村里人都说,是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沙自然将红军战士掩埋的。

应该是村里人趁着暴雨将那位红军战士掩埋的吧?张总问道。

反正没有人承认。即使是,也不会有人承认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郭会长看着张总久久不语。

什么奇事?张总按捺不住了。

不久,一位村民说,他多日咳嗽不止,迷糊中有位仙人立于床前,对他说,村外的沙丘上有艾蒿,开水泡后饮之即愈。翌日,此人来到掩埋红军战士的沙丘旁,果然看到沙丘上有一株艾蒿,遂掐尖摘叶,回家泡水饮之,果真病愈。这个村民还说,仙人说这座坟是天葬的,如果谁毁了,必遭天谴,灭门绝后。那时人们对神灵是敬畏的。团丁听了,自然不敢毁坟。这座坟因此得到保存。

这是村民为保护红军战士坟墓故意编撰的故事吧?张总说。

也许是吧。后来,村里人受伤了,或发烧了,或家中有蚊虫了,将坟上的艾蒿割回去捣烂敷之,或煎水服之,或炆火熏之,那些人受伤好了,烧退了,家中蚊虫灭了。村里人都说那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于是他们将此蚊称为神仙坟,并在坟前立碑,因不知道红军战士姓名,碑上没有刻字,对外称为无字碑,暗地叫红军碑

即使知道红军战士名字,也不敢刻他姓名的吧?张总说。

是的。后来,村里人每到红军战士的祭日,都要到坟前祭拜。

张总闻言,眼里亮光闪闪,激动地对郭会长说,我们也去祭拜祭拜吧。

张总一行来到峡谷口,果然看到一坟丘,其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艾蒿,微风吹过,艾蒿弯腰点头,似对他们到来的欢迎。张总顿时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

张总从坟前站起来,对郭会长说,这两天我在附近走了走,看到这里群众还不富裕,特别是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制约了产业发展。我回去后,立即安排,先修建从峡谷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再组织村民栽种艾蒿。

种植艾蒿?郭会长有些不解。

其实艾蒿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材。我这次来很受启发,发展这个产业,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是群众意愿,更是继承先烈遗志吧?

郭会长闻言,紧紧握着张总的手说,我代表老区人民感谢你。

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张总说,你知道吗?我爷爷也是一位红军战士,长征时牺牲了,至今还没有找着尺骨。这次看到老区人民为无名红军战士修坟树碑,虽然是无字碑,但他们年年去祭拜,相信牺牲的烈士都能含笑九泉了,因为这些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选自2021514日《资阳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心冷了半截”等细节,暗示了安岳老区的闭塞、贫穷和落后。
B.当地村民把红军战士藏在地窖里,宁死也不愿交出红军战士;危急之时,红军战士走出地窖保护百姓,表现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C.村民相信梦中仙人的话,采坟上艾蒿治病,病好了都说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迷信。
D.“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表明了张总内心的感动和敬佩之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神仙坟”的由来时,用语言、外貌、动作、环境描写烘托出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
B.小说的情节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将历史和现实、虚幻和真实串联起来,行文自由灵活又跌宕起伏。
C.张总的心理和神情多次变化,构成小说的线索,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人物的形象真实而立体。
D.小说结尾写到张总的爷爷也是一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不仅照应前文“张总一下子肃然了”,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3.红军战士牺牲后,“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插叙这件“奇事”的作用。
4.小说的标题“无字碑”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催眠术表演会上

契诃夫

大厅里灯火辉煌,挤满了人。这里的中心人物是催眠师。别看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却后开眼笑,满脸红光,神采飞扬。人们不住地对他微笑,鼓掌,啧啧称奇……在他面前人们相形逊色。他确实创造了奇迹。他让一个人昏昏睡去,把另一个人弄得全身僵直,让第三个人的后脑勺支在椅子边上,脚后跟却架在另一把椅子上……有个又高又瘦的新闻记者被他拧成了螺旋形。一句话,鬼知道他是怎么搞的。他对女士们造成的影响尤其强烈。

她们碰到他的目光都魂飞魄散,像挨打的苍蝇一样。啊,女人的神经!如若缺了她们,这世上的生活该多么枯燥乏味!

催眠师向一些人施展过他的法术之后,走到了我的跟前。

“我觉得您的气质极易受外来影响,”他对我说,“您那么神经质,那么富有表情……您愿意让我催您入睡吗?”

