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纲再贬宁江,金兵复至,渊圣悟和议之非,召纲为开封尹。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所。中丞颜岐奏曰: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章五上,帝曰: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岐语塞而退。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论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帝亦不听。汪伯彦、黄潜善自谓有攀附之劳,拟必为相,及召李纲于外,二人不悦,遂与纲忤。纲行至太平,上疏曰: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太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愿陛下以汉之高、光,唐之太宗为法。六月,李纲至行在,入见,涕泗交集。纲言于帝曰:邦昌僭逆,臣不可与邦昌同列,当以笏击之。陛下必欲用邦昌,第罢臣。帝颇感动。汪伯彦曰:李纲气直,臣等所不及。帝乃出纲奏,责授邦昌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邦昌后至潭州,伏诛。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读者感泣。纲尝侍帝,论及靖康时事,帝曰: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纲对曰:人主之职在知人,进君子,退小人。因勉帝以明恕尽人言。帝嘉纳之。纲所论谏,其言切直,帝初无不容纳。吕中曰:“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朱子谓李纲入来,方成朝廷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


【注】①渊圣:宋钦宗的尊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B.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C.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D.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 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午,本文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中国古代术数的基础。
B.中书侍郎,是古代中书省的副职长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汉代始设置。
C.朔,指每月农历初一,由于“朔”为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义。
D.靖康,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文中的“渊圣”即宋钦宗的尊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丞颜岐五次呈上奏章,要求罢免李纲的右相之职,高宗以自己为例予以反驳。
B.李纲向高宗直接表明不能和张邦昌同朝为官的坚决态度后,张邦昌被降职直至处死。
C.李纲侍奉宋高宗辅政以来的议论劝谏,言辞切要率直,一直被宋高宗接受采纳。
D.吕中和朱熹都认为李纲入朝担任宰相以来,对高宗时期的朝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
(2)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
2022-04-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2 . 张良者,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父平,相悼惠王。悼慧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救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共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前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泰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B.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C.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D.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沛公拜良为厩将”中的“拜”,古代指按一定礼节授于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C.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高一等。
D.世家,《史记》中用以记载王侯家世的一种传记。“世家”之体古已有之,司马迁撰《史记》时以之记王侯诸国之事,著《世家》三十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张良血气方刚,胆量过人。当韩被秦灭亡后,他用尽自家财产为韩报仇,不畏惧秦的强大。
B.张良审时度势,懂得隐忍。在行刺秦王失败之后,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更改姓名,躲藏起来。
C.张良眼光锐利,善于辞令。当刘邦想把珍宝、美人等留下享用时,他以秦亡国为例,独自规劝刘邦。
D.张良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给刘邦出化解之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2)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5.沛公想留居秦宫,张良如何劝说沛公还军霸上的?
2022-04-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市直五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三年,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辛未,兀术由马家渡渡江,陷太平,长驱至建康。杜充无制敌之方,渡江遁真州,不敢入营,拜兀术于马首。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此兵家之奇也。甲戌,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迎岳飞移屯宜兴。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B.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C.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D.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也称为“行在所”,古代天子所在的地方,常常用来专指帝王巡幸所居住的地方。
B.临安,古代指临安府,是南宋的首都,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的西府,现在是陕西西安。
C.爵,爵号,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将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D.郎官,官名,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金兵进逼建康府时,杜充毫无作战方略,慌忙渡江逃到江北的真州,到达后却又不敢进入军营,随即向金兵投降。
B.赵立带兵勤王,被金人半路拦截,战斗中被箭贯穿两颊,不能说话,他仍用手指挥作战,直到休息时才把箭拔掉。
C.钱塘县令朱跸在守臣康允之弃城逃离后,毅然率领弓手民兵等到前线负险固守,抵御抗击,被乱箭射中后,当即身亡。
D.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士大夫应知义理,随驾官员若不侍从,那么皇帝所到之处便如遭侵扰劫掠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
(2)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2022-04-2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节选自黄宗羲《柳敬亭传》)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③云间:江苏旧松江府的别称。④句:同“勾”,勾画。⑤欢咍(hāi)嗢(wà)噱(jué):欢快大笑。⑥宁南:宁南侯左良玉。⑦皖帅:安徽提督杜宏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B.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C.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D.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原指大臣上朝时把所持用来记事的笏板插在衣带中,后成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B.幕府,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因将帅出征时住帐幕,故名。后来也泛指衙署。
C.宰执,又称“宰执官”,为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在朝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五方,用来发出声音的各种方法。五方土音,用各种方法发出的不同声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敬亭幼不成器,曾经触犯王法。他十五岁时,凶悍、刁钻不讲道理,触犯刑法,应判死刑,于是改变姓氏,逃到城中以说书为生。
B.柳敬亭先天聪颖,后天学习刻苦。他初入说书之道,就能使听众倾倒动容;后来在莫后光的指导下专心推求,技艺超过了一般程度。
C.柳敬亭从军为文,深得上司赏识。宁南侯左良玉南下,他在宁南幕府说书,台词都是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来的,深合宁南侯的心意。
D.柳敬亭穷困之际,重操说书故业。南明覆灭,宁南侯去世,柳敬亭资财丧尽,重新登台说书,艺术造诣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境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2)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5.成就柳敬亭说书功名的原因除了天赋之外,还有哪些?请联系文段简要回答。
2022-04-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

