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6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材料二: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黜之A是箝B其口C使自为D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指提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相同。
B.绝,指断绝,与《荀子·劝学》“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C.六义,诗经学名词,指风、雅、颂和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D.艰难,指文词隐晦而不平易,与平时所说的意为艰苦困难的“艰难”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况自恃才高,很少推崇称赞别人,但是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对白居易大加赞赏。
B.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直言皇帝误会了他,皇帝不高兴,和李绛说要将白居易贬逐。
C.白居易最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D.白居易因性情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而多次遭到排斥,于是便纵情于饮酒作诗。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
(2)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5.白居易“累以忠鲠遭摈”,材料一中哪些事件体现了白居易“忠鲠”?请简要说明。
2024-03-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坦厂实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B.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C.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比如韩愈,字“退之”。
B.为乡邻之所贵:该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结构一致。
C.赋:通常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如《赤壁赋》。但在本文作动词,指“写(作)”。
D.乘:本文中“问其所乘”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不迷恋仕途。虽做过州祭酒,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令等职,但有些任职时间不长。
C.陶潜清高不群。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生性嗜酒。熟悉的亲朋好友带着酒菜与之同饮,他无所推辞,喝醉了忘乎所以;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两次当官又两次辞官,请简要概括两次辞官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旬月,改群牧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修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

五年,拜枢密副使。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凡边防久缺屯戍者,必加搜补。六年,参知政事。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B.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C.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D.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所称的名号,一般用于祭祀,因此,所有皇帝均有庙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
B.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C.选段中“知谏院”的“知”与《登泰山记》中“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的“知”意思一样。
D.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幼年丧父,家中贫穷,但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B.仁宗时期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首次入选,与杜衍、范仲淹等一起入朝任事。
C.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但是皇帝却褒奖他敢于说话,当面赏赐他,并提拔他做同修起居注。
D.欧阳修在枢密院任职时,与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重新绘制军事地图,统计士兵名册,补齐边境长久缺少的军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2)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课内《赤壁赋》)
2024-03-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渠,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韩侂胄用[A]事[B]欲网罗[C]四方[D]知名[E]士相羽翼[F]尝筑南园[G]属万里[H]为之记。
2.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诗歌风格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例如《小池》等。
B.“出守袁”的“出”与《琵琶行》(并序)中“予出官二年”的“出”意思相同。
C.“遗允文书”中的“遗”与《赤壁赋》中“遗世独立”中的“遗”意思不同。
D.“侂胄恚”中的“恚”与《陈涉世家》中“忿恚尉”中“恚”的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在奉新做知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百姓高兴地自觉缴纳税款,社会得以安定。
B.杨万里直言进谏,声誉大振。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贬,杨万里仗义执言,成功留张栻在朝,并以和同之说劝说允文,此事在当时获得高度赞誉。
C.杨万里仁勇双全,颇善军事。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建议在潮惠两州外围修筑寨堡,一为震慑之意,一为阻遏之用。
D.杨万里为人耿介,不畏权贵。他宁可丢掉官职也不愿与韩侂胄同流,韩侂胄当权时期,杨万里在家赋闲十五年,因听闻韩侂胄用兵,忧国忧民孤愤离世。
4.请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2)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2024-03-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仲淹,字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太后崩,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岁余,徙苏州。寻徙明州,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伸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洛阳险A固B而汴为C四战之地D太平E宜居F汴G即有事必H居洛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一般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起的,字是成年后起的。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成年取字,女子十五岁行了及笄礼之后取字。
B.六经,指《诗》《书》《礼》《易》《论语》《春秋》六种经书,《师说》提到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中“六艺”与此处“六经”所指相同。
C.朋党,在古代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政治集团。古人常常借此打压政敌,吕夷简称范仲淹推荐任用的官员都是朋党,正是此意。
D.生祠,旧时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比如古代有些民望很高的清官离任后当地人会立生祠,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曾为奸臣魏忠贤立过生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极为孝顺。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她到应天府,依靠戚同文学习。做官后,迎接母亲回家奉养。
B.范仲淹乐善好施。自己的儿子们需要换穿他的衣服才能出门,他却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还在家乡设置义庄,用来赡养族人。
C.范仲淹关心民生疾苦。江、淮发生蝗灾旱灾,他接受皇帝的命令后,积极救助百姓,开仓放粮,并上奏朝廷,减免庐州、舒州的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
D.范仲淹正直敢言。吕夷简掌权,提拔的大多是自己的门下,他呈上《百官图》,指着升迁的次第说,像这样是公正,像那样是偏私,直言不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2)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5.文中范仲淹读书的内容和所学课文《劝学》,给你读书学习带来哪些启示?
2024-03-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金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司农寺主簿,出知涂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1.下列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时虞允文当国/帝锐锐意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疾间与之游”中的“游”与《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游”意思相同,都是“游玩”的意思。
B.“京益壮之”的“益”与《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思相同,都是“更加”的意思。
C.“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和《登泰山记》中“余始遁以入”中的“以”意思不同。
D.迁,文中指升迁或调动官职,古代代表升迁的词除了“迁”之外,还有擢、拔、进、陟等。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年轻时与党怀英同学,二人因占卜的结果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B.辛弃疾在耿京军中时,因追捕并斩杀了叛徒义端,被耿京大加赞赏。
C.在恢复中原问题上,辛弃疾态度坚决,言辞激烈,但因当时宋金和谈已定,最终建议不被采纳,
D.辛弃疾在滁州任职时,能够安抚百姓,轻徭薄赋,加强地方治安,铲平了大盗赖文政,造福一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5.范开在《稼轩词序》中称赞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本文中哪些事迹可以体现出来?请简要概括。
2024-03-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