睡一觉有什么不好?行啊,亲爱的,你试试吧。我在大厅中心一把椅子上坐下,催眠师在我正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握住我的两只手,用他那对吓人的蛇眼盯住我可怜的眼睛。

观众把我们团团围住。

“嘘……先生们!嘘……别出声!”

大家安静下来……我们两人坐着,彼此瞧着对方的眼睛……过了一分钟,两分钟……我的背上起了鸡皮疙瘩,心怦怦地跳,但就是不想睡觉……

我们继续坐着……又过了五分钟……七分钟……

“他不受影响!”有人说,“好!这人了不起!”

我们坐着,四目相对……我毫无睡意,连打盹的意思也没有……要是让我看一份市议会或者地方自治局的会议纪录,我恐怕早入梦乡了。观众开始交头接耳,嘿嘿冷笑……催眠师慌了神,开始眨巴眼睛……可怜的人!谁遭受惨败还能心情愉快呢?救救他吧,神灵们,快打发莫耳甫斯来合上我的眼皮吧!

“他不受影响!”那个人又说,“够啦!别闹了!我早就说过,这都是骗人的把戏!”

我服从这位朋友的召唤,刚要做一个起立动作。这当儿,我的一只手忽然感到掌心里有个异物……我开动触觉,知道这异物是一张钞票。我的亲爹是医师,凡是医师单凭触觉就能知道钞票的面值。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在继承亲爹的种种才干的同时,也继承了这种可爱的本领。我摸出这张钞票是五卢布。摸出之后,我马上睡着了。

“真行啊,催眠师!”

在场的几名医师都朝我走过来,在我身边转来转去,闻了又闻,都说:“嗯,没错……他睡着了……”

催眠师为他的成功而洋洋自得,又在我头顶上挥动双手,于是我这个熟睡的人便在大厅里走动起来。

“让他的手臂强直起来!”有人建议道。

“您行吗?让他的手臂变僵!……”

催眠师(他可不是胆小的人!)便拉直我的右臂开始对它施展法术:又是搓揉,又是吹气,又是拍打。我那条胳膊却不听话。它摇来晃去像一条破布,就是不想变僵。

“直不了的!您把他弄醒吧,要不然就害了他……瞧他那么瘦弱,又神经质……”

这时我的左手又感到掌心里多了一张五卢布钞票……这一刺激通过条件反射由左臂传至右臂,于是那条胳膊迅即变僵了。

“真行啊!你们瞧,多直,还冰凉的!跟死人的一样!

“完全失去痛觉,体温下降,脉搏减弱,”催眠师报告说。

医师们开始摸我的脉。

“没错,脉搏很细,”其中一人说。

“肢体完全麻痹。体温大大下降……”

“不过,这事该怎么解释呢?”一位太太问道。

有位医师意味深长地耸耸肩膀,叹口气说:“我们只有事实!解释么,可惜现在还没有。”

你们有事实,我却有两张五卢布钞票。还是我的更实惠……为此我要谢谢那位催眠师。解释么,我可用不着。

可怜的催眠师!你何必缠住我这条眼镜蛇不放呢?

追记:

哎,这不是岂有此理吗?这不是卑鄙龌龊吗?

我刚刚才弄清楚:那两张五卢布钞票原来不是催眠师塞进我手心里的,那是我的上司彼得·费奥多雷奇干的……

“我这么做,”他说,“是想考察一下你的人品……”

咳,真见鬼!

“可耻啊,老弟……这可不好……我没料到……”

“可是我家里有儿有女,大人,还有妻子……老母亲……再说目前物价这么昂贵……”

“这可不好……你居然还想办一份自己的报纸……你在午宴上慷慨陈辞,总是热泪盈眶……可耻……我原以为你为人正直,想不到你……你爱财如命!”

