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选择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3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念奴娇·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A.时近中秋,作者北归,途经洞庭,写作此诗描摹洞庭月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怀抱。
B.上阕着力刻画作者想象中洞庭恢弘景象,因其难以言说,便只用“妙”字来概括。
C.“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作者自省为官时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犹当空明月。
D.全词意境空灵,如水银泻地、千里流光,又仿佛孑立云端、勘破时空、物我两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白

丁祖荣

芦苇,静默生长,似乎没什么人为芦苇唱赞歌,而我对芦苇却颇多赞许和怜爱。

早年读《白洋淀纪事》,对秋天芦苇的赞美随着孙犁的抒情而弥漫心间。抗击日寇的同时,还能享受芦花轻飏,那是一种革命的浪漫。芦花成了八路军游击队的青纱帐,革命的掩体。秋风起,芦花白。我时常在这个季节散步,怀着同样的心情。

援疆的第一个春节,我从昆仑回到了长江边,照例是要吃粽子,还要带些到和田与老乡分享。那芦苇叶裹出的粽子,清香中央杂着青涩,糯米白、赤豆红、芦叶绿,视觉的冲击,味蕾的激发,直让人欲罢不能。

那年9月,昆仑山浅山克里阳,油菜花在山间绽放,比青海湖迟了近两个月,比江南更是迟四五个月,让你感觉到时光倒错。倒是这芦苇,在布琼河边的戈壁沙地上,一丛一丛生长着。一两尺,三四尺高的样子,杆子粗壮,似乎很滋润。那青绿的叶子,比江南还鲜翠。更奇妙的是油菜花与芦苇夹杂在一起,油菜花的金黄,芦苇花的浅白,相映成趣。

布琼河边的芦苇只是一丛一丛的,到了巴里坤湿地,成片成片的芦苇交错掩映,满湖浮游的野鸭更是肆意逍遥,我们的船一过去,惊起无数,飞向苇丛。芦苇的花穗本是一片轻白,在野鸭进入时,绒絮飘飘洒洒。

起风的时候,满湖芦花飘荡,花絮飞飘在岸边绿洲湿地和稍远处的戈壁沙漠上,也飘在我们这船人的身上。不知谁说起,丁指挥白了头。我看随行的买买提乡长头也白了,脸却笑开了花。买买提随手拿出奎雅小刀,割下芦苇,削成笛状,放嘴边一吹,发出尖厉的声音,成群的野鸭惊起,很是壮观。

买买提乡长说,这芦苇是宝哩,芦苇根有解热镇痛、清热生津的作用,一级产品可卖到每斤十几元。这些野生、无污染的芦苇根是药材原料,很受欢迎。老乡们挖掘、运输、分选、切割、晾晒、装袋的芦苇根,能增加收入哩!还有芦苇杆,收割后切成一段一段的,用于固沙,效果好,持续性强。你看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公路,两边都是用芦苇固的沙。这种固沙保路方式是我们新疆创造的,获得联合国有关方面的称赞!在我们昆仑山下的绿洲,芦苇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巴里坤湿地就是我们和田的绿肺。有芦苇的地方就有水,就是绿洲,就是生产和生活所在。听了买买提的一席话,我对芦苇愈加起敬。

秋风起,芦花白,是自然的节奏,也是一种心境。秋天,我常常散步于长江芦花荡的湿地。那些飘散的芦苇花絮,时疏时密。秋风烈时,芦苇随风起舞,一会儿东侧一会儿西伏。晴空下。成群的白鹭翩翩起飞,优悠停落在芦苇上,芦苇倒伏摇晃得更加厉害。白鹭借力又飞,好似一场精彩的飞行表演。

这芦花荡所在,恰是长江由西斜向而来,从此折而向北之处。以此为转折点。上溯20公里,板子矶——当年,马毛姐从芦苇丛中把船撑出,送一船战士横渡长江,革命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向北,下游20公里,东西梁山,即天门山。古人吟诵甚多,以李白《望天门山》为最。仲秋时节,我常沿江堤往天门山走。江风习习,江边湿地里,芦苇逶迤而去,宛如游龙,沿着江堤坡面向上铺开,堤顶上一片絮白。临近时,有天门渔庄,父子店,非江鱼不售。秋季三斤白鱼为宜,江蟹虽好,但价格不菲。江天晚霞,映照天门山,凝神驻望,快慰平生。元代赵显宏《满庭芳 渔》下半阙写道:“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看着这些芦苇被晚霞点染,听着长流的江水拍岸不止,直想乘舟天门山下,对影成三人,和月宿芦花。