[注]①辟阳侯:审食其。②往税:前去赠送。税:赠送,特指以财务助人办丧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大臣多害A辟阳侯行B欲C遂诛之D辟阳侯急E因使人F欲G见平原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善”,指友好、交好,与《劝学》“善假于物也”中“善”的意思不同。
B.文中“肉袒”,指解开上衣,露出身体,古人用以表示请罪或投降,本文指投降。
C.文中“倍”的意思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倍”的意思不同。
D.文中“而”,指你们,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恍惊起而长嗟”中“而”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建曾担任过淮南王黥布的国相,但因有罪而离去,后又重新在黥布手下干事。
B.黥布想造反时,问朱建怎样看此事,朱建极力反对,但黥布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C.朱建家境贫寒,连给母亲出殡送丧的钱都没有,陆生让朱建只管发丧,不必借钱。
D.朱建的儿子后来出使匈奴,由于他对单于悖慢无礼,大骂单于,死在了匈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
(2)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4-03-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新东方高一上期中考语文01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昌者,沛人也。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及兄长周苛自卒史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昌兄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

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後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彊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才者?尧曰: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彊为我相赵王。于是昌为赵相。

材料二:

韦丞相玄成者,韦丞相子也。其人少时好读书,明于《诗》《论语》。为吏至卫尉,为太子太傅。黄丞相卒,御史大夫于定国代。后于丞相乞骸骨去,御史大夫韦玄成代。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沈,而见谓谄巧。而相工本谓之当为侯代父,而后失之;复自游宦而起,至丞相。父子俱为丞相,世间美之,岂不命哉!

材料三:

丞相匡衡者,东海人也。好读书,从博士受《诗》。家贫,衡佣作以给食饮。才下,数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其经以不中科故明习。补平原文学卒史。数年,拜为太子少傅,而事孝元帝。孝元好《诗》,而迁为光禄勋,居殿中为师,授教左右而县官坐其旁听甚善之日以尊贵。御史大夫郑弘事免,而匡君为御史大夫。岁馀,韦丞相死,匡君代为丞相。以十年之间,不出长安城门而至丞相,岂非遇时而命也哉!