(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


【注】①永巷:官中长巷。②幸:愿意。③乡:同“向”。④溷:糊涂。⑤韩卢:泛指良犬。蹇:跛脚⑥罢:同“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B.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C.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D.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宫,封建君主时代,皇帝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行时的住所。
B.宗庙,古代天子或者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文中用来指秦王朝的江山社稷。
C.山东,崤山以东,在“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六国都在崤函以东。
D.客卿,古代官职名,是春秋战国时君王授予本国人在外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睢被王稽秘密带到秦国推荐给秦王,被秦王召见前,他故意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引起秦王注意,吊起秦王胃口。
B.范睢的诚恳态度,终使秦王认为自己一向专横跋扈,是一个十分糊涂的君主,希望范睢不要怀疑自己,对秦国君臣都要一一进行指教。
C.范睢在秦王面前表示,凭借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对付诸侯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应该闭守关中,不敢派兵出击山东诸国十五年。
D.范睢否定了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的做法,建议秦王远交近伐,控制天下枢纽,威逼楚国、赵国,实现称霸大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
(2)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
2022-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进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以问夷筒,夷简对曰:“仲淹迂阔,务名无实。”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仲淹对益切,由是落职,知饶州。

四年十二月,地震,直史馆叶清臣因上言:“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咋舌,不敢议朝政者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冬十月丙寅,诏戒百官朋党。范仲淹既徙润州,谗者恐仲淹复用,遽诬以事。语入,帝怒,亟命置之岭南。中外论荐仲淹者众,帝曰:“向贬仲淹,为其密请建立皇太弟,非但诋毁大臣也。今称荐者如是,似涉朋党,乃下诏戒之。”程琳为帝开说,帝意颇解。李若谷亦言:“近世俗薄,专以朋党污善良。盖君子小人各有类,今概以朋党名之,恐正人无以自立。”帝纳之。

康定元年春正月丙辰,日食。富弼上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帝然之。于是尽除越职言事之禁,诏中外臣庶,极言朝政阙失。

