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示。《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即可知,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红楼梦》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如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
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苦尽甘来内心十分欣悦。
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习的基本教材。
B.苏轼,字子瞻,辛弃疾,字幼安,二人并称“苏辛”,是宋词豪放派代表。
C.《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D.老舍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龙须沟》《茶馆》。
2022-03-13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②山房,山中的屋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结尾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字,蕴含着见证朋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夕(夜)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2022-05-0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道家学派的代表是庄子,两派思想主张大体相同。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两部著作的叙事艺术都很高超。
C.王国维曾经说,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D.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被称为“忧郁的王子”。“生存还是毁灭”是著名独白。
5 . 下列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五谷”指稷(小米)、黍(黍子)、麦(大麦和小麦)、菽(豆)、麻(大麻子)。
B.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C.古人幼时起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出于礼貌和尊敬称字。
D.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致仕”则含有辞官或退休的意思。
2022-03-02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门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整。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能认清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好自己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7 . 阅读司马迁《屈原列传》的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见                              放:放逐
B.世混浊                              举:全
C.新沐者必弹                       冠:帽子
D.而世俗之温蠖乎                 蒙:蒙蔽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译文:脸色憔悴,身形和面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
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译文: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聪明贤哲的人,不被外物所拘束,而能随世道的变化而变化。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哪个人乐意将自己的身体,擦洗清洁、干净后,去承受脏物的污染吗?
8 . 文学社拟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不超过100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你可曾走过乌蒙

戈 舟

人已在高原,心神却仍有些平原属性的恍惚。来程倒也顺利,清晨六点出门,航班落地昆明,转机,中午便到了昭通。

接机的朋友问:第一次来昭通吗?答:来过的,去年还来过。话说出口,心却是虚的。因为心里很难确凿地唤醒记忆,一切只仿佛似曾相识。在这空前的庚子年里,意识恍如都慢了一拍。

晚餐时,从昆明赶来的性能与潘灵到了。性能是多年的朋友了,说及后面几日的行程,他问我:上次来,去大山包了吗?是啊?去过了吗?我只能如实作答:好像我也记不得了。性能笑,说:去的地方多了,记忆就不那么好了。他总是这般宽厚,如果我真的这般健忘,便是对“边疆”的不敬了。可是我知道自己没有这般轻慢,于是,恍惚着,又多了些自责与懊丧。

我感到有些轻微的头痛。昭通海拔1920米。高吗?不算很高。低吗?也不算很低了。只能将自己的状态推诿给“高原反应”了。这很轻易,当然也有些草率,是“中央”腹地来人廉价的托词。

晚上躺在床上补课,资料上说:古往今来,对昭通最为传神与精准的文学性描述,出自伟人的那两句著名的诗“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不期然,心里竟将性能的那句问询置换成了这样的句子——你可曾走过乌蒙?

你可曾走过乌蒙?

像是一句天问。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这句时时想起的天问之中,行走在高原吧,用脚,用眼睛和鼻子,用身心,去寻一个答案。

“边疆”的天空与山峦,这几日多被阴云和雨水笼罩,却全无“中央”腹地同样天气条件下的浑与昏,即便是阴云,也是透亮的阴云,雨水清亮,将灰色的高原洗得接近纯粹的灰色。靖安镇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国最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西魁梁子马铃薯种植基地——竟真的在山坡上写下了“洋芋帝国”这四个大字;海升苹果庄园——原来,中国的版图上不仅仅只有洛川苹果,静宁苹果;龙氏家祠,姜亮夫故居,彝族六组分支广场——乌蒙之地,遍布着的,是千年的民族史,是百年的风云激荡与文脉绵长。

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全然却都是新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经验与一知半解的知识,都在高原的行走中,被证伪,被修正,被廓清,让你重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轻浮,并重建起对于大地的理解——它曾经发生过什么,它正在发生着什么,它是如何地卓越。那作为背景的疫情,在大地的事实面前,成了涛走云飞的一个片段,而山河恒在,天地从来不缺乏从容的生气。

你可曾走过乌蒙?这句天问般的质询,在这样行走的日子里,便别具象征与启示的意义了。它对应着的,就是你的昏聩与恍惚,它是一个来自高原与边疆的垂问,同时,高标独具,也成为了一个方案。当世界身陷泥泞,当人身陷逼仄与狭隘的时刻,它足以成为一条让你去投奔的可靠的道路。这是地理意义上的道路,也是内心鞭策与召唤的道路。

乌蒙磅礴走泥丸。中国红军85年前就是这样前行的。

行程即将结束时,终于登上了大山包。于此,我也终于能够肯定地答复性能了:没有,我没有来过,非但上一次没有来过,上辈子一定都不曾来过。如此气象万千的所在,纵使我万般迟钝,领略过,也绝难遗忘。这是壁立千仞的山之所在,这是烟蒸雾绕的云之所在。它的瞬息万变,令我这久居“中央”腹地的人世界观都会随之动摇。经验里,自然几乎就是恒定的代名词,江河易色,从来都是一个跨度需要千百年的想象,但在这乌蒙山脉的大山包之上,前一刻雾霭缭绕,下一刻你便可以期待云开雾散,宛如换了人间。方生方灭,正是天地磅礴的伟力。

“深沉、邃密、博雅,刚健、笃实、光辉。”这是前日瞻仰姜亮夫先生故居时所见的一副对联。此时,我亦只能以这十二个字,来辨认眼中的世界。

——你可曾走过乌蒙?

(节选自《美文》2020年第9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将昭通称作“边疆”,自称“中央”腹地来人,既是对昭通地理位置的客观表达,也带有来自中原腹地的高傲和强烈的优越感。
B.在高原行走,作者感觉“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却都是新的”,看似矛盾,实则表达出自己对此了解之浅,以及对天地山河的崇敬。
C.走过乌蒙,作者得到一个“方案”,即当世界面临困难、人生走入困境的时候,可以从乌蒙之地得到启示,那些困难和困境只是一个片段。
D.在作者的经验里,自然几乎是恒定的代名词,江河易色需要丰富的想象,但在乌蒙,自然却方生方灭,因为这里的天地具有磅礴的伟力。
E.作者将高原所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逐一加以介绍,并用简练的笔墨表达观感,是为了表现乌蒙之地是清新透亮和纯粹明亮的。
2.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设问的方式,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赏析文章倒数第二段的文字。
4.“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这两句诗出自哪位伟人的作品?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两次提到“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用意。
5.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你可曾走过乌蒙”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王安石

行看野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

淅沥未生罗豆水,苍茫空失皖公山。

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

巫祝万端曾不救,只疑天赐雨工闲。


【注】①皇佑三年(1051),王安石就任舒州通判,正遇天旱,得雨却未能消除干旱,因有此作。②罗豆:河流名,在舒州罗豆镇。③巫祝:巫师。④雨工:雨师,古代传说司降雨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野外云气弥漫,来势汹汹,满以为会是一场大雨,谁料竟然雨声细小。
B.颔联写雨声细微,罗豆河水并未见涨,倒是皖公山在细雨笼罩下越发迷蒙。
C.颈联写百姓辛勤耕种却又将颗粒无收,但这并不妨害官吏们继续寻欢作乐。
D.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均为前六句写景,后议论,语气峻急,思想深刻。
(2)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悭”字的深意。
(3)诗歌尾联有何“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
2022-05-2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