芦苇,自信而从容,扎根于大地,向天而生。芦苇,顺天应时,把自己献给人类,冬天收割,春天破土,生生不息。

(选自2018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没什么人”“颇多”等词语,态度鲜明地写出了“我”对静默生长的芦苇有喜爱之情。
B.文章第2自然段中,“芦花成了八路军游击队的青纱帐”是“我”喜爱芦苇的原因,“享受”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我"内心的担忧与不安。
C.文章写了一位“买买提乡长”,表达“我”对其像芦苇一样扎根新疆,顺天应时,服务当地的赞许与敬重之情。
D.文章回忆援疆的春节回长江边吃粽子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对家乡的喜爱、对新疆艰苦生活的畏惧,以突出芦苇的可贵。
E.文章以秋季散步赞芦苇始,以仲秋散步看芦苇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什么喜爱芦苇。
4.文章在描述芦苇顺天应时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长江?
5.要如何全面鉴赏本文呢?为此,校报编辑部请你针对鉴赏要点,作出简述。
2022-05-27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梁衡

①在清代以前古人写西北的诗词中最常见的词句是“大漠孤烟”“平沙无垠”“白骨在野”“春风不度”等。左宗棠和他的湘军改写了西北风物志。也改写了西北文学史。三千里大道,百万棵左公柳及陌上桑、沙中湖、江南景的出现为西北灰黄的天际抹上一笔重重的新绿,也给沉闷枯寂的西北诗坛带来了生机。一时以左公柳为题材的诗歌传唱不休。最流行的一首是左宗棠部下一个叫杨昌浚的人的真实感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并不是诗人,也未见再有其他的诗作行世,但只这一首便足以让他跻身诗坛,流芳百世。自左宗棠之后,在文学作品中,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

②文学反映现实,生活造就文学。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清代之后,左公柳成了开发西北的标志,也成了文人竞相唱和的主题。即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史家对左宗棠或贬或缄之时,文人和民间对左公柳的歌颂也从未间断。如果以杨昌浚的诗打头,顺流而下足可以编出一部蔚为壮观的《左公柳诗文集》,而且里面也不乏名家之作。

③1934年春,小说家张恨水漫游西北,是年正遇大旱,无奈之下百姓以柳树皮充饥。张有感写了一首《竹枝词》:“大旱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1935年7月,名记者范长江到西北采访,左公柳也被写入了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新疆时所植柳树,古老苍劲,令人对左氏之雄才大略不胜其企慕之思。”民国期间,教育部长、诗人罗家伦出国途经西北,见左公柳大为感动,写词一首,经赵元任作曲成为传唱一时的校园歌曲。

④至于民间传说和一般文人笔下的诗画就更见真情。西北一直有左宗棠杀驴护树的传说。左最恨毁树,严令不许牲口啃食。左去世后不久,当时很有名的《点石斋画报》曾发表一幅《甘棠遗泽》图,再现左公大道的真实情景:山川逶迤,大道向天,绿柳浓荫中行人正在赶路。画上题字曰:“种树十余年来,浓荫蔽日,翠幄连云,六月徂暑者,荫赐于下,无不感文襄公(左宗棠身后谥文襄公)之德”,“手泽在途,口碑载道,千年遗爱”。

⑤一个人和他栽的一棵树能经得起民间一百多年的传唱不衰,其中必有道理。文学形象所意象化了的春风实际上就是左公精神。春风何能度玉门,为有振臂呼风人。左是在政治腐败、国危民穷、环境恶劣的大背景下去西北的。按说他只有平乱之命,并无建设之责。但儒家的担当精神和胸中的才学让他觉得应该为整顿、开发西北尽一点力。左宗棠挟军事胜利之威,掀起了一股新政的狂飙,扫荡着那经年累世的污泥浊水。西北严酷的现实与一个南国饱学的儒生,砥砺出一串精神的火花,闪耀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章之上,绽放出一丝回暖的春意。