无奈我只好把那两张五卢布钞票退还给他。有什么办法呢?名声比金钱更珍贵。

“我不生你的气!”上司说,“算了吧,你这是本性难改……可是她呢!她呢!真奇怪!她这人既温柔,又纯洁,像块杏仁奶酪!那又怎么样?连她也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怎么她也睡着了!”我上司所说的“她”,指的是他妻子玛特廖娜·尼古拉耶夫娜……


注:①莫耳甫斯:希腊神话中的梦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细致描绘了催眠师丑陋的外表,得意的神情,们的夸赞形成强烈的冲击感,巧妙引出下文。
B.文中用了比喻手法,将“我”比作“眼镜蛇”,对自我进行贬损,这是“我”对捉弄催眠师的反思。
C.除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本文还运用了侧面描写来塑造催眠师的形象。
D.契诃夫擅长长事短叙,能巧妙地把多余的东西剔掉,本文和《装在套子里的人》都体现了这一点。
2.“追记”部分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本文有很多地方极具讽刺意味,请从文中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麦田物语

王安忆

我插队的地方,是淮河流域的平原,一年两季作物,一季麦子,一季黄豆。种豆的记忆都是与农作的劳苦联系在一起,犁去麦茬,耩下黄豆,由于牲畜不足,总是七八个人拉一具耩;黄豆出芽长叶正逢盛暑,锄豆子的活计就拉开帷幕,豆苗匍匐在地上,叶间漏出灰白的地皮,锄板划开,有深褐色的新土翻出,转眼又叫烈日晒干;也不知老天爷如何算计的,挂豆荚的当口,一定连日大雨,豆地变成一片汪洋;倘若侥幸适时退水,便露出稀疏低矮的豆棵,未熟已衰,收获亦是戚然的,镰刀在枯瘦的豆棵里划拉,干瘪的豆荚裂出豆粒儿,滚在板结的地上——那是耗尽膏腴的土地,来不及歇地一茬接一茬耕种,多少嗷嗷待哺的口在等着。而麦子却是这贫瘠土地的亮光。麦子的长势总是比较顺利,经过夏季的风雨动荡,秋冬是安谧静好的,麦种就在这时候着床睡眠,然后苏醒,正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即便是在这里,疲惫不堪的土地上,春风依然是撩人的,麦子在这时节长起来了。可怜见的,它依然算不上茁壮,但却按时按令地拔节、抽穗、灌浆,你真是要惊讶大自然的手笔,它造出了什么呀!麦秆挺直,叶片修长,再扭扭地垂下,麦粒儿排列得端正,麦芒齐刷刷。我们那里有一个耕种的习惯,就是将豌豆间播在麦地里,麦子黄了,豌豆正好绿了,麦芒呢,亮闪闪。看麦的,割草的,走路的,尽可以下到麦田间,摘嫩豆角,连壳吃,甜津津的。等麦子割倒,打下,麦粒儿里滚着豌豆粒儿,磨成的面,绿莹莹,蒸出的馍,也是绿莹莹。

收麦的日子,阳光明媚,麦棵在刀口悄然倒下,拦腰扎成捆,举上大车,砌起黄金的城,辘辘走过大路,进了庄。麦秸的色泽特别光亮圆润,巧手的姊妹将麦秸捋平,编成戒指和手镯,套在结实黝黑的指和腕上。麦秸是庄户人的宝,茅草房漏了,是用它苫房顶;倘要是烧锅,就一定是烧最好的待客的饭食,麦秸火着得快,烧得透,燃得尽,蒸发面馍,发得老高,贴饼子,几蓬火就红了锅底,饼一下子透了;麦秸铡成麦穰子,细细洒在半熄的火上,星星点点明灭着,锅里的稀饭就黏稠了。在收割的麦地里,用麦秸燎麦子,火灭烟起,一股子麦香扑面而来。总的说来,烧麦秸是奢侈的事情,因麦穰是牛半年的口粮。起房子时,麦穰是和在泥里做土坯,就像水泥里的钢筋,是庄户人的建材。最不济的麦秸,是用来填毛窝,毛窝是农人冬天的御寒装备。苘麻编成鞋壳,填进麦秸,伸进脚去,全身都热了。那留在地里的麦茬,被犁铧翻起来,做了豆地的草肥,养育歉收的秋庄稼。麦子就是这么温润着农人清寒的岁月,点亮了黯淡的视野。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麦子,叫做荞麦。当大水彻底淹没豆地,播种的节令也错过的时候,还赶得及种上一季快熟的庄稼,那就是荞麦。在地势略高,退水早的地里,赶紧撒下种,几乎转眼间,出土长叶开花。荞麦花是白色的,在我们村庄田地的高处,平地里还泥泞着,沤烂着倒伏的豆棵,可这里那里,是纯洁的荞麦花,就像在安慰受委屈的心。荞麦的果实却是黑黄的,有一股子韧劲,特别难对付。刁蛮的老婆婆算计刚过门的新媳妇,第一顿饭就让做荞麦面馍。新媳妇的手插在面里,拔也拔不起来,和面的黄瓦盆摔烂了,面还在手上。要能做好荞麦面的饭食,就什么也难不倒了。

