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阅读文言文片段,完成各题。

(甲)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   )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乙)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下列依次填入原文括号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               
B.者               
C.也               
D.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树木
B.以吴王                              说:同“悦”,取悦
C.在明                              明:彰显
D.先其家                              齐:整齐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译文:我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击破了
B.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译文:越国有难处,吴王派他带领军队
C.在止于至善                           译文: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D.致知在格物                           译文: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4.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对庄子的学说加以否定。
B.甲文中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之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
C.乙文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
D.乙文在提出“八条目”时,运用了归纳逻辑,强调从天子应该以修身为本。
5.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对儒家提出了批评。请结合Ⅰ卷中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庄子批评儒家的原因。
2022-02-19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北征

裴让之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②烽燧: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③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B.《送北征》由眼前事想象壮士驰骋疆场,空间上远近交错,时空跳跃,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C.《出塞》中勇武不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2.鉴赏“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中“惊”的用字之妙。
3.《出塞》 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分旦本和末本,只由女主角和男主角唱,其他角色只能宾白,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戏曲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和《西厢记》。
C.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除此之外,曹禺的其他作品还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
2023-04-22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盛筵必散”,叫她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
B.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园。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匾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课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大观园,便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D.三月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整本书阅读-选择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面几个句子是《红楼梦》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关于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六种技基本才能,即礼(礼节)、乐(音乐)、射(骑射技术)、御(驾驭马车技、)书(书法)、数(算数)。
D.古道,本意是古旧的道路,后用来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也指源于古代的信实淳厚的道德风尚、民间百工之事。本文中的“古道”指的是古代从师读书的风尚。
2024-01-09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下面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黛玉、凤姐、宝玉、贾府三春,虚写贾赦、贾政等。
C.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愿陛下矜愍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寄以民社,此正臣陨首效命之秋也。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


注:①甄录:甄别录用。②民社:此指地方官。③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蒙                              矜:怜悯
B.皇天后土实所共                 鉴:照察
C.臣微志                              听:倾听
D.禄秩不容及不孝之             徒:同类的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手阖门
B.臣少仕伪朝                       又有若老人咳笑于山谷中者
C.叨元臣                              天下笑者
D.果尽奉欢                       及其所既倦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其肤以验其生枯
B.天下集响应
C.单于其节
D.忧劳可以
4.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臣亡国贱俘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当其欣于所遇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B.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C.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D.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四个“无”斩钉截铁又饱含感情。
B.李密《陈情表》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典故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简祖英《陈情表》中“陨首效命之秋也”表达自己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愿望。
D.“西山之日已薄”用太阳快要落山形容老年人快要死亡,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同情。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10 .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