⑥左宗棠在西北开创的政治新风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强化国家主权,力主新疆建省。他痛斥朝中那些放弃西北的谬论,前后五次上书吁请建省,终得批准,从此西北版图归一统。二是反贪倡廉。清晚期的政治已成糜烂之局,何况西北,鞭长莫及。地方官为所欲为,贪腐成性。他严查了几个地方和军队贪污、吃空饷的典型,严立新规。而他自己高风亮节、以身作则。陕甘军费,他每年过手1240万两白银,无一毫不清。西北十年,没有安排一个亲朋,有家乡远来投靠者都自费招待,又贴路费送回。三是惩治不作为。他最恨那些身居要位怕事、躲事、不干事的懒官庸官,常驳回其文,令其重办,“如有一字含糊,定唯该道是问!”其严厉作风无人不怕。四是亲民恤下。战乱之后十室九空。他细心安排移民,村庄选址、沿途护送无不想到,又计算到牲畜、种子、口粮。光绪三年大旱,他命在西安开粥厂,路人都可来喝。多时一天七万人。他身为钦差、总督,又年过六旬,带兵时仍住帐篷。地方官劝他住馆舍,他说“斗帐虽寒,犹愈于士卒之苦也。五是务实,不喜虚荣。他人还未到兰州,当地乡绅已为他修了一座歌功颂德的生祠,他立令拆毁。地方官员或前方将领有写信来问安者,他说百废待举,军务、政务这么忙,哪有时间听这些空话、套话,一律不看。他又兴办实业,引进洋人的技术修桥、开渠、办厂……

⑦中国历史上多是来自北方的入侵,造成北人南渡,无意中将先进文化带到南方。而左宗棠这次是南人北伐,收复失地。主动将先进的江南文化推广到了西北。历来的战争都是一次次的生态大破坏,而左宗棠这次是未打仗先栽树,硝烟中植桑棉,惊人地实现了一次与战争同步的生态大修复。恐怕历史上也仅此一例。

⑧左宗棠性格决绝、办事认真,绝不做李鸿章那样的“裱糊匠”,虽不能回天救世,也要救一时、一地之弊。他抬棺西进,收失地,振颓政,救民生,这在晚清的落日残照中,在西北寒冷孤寂的大漠上,真不啻为一阵东来的春风悄然度玉门。而那三千里绿柳,正是他春风中飘扬的旗帜。

⑨西学东渐,湘人北上。春风玉门,西北之幸!

1.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从描写西北的诗词手,引出左宗棠为开发西北所做的杰出贡献,进而启发读者对西北的现状进行反思。
B.本文以柳树作为行文的切入点,开头写杨昌浚感叹“春风度玉关”,结尾又写到“春风玉门”,首尾照应,让入印象深刻。
C.本文按照由“严格”到“宽和”的顺序,挑选了大量概括性的素材,以突出左宗棠的政治才能。
D.本文引用了一些文言文,并运用了不少四字词语和整句,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凸显了厚重典雅、优美流畅的文风。
E.本文借助史实,写人写物,由景物到人生,紧扣个人与国家的命运,行文看似闲散,实则显示出作者构思之巧妙。
2.第⑥段介绍了左公在西北开创的政治新风的特点,也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左公的人物风貌。请分析并加以概括。
3.文章主要写左宗棠对西北的贡献,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诗画、传说对左公柳的歌颂?
4.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自左宗棠之后,在文学作品中,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
(2)而那三千里绿柳正是他春风中扬的旗帜。
5.《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作为一篇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原文分别以“绿染戈壁”“春风玉门”和“柳色长青”为小标题领起三大部分,本文选自其中的第二部分。请你根据选文文意,结合小标题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断,概括原文第一、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2023-04-18更新 | 3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矣。”因出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 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其辞为方言语/鄙:轻视
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訾謷:攻讦,诋毁
C.然则君之诗可矣/观:欣赏
D.因书而之/归:赠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诋他人不能知/石铿然有声者
B.已汩没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始皇既没,余威震殊俗
C.不知者以博雅称之/故亏臣自利
D.因出示余/子卿不欲降,何过陵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4.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①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②僻事以为奥③奇字以为古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⑥吾以待之后也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
(2)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
7.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喟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匿,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之?将庸何归?”门启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文本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朝而                           乘:乘车
B.而焉得                           亡:逃亡
C.妾不                           衣:穿着
D.君语及之,即             危:危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门启                           恶得不禁恶劝爱
B.吾闻之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节俭力行重于齐             洎牧谗诛
D.以此三世显名诸侯             而刀刃若新发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晏婴,又称晏子,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朝廷和军队。
C.春秋时,“跪”和“坐”都要求要两膝相并、双脚在后、脚心朝上。
D.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本文指的是司马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B.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C.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D.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他的爵位和封邑。
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干净后,先叹后笑,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
C.晏子认为君臣都要为国家服务,如果君主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死,而是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君主殉死。
D.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却不怕冒犯崔杼,他坐在地上,将头靠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以此表达了对齐庄公的哀悼。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2)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7.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司马迁为什么如此仰慕晏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时分