我曾经在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里写道,船老大载和尚走水路,让和尚讲故事听,和尚的故事里有一则,讲的是江西的觅宝人。这觅宝人跟循的宝脉断了踪迹,却已远离家乡,身在荒僻,眼看山穷水尽,却忽然从老鼠洞里挖出一把麦种,于是开荒下种,来年长出一片麦田,觅宝人想,这大约就是他要找的宝了。陈雨航先生看到这一节,忽来电话,说有无限的感慨,这时方才意识这麦田也是那麦田。埋头往格子纸上栽字儿,竟是落到“麦田”。就这样,人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喜欢,有一次,朋友喜得贵子,命我起名,我给的就是一个“麦”字,也才知道心里一向存着什么。这大概就叫做“缘”吧!

2007年元月19日上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种豆的劳苦和收获,看似与“麦田物语”无关,实则为后文写麦田里的故事做了铺垫,以此表达作者对麦田的深厚感情。
B.第二段细数“麦秸是庄户人的宝”,从苦房顶、烧锅到做庄户人的建材、御寒装备和草肥,琐细的记述背后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
C.巧手的姊妹用麦秸编戒指、手镯戴,刁蛮的婆婆算计刚过门的媳妇,作者既表达了对农人的质朴的爱美之心的赞美,又对其狭隘和自私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D.作者善于借助修辞增强语言表现力,比如“豆苗匍匐在地上”“麦芒呢,亮闪闪”“砌起黄金的城”等等描写,就既给人形象感,又充满感情。
2.作者为什么说“麦子却是这贫瘠土地的亮光”,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与作者记忆中的“麦田”看似无关,实则颇具匠心。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05-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人

[美国]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

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

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我答应。”她说。

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我是伤兵,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真睡着了还是假的?是在骗她,等她去睡觉吗?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有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谁要偷进来呵?”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这件事怎么可以告诉他呢?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冬雪”的典型环境,不仅烘托和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而且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B.枪是小说的重要细节,一支没有用的手枪留在家中,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这恰恰凸显出丈夫的不良居心。
C.伤兵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因为彼此陌生,所以女主人公对伤兵心存防范,然而危急关头值得信赖的却是伤兵,这与女主人公丈夫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D.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来推动情节发展,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3.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不断地否定前面的叙述,造成情节的摇摆,请概括这些摇摆的情节并简述这样安排的作用。
2021-05-20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庆功酒

余显斌

老梁已经不行了,可仍大睁着眼睛,不愿闭上。

老梁是在等着儿子梁道回来。梁道是老梁的骄傲,老梁的得意,一个从山村走出的年轻人,一步步走出去,当干事,当副镇长,当局长,然后是副县长、县长。老梁高兴得呵呵的,嘴都合不拢。那次,梁道回来,老梁特意去前面店里买了一瓶酒,是贞元增酒,梁道最爱喝的。这酒清亮洁净,倒在杯中,清幽幽的。梁道第一次喝的时候,咂吧着嘴道:“口感醇厚,嗯,齿颊留香啊。”老梁听了,眼睛笑得眯在一起了。儿子喜欢,他忒满足,也喝了一杯,咂吧着嘴道:“真的,是香啊。”

以后,梁道每次回来,他都会买一瓶,父子俩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一瓶结束。

儿媳白阳劝:“少喝点。”

梁道说:“不要紧,爹酒量我知道,我们喝不醉的。”

可是,梁道当上县长回来的那天,老梁就喝醉了,话就多了,说儿啊,你给爹长脸了,你妈要是活着,会乐坏的。然后,老梁就呜呜地哭了,说老婆子没福分哎,福都让我给享了。说儿啊,好好干啊,给你地下的妈长脸啊,当个大清官,别当贪官,不然,你妈在地下都睡不安宁,都受着别人的唾啊。

老梁哭,梁道哭,白阳也呜呜地哭。

这次,梁道回来要呆两天,老梁因此特意买了两瓶贞元增酒,第二天准备开另一瓶,让梁道拦住了,说不能喝了,下回回来喝。老梁一听,睁大眼问,下回是啥时候啊?梁道说,一个月后,保证回来。