(以上三则材料均节选自《史记·丞相列传》)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授教A左右B而县官C坐D其旁E听F甚G善H之I日J以K尊贵。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义为“好”,引申为表示同意,与《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善”不相同。
B.徙,指官职调动,与《琵琶行并序》“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中的“徙”相同。
C.博士,在秦汉时期,是负责书籍、经典和历史事件的官方职位,后世为学术界的学位。
D.坐,指“因……而获罪”,与《登泰山记》“与子颖坐日观亭”中的“坐”并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苛周昌兄弟俩人,很早便开始跟随刘邦,并跟从刘邦攻入关中灭掉秦朝;后楚破荥阳城,周苛被项羽烹杀。
B.高祖担心自己死后,戚夫人儿子如意不能保全性命,所以心中不乐,慷慨悲歌,但满朝官员却无人知道原因。
C.韦玄成治理求同不立异,能随从世俗,有人说他是投机取巧;韦玄成父子两人都做丞相,人们都传为美谈。
D.匡衡喜好读书,他家境贫寒,靠给人做工糊口过日;虽然他谙熟经书,但也是经过多次考试,才中丙科。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
(2)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5.周昌、韦玄成、匡衡三人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成为相国或者丞相的?
2024-03-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胡安定公瑗,字翼之,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辞而遗经业,苟趋利禄,其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初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

其在湖州学,置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民、治兵、水利书数之类。其在太学亦然。其子弟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知为先生弟子。

明道、景祐间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以师道自任,而先生之徒独盛。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间,建太学于京师,有司下湖州学,取先生学法,行之太学。皇祐、至和间,以先生判国子监,执经座下生徒千余人。每讲罢,或引当世之事以明之。

(节选自《言行龟鉴·学问门》,有删节)

材料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标号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坐A十年不归B得家书见C上有平安D二字E即投之涧中F不复展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指“以……为患”,与《劝学》“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
B.为,指写作,与《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中的“为”词义相同。
C.固,指本来,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词义相同。
D.师,指学习,与《登泰山记》“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瑗对待学生既能言传身教又能严格教导,讲解经书能够抓住要点,写文章能够以理取胜。
B.胡瑗的学生,无论贤能还是愚笨,都能守规矩,恭敬严谨,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胡瑗的风范。
C.庆历年间,朝廷派官员到湖州学习胡瑗的教学方法,并在国子监加以推行,培养了很多学生。
D.韩愈认为疑惑是人们难以避免的,领会道理的时间不分先后,因此选择老师应不限于年龄大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材料一中,胡瑗在教学中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与推广?
2024-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祖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枭越首于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栾布祠而哭之,吏捕以。上召布,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项王所以遂不能西者,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具,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材料二:

韩信、英布、彭越皆以谋反诛夷。信高祖自将征陈豨之时,欲发兵袭吕后、太子。布见汉使验问,即发兵东取荆,西击楚,对高祖言欲为帝,其为反逆已明。唯越但以称病不亲诣邯郸之故,上即赦以为庶人,而吕后令人告越复谋反,遂及祸。三人之事,越独为冤。且扈辄劝越反,越不听,有司以越不诛辄为反形已具,然则贯高欲杀高祖,张敖不从,其事等耳,乃以为不知状,而敖得释,何也?乐说告信,贲赫告布,皆得封列侯。而梁太仆告越不论赏,岂非汉朝亦知其故耶?栾布为越大夫,使于齐而越死,还奏事越头下,上召骂布,欲烹之。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然则高祖于用刑,为有负于越矣,伤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彭越:西汉王朝开国功臣,被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②扈辄:与后文的“梁太仆”都是梁王彭越的部属。贯高、张敖、乐说、贲赫等人都是汉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
当是之A时B彭王C一顾D与楚E则汉破F与汉G则楚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使……知道,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闻”词义不同。
B.所以,表示原因,与韩愈《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
C.微,如果没有,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词义相同。
D.乘,乘着、趁着,与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乘”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栾布认为高祖危难时,彭王尚助汉抗楚,如今安定,他想把爵位世代相传,不会谋反。
B.太史公认为彭越这类人谋略过人,只要能够保全性命,他们就有机会重新掌握权力。
C.洪迈认为,高祖开始不相信彭越会谋反,吕后让手下再次告发,高祖才确定彭越谋反。
D.材料二见解独到,议论精当,将洪迈《容斋随笔》精辟隽永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谓越反形未见,而帝以苛细诛之,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5.洪迈认为彭越蒙冤,依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2024-03-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