肖复兴

旧时京城,黄昏时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是只有北京见得到的风景。各家开始做晚饭了,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

那个时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学,从我家小屋出来,便是在这样的炊烟袅袅和炝锅的葱花香味中,以及街坊们好奇的眼光中,穿过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门大街,过御河桥,往东一拐,来到22路公交车总站的站台前。它的一边是北京老火车站,一边是前门的箭楼。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

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

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萎萎,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我们开垦出来的地号,都在东边,按理说,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队上吃晚饭。正是黄昏,一天晚霞如锦,夕阳横在眼前,在荒原上应该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注意到黄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电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只是默默地赶着马车。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无数个日出日落,构成了逝者如斯的岁月与人生。前年到美国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轮回在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

校车出现的前方在西边,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天空,看不见夕阳垂落。正是晚秋时节,有几株加拿大红枫,高大参天,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

如果没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这时候,我可能还会在那个路口守候孩子放学,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

前两天,偶然又听到美国老牌民谣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黄昏》,不由自主联想起这几个难忘的黄昏。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伤怀悼时,感叹余音袅袅在耳,却昨是而今非。这只是这首老民谣唱的黄昏,和我记忆中的黄昏不同,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栊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

(选自《新民晚报》20211123日第20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写旧日京城的黄昏景象,既写了瓦片翻涌、炊烟袅袅的外景,又写了烧火做饭、葱花飘香的内景,很有立体感。
B.作者在北大荒生活了六年时间,却一次都没有注意到这里黄昏时的情景,是因为满目荒凉的环境让其厌烦,无心去看。
C.作者回忆青春时光的黄昏,将归巢的雨燕喻为在夕阳金色光芒下飞舞的一群群墨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雨燕数量之多和景色之美。
D.面对离开北大荒时黄昏的壮观景象,“我”和秋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既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E.本文时间跨度较大,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将人生不同阶段黄昏时分的画面连缀起来并逐一展现,意蕴丰富。
2.请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本文中的作用。
3.文章以“黄昏时分”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5.本文作者曾说,散文写作在语言风格、文气(行文)和心地(内容)等方面都要讲求“清”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作者这一创作观的理解。
2024-03-28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写其“小”与“柔”,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审美焦点是外表美和实用美。
C.袁诗说苔花在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
D.“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2.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还各有什么精妙之处?
2022-03-13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将军

[唐]杨巨源

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

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月苍苍。


【注】①张将军:其人生平未详,当是关西主将。②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③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侠士,善谋略,助平原君功成后浪迹海上,不肯出仕。李白赞曰:“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④王翦:战国时秦国大将,秦灭楚时,因秦王不用其话,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⑤红帜:红旗。⑥清笳:清越的笳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剑”“霜”两个意象合用,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刻画出张将军的英武之气。
B.颔联反用典故,是说(朝廷)如果懂得珍惜鲁仲连这样的贤士,又怎么能让王翦这样的大将屈居频阳呢?
C.颈联红帜、清笳,两个意象相对,前者清冷,后者热烈,不减盛唐边塞诗之英气。
D.尾联意思是说汉代那些英雄已是陈迹,而张将军这样的少年英雄,则被时人共仰。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03-12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