老梁说,好,就那样。

于是,老梁就把那瓶酒放在了橱柜上,等着梁道回来。他掐着指头算着日子,一个月过去,再一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了,梁道都没有回来。村里人就在背后议论了,说梁道过去一个月一定回来看老梁一次啊,现在一年都没回来,只有他老婆回来,打电话也是他老婆接,是不是梁道出事了?另外的人就问,啥事?说的人叹口气,当官的,能有啥事?大家看到老梁走来,就不说了,就摇着头悄悄走了。

老梁隐隐听到这些闲话,心就贼了,就打电话。电话仍是白阳接的,老梁就试探着问,梁道呢,咋不回来啊?

白阳告诉他,梁道很忙,没空。

老梁说,梁道说了,要回来喝酒,酒还放在那儿呢。

白阳劝老梁,等到梁道有了空闲,自己就陪着他回去,就给炒几个菜,让他们爷儿俩好好喝喝。可是,老梁仍不放心,说梁道是不是出事了?那边,白阳愣了一下,问啥事啊。老梁就将村人的猜测说了,问梁道是不是被抓起来了。说着,老梁就哭了,说如果那样啊,自己将来咋去地下见老婆子哎,自己死了,只有用火纸盖着脸。

白阳也哭了,劝他:“爹,你放心吧,你儿是一个好官,清官啊。”

老梁仍不放心地问,那梁道为啥一直不接自己电话啊。

白阳解释,梁道去援藏扶贫去了,几年后才回来,他去的地方没有信号,手机不通。老梁听了,放心了,高兴了,让白阳告诉梁道,那瓶酒啊自己给留着,到时梁道回来,就做庆功酒,爷儿俩好好喝喝。

白阳连连说:“好的,爹,他回来,我们马上回村看你。”

老梁说是要等儿子回来喝酒呢,可是,七十多岁的人,就如风中的烛,说等不了就等不了了,那天起来,头发晕,没扶住墙,就倒下去,被人救起来就不行了。等到白阳赶到,老梁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看着橱柜的那瓶酒,轻声道:“给梁道……喝啊……”

白阳流着泪,哎哎地点着头。

老梁喃喃道:“我去见……老太婆,告诉她,她儿是清官……”然后,他闭上了眼,停止了呼吸,可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白阳哽咽着,泪流满面。

埋葬了老梁,白阳拿出那瓶包装精美的贞元增酒,打开盖子,一缕香味飘溢到空中,弥散开来,流淌到阳光里,如一片清醇的花香。她将白亮的酒水缓缓地倒在地上,朝着远方轻声道:“梁道,这是爹留给你的庆功酒,你喝了吧。”

而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有一座坟墓,坟头正对着这儿的方向,是梁道的。

梁道援藏扶贫,在一次工作中遭遇了暴风雪,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老梁已经不行了……不愿闭上”一句起笔,给读者造成疑问,以此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村里人议论梁道,是因为猜测梁道是否出了人身安全问题,老梁听到后试探着打电话也是基于同样的担心。
C.结尾贞元增酒的香味飘溢弥漫,雪域高原上坟墓坟头对着家乡,这些描写在解释梁道为何不回家同时也让故事结尾留有余味。
D.小说围绕着梁氏父子的“庆功酒”,刻画了具有优秀品质的两代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
2.小说以“庆功酒”为题,在什么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怎么看?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扁蕾

韩月牙

那天午休,我在办公室埋头看手机。那段时间我迷上了一款植物识别软件,现实里的花花草草,只要拍了上传,就能识别出来,叫什么名字,有哪些相关的诗词典故,甚至入药如何如何,花语是什么,都会一一告知。还有每日答题,那些植物识别高手们随机PK,限时答题,赢者赚取积分升级。我和几个花友乐此不疲。那天比赛正酣,我对着一朵紫色的花迟疑,山稔花、六倍利、扁蕾、半枝莲、飞燕草、紫菀、巴西野牡丹,七个选项到底是哪个呢?

正好我的课代表尹一兰来交作业本,她瞥了一眼,脱口而出:“扁蕾啊。”

我惊讶地问:“能肯定?”