八月丁未,以范仲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仲淹退而上十事,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庆历党议》)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
B.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
C.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
D.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寅,干支纪日。我国古代历法,在天千和地支中各取一字依次组合纪年、月、日。
B.朔,农历每月初一。古人称农历每月的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月末为“晦”
C.拜,授予官职。文中“除”“命”也指授予官职,而“落职”“徙”“黜”指降职。
D.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手诏的珍贵性也有所降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夷简执政期间,大量选用亲信,范仲淹指出其不当之处,吕夷简有所不满,寻机在皇上面前中伤范仲淹,范仲淹最终被降职。
B.范仲淹受小人诬陷被发配到岭南,很多人为范仲淹求情,皇上认为这可能与朋党有关,在程琳和李若谷等人劝解下才没有追究
C.发生日食之后,富弼认为顺应上天的变化不如使下情畅通,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全部废除了越职言事的禁令并广开言路。
D.皇帝让范仲淹做参知政事,范仲淹两次推辞不受。皇帝多次向他询问政事,范仲淹上书言十事,全部被皇帝采纳并颁布。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君子小人各有类,今概以朋党名之,恐正人无以自立。
(2)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
2022-04-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燕博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综合能力检测(CAT)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B.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C.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D.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均称为进士。
B.禄养,以官俸养亲。古人认为官俸本为养亲之资。与“祠禄”不同,祠禄是宋代大臣退职后仍然享受待遇。
C.馆阁,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D.熙宁,与“嘉祐”均为北宋时期宋仁宗的年号。王安石在嘉祐年间未得重用,而在熙宁时期主持变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酷爱读书,也擅长写文章,欧阳修读过他的文章后便到处为他传播声名,结果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
B.王安石放弃报考馆职的机会,而到鄞县担任知县,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做了一些实事,积累了执政的经验。
C.欧阳修多次举荐王安石到京城任职,但他都推辞了,却恳求做地方官员,以致朝廷不敢轻易给他授予京官。
D.王安石性格刚果自用,曾向宋仁宗呈递“万言书”,要求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以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
(2)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2022-04-08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三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冯道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其文学荐之晋王。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旻攻上党,世宗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丧,必不能出兵以战。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之。道乃切谏,以为不可。世宗曰: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道曰:陛下做得山定否?世宗怒,卒自将击旻,果败旻于高平。世宗取淮南,定三关,威武之振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文懿,追封瀛王。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益以旧德自处。道事四姓十君,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誉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B.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C.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D.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取字并取号,以便于平辈或后辈称呼,表示尊重。
B.中国,指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可指京都地区。本文取前意。
C.天成,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即位时或在位间改换年号称之为“改元”。
D.山陵使,古代皇帝死亡,葬地所在称山陵,山陵使掌皇帝丧葬之事,多由大臣临时兼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刻苦节俭、坚守操行。当晋梁双方对峙时,冯道能够在茅屋中卧草而眠,对于将领赠送的抢来的女子也能返还原主。
B.冯道做事审慎、居安思危。面对连年丰收,他善用出使中山的亲身经历来委婉劝说皇帝要注意谷贱伤农的情况,获皇帝肯定。
C.冯道不惧君威,敢于谏言。冯道之前虽不曾直言规劝过皇帝,但在刘旻攻打上党时,他却犯颜直谏,从而遭到新帝嫌弃。
D.冯道德才兼备,广被称誉。冯道年轻时凭借才华得以升职,后为人稳重,虽然历侍四姓十君,但依旧因为德行受到景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鸿门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尚书》有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根据文章概括冯道做了哪些事体现了这一观点?
2022-04-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高级中学、容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明总兵郑芝龙降。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琅以计得脱,其父、弟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康熙二十年,成功孙克塽幼,刘国轩等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二十一年七日,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以为言,诏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但遇风利,即可进。”诏从之。二十二年八月,琅统兵至台湾,克塽率属剃发,缴延平王金印,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二十七年,入觐,赏赉优渥。琅奏谢,言:“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请辞。”帝不许,命还任,三十五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

施琅每当调遣,辄冠军锋。寻总水师,屡陈进取。厦门之克,尔与有劳。朕欲声厥罪,以救边氓,诏取在廷,谓难剪灭。惟尔独抒忠悃,力赞成谋。朕心益断,命尔徂征。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调度周详,朕深嘉叹!何不遐年,朕心轸悼!泽加身后,赠恤从优,谥曰襄壮。

《敕建(施琅)碑文》,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何获全胜
B.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C.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何获全胜
D.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治,是清朝皇帝的年号。古代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可以不唯一。
B.户部,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等事宜。
C.疏,封建时代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谥,又叫“谥号”,指古代皇帝、诸侯、大臣等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琅早年经历坎坷,家破人亡。他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廷,被郑成功抓获,施琅拒绝降服,只身以计脱险,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都被杀。
B.施琅以国为重,顾全大局。郑克塽投降后,他理智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认为杀戮有碍人心归顺,所以怀忧忍痛,没有对郑克塽下毒手。
C.施琅战功卓著,深合帝意。无论攻克厦门还是收复台湾,他都有功劳;朝堂问策,施琅对答让皇帝满意,他死后皇帝哀痛不已。
D.施琅功成不居,淡泊名利。面对自己的功绩和朝廷的优厚奖励,施琅不贪功,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婉拒皇帝的赏赐,得以功成身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2-03-3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中五象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过也            是:这B.越国以                 鄙:把……当作边邑
C.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D.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稍微、略微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如果B.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况且
C.因人之力敝之               而:而且D.吾还也                         其:还是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晋出兵围郑,郑国危急,烛之武奉命见秦伯,说退秦师,晋军也被迫撤退。
B.烛之武因为壮年时不被郑伯重用而心有抱怨,可见郑伯任人唯亲,独断专行。
C.烛之武善用矛盾,动之以情,晓以利害,说服秦伯,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以国事为重,临危受命,维护了国家安全,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秦伯说,与郑人盟。
2022-03-3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崇青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