尹一兰说:“当然。”

我小心地选了D。耶,我赢了,把几个花友都PK掉了,有一种独步天下的得意。我一抬头,发现尹一兰没走,便问她:“还有事?”

尹一兰俏皮地说:“李老师,你怎么不问问我怎么知道的呀?”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帮高一学生,在我面前随便惯了,我也喜欢他们天真调皮的样子。“好吧好吧,”我假装一本正经地问,“尹一兰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下轮到尹一兰笑了,她说:“今晚不是要开家长会吗?”

“这扁蕾和家长会有什么关系?”我眨巴着眼睛问。

尹一兰神秘兮兮地回我:“我爸出差,赶不上今晚的家长会,会有一位神秘嘉宾……”

我打断她的话:“得是家长参加哦,不能随便叫个人来应付。”

Yessir!”尹一兰用军训的口吻说完就笑着跑出了办公室。

那晚,尹一兰的座位上坐着一位并不年轻的女子,看着怪面熟的。我愣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她和尹一兰什么关系呢?

终于散会。我特意告知:“请尹一兰家长留一下,我们再谈谈。”

围在讲台边的几位家长,我和他们简短交流,即便三言两语,也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我注意到,尹一兰座位上那位女子,安安静静坐着,看一下手机,看一下我,一旦和我的目光相触,就和善地微笑一下。

终于和所有的与会家长道了再见,我走下讲台,和她交流起来:“你是尹一兰的……”

“我是她的妈妈。”

我心里咯噔一下,尹一兰的作文里写过,她上小学时妈妈就因病去世了,难道她是在编故事?

我把尹一兰近段时间的表现和女子说了,还提了几条建议,家长如何督促复习之类,帮助她成绩再上台阶。

该说的说完,我忍不住说:“尹一兰家长,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好面熟哦。”

“我也是,感觉你也好面熟哦。你是不是请过家政工啊?”

“哦。”我恍然,多年前的事仿佛剪了灯芯的烛火,一下亮了。

因为恐高,十层楼擦窗户的活一直从网上请家政工来做。有一年,快过年了,我请来的师傅正是她。记得她有个颇有特点的名字,我竭力回忆,仍旧没能想起来。她爱笑,干活仔细,那个双面擦的东西在她手上挥舞得很好看。看她爬上爬下辛苦,我自觉打下手,我们俩边干活边聊天。她为了兄弟有钱读书,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她骄傲地告诉我,她的哥哥弟弟都读书读到大学毕业。除了做家务、种地,她还采草药补贴家用。她家在深山里,山前山后都有草药,她认识的草药可多了,她笑着报出一长串,有的我都没听说过。她临走,我还说,下一年还请她。她笑着应允,很高兴的样子。结果第二年,春节前几天,我网上预约晚了,请她得排队到三天后,谁让她是上年度的优秀家政服务员呢。我等不及,只好请了别人。她叫什么名字来着?好像就在嘴边,却被什么包裹着,吐不出清晰的音来。

送走她后,我马上到与会家长签名表上找寻,尹一兰对应处的位置,赫然写着一个名字:杨扁蕾。

当天我上网搜索了关于扁蕾的资料,我太想了解这种植物了。水沟边,山涧旁,修长的一根茎,倔强地直立着,顶着一朵蓝紫色的花。含苞的时候,像紧紧裹着一个秘密,待它打开,四个花瓣的边缘微微卷起,让娇弱的花朵不至于太过单薄。它有颀长的花萼筒,即便盛开,仍有半朵花收敛着。全草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胆,消肿。

第二天,尹一兰悄悄告诉我:“她是我继母,也是我好朋友。”

这种叫扁蕾的花,想必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了。

(《小小说月刊》2021年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自己与植物识别高手们随机PK比赛取胜的事件,通过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了课代表尹一兰活泼开朗的性格,暗示她生活得快乐,为下文写继母作铺垫。
B.小说中间部分写家长会及会后和尹一兰家长的面谈,引起了“我”的怀疑,为后文揭示其家长的继母身份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C.“扁蕾”表面看是一种植物,实际上又是人名,以物喻人。小说以“扁蕾”为题,歌颂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力地表现了小说主题。
D.“我恍然,多年前的事仿佛剪了灯芯的烛火,一下亮了”,引出插叙,补充介绍人物的身份、工作、品质,使刻画的形象更加丰满,具有立体感。
2.小说在刻画继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2021-05-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