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二十四节气这个符号得到进一步普及。

二十四节气大部分是以气象物候之名,但实际上,它们更重要的本质属于天文学——取冬至为始终的太阳回归年,平均分为24份,用以细致地记录太阳的运行规律。对于节气准确性的追求,贯穿了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我们熟悉的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都对节气的算法作出了杰出贡献。当然,今天历法计算的基础是牛顿力学和现代天文观测。可以说,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最终汇聚成为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

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有着至今令人赞叹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勤勉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不可复现的历史记录为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准备了宝贵的资料。如自春秋以来,哈雷彗星的历次回归在中国古籍中都可以找到记录。

近些年来,古代科技成果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研究者、科学史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讨、发表的众多专业和科普著作,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历史长河里的科技之光。而科技史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象上的启迪,它拥有着更多内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蒂文·温伯格在《第三次沉思》中指出,我们在研究古代科学的同时,不得不采取某种程度的辉格史观倾向,以现代标准来评判古代科学的进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及其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古希腊传统对比)从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中国天文学始终持天圆地方模型,在二维球面上用代数方法描述(拟合)日月运行,缺少了距离讨论。所以即便是在郭守敬时代,日月食的计算仍有当食不食(计算结果显示应该发生,实际上却看不到),并且无法解释。但我们似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古希腊天文学从柏拉图时代起,就致力于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托勒密时代提出了地心说,并为一千五百年之后哥白尼科学革命准备好了舞台。

这应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现象层次上,忘记了对知识产生过程和未知问题的瞻望。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上尤应警惕——科学教育不能只从书本到书本,而要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激发兴趣、启迪爱好,鼓励更多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

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应该对比、借鉴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理解科学发现大多数是反常识的。因此,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域,科技领域更需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需要批评和争鸣,因为我们无法事先评判哪一种新思想是正确的,更无法通过计划书来决定原创新科学的诞生。这样,才能为促进原创科学技术的产生提供丰厚的土壤。

(摘编自孙正凡《古代科技的现代映照》)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气象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同源,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从一开始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走上了与西方同时期的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4000多年的中国气象史的基调。其中,又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既有天文含义又有气象含义,流传数千年,成了中国典型文化遗产的载体。

中国古代气象学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代表之一。科学史界公认,中国有传统天学、算学、农学、中医学等四大传统学科。但是,气象科技史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中国传统古代气象学理所当然成为第五大传统学科。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气象科技知识等,对于形成这个结论功不可没。

我国古代浩繁的文献典籍广泛记录了古人观察自然、认识气象的重要信息。伴随农耕文明的发展,他们发明了测度风力、湿度、降水、物候等古代气象仪器,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相雨、观天、候气等气象理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积累形成了很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气象科学知识体系,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象遗存,即气象科技文化遗产。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挖掘二十四节气在内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气象强国建设。同时,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可以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气象科技发展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为世界气象科技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构建中华气象科技文化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和气象科技文化内涵,服务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强国的需要。

(摘编自陈正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祖冲之,还是郭守敬,抑或是牛顿等人,他们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的求索与研究,都是现代文明基础的构成部分。
B.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最重要的特点,古人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的历史记录,为后人发现长期规律准备了宝贵资料。
C.中国古代气象学文化内涵深厚,其发展路径与西方同时期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同,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几千年中国气象史的基调。
D.挖掘气象科技文化遗产,不仅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还有助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于气象强国建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哈雷彗星是肉眼可见的彗星,自春秋以来,哈雷彗星的历次回归在中国古籍中都有记录,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注重观测记录。
B.在郭守敬时代,日月食的计算仍有“当食不食”,并且无法解释,说明当时我国的古代科学家重视观测记录而轻视理论研究。
C.二十四节气既有气象意义,又有天文历法意义,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相互交融渗透,气象学制约天文学的发展高度。
D.只有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才能认识中华气象科技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为世界气象科技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科技史研究积极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史研究让我们意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观测与记录,还应该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未知问题进行探索。
B.科技史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应该用发展与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发现,因为研究条件、视野、环境等会产生不同观点。
C.科技史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引导更多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
D.科技史研究让我们意识到只有以现代标准评判古代科学的发展水平,在不断的否定中才能深入地解决科学发现中的重要问题。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卡尔·波普尔曾说:“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放火者

萧红

从五月一号那天起,重庆就动了,在这个月份里,我们要纪念好几个日子,所以街上有多少人在游行,他们还准备着在夜里火炬游行。街上的人带着民族的信心,排成大队行列沉静地走着。

五三的中午,日本飞机二十六架飞到重庆的上空,在人口最稠密的街道上投下燃烧弹和炸弹,那一天就有三条街起了带着硫磺气的火焰。

五四的那天,日本飞机又带了多量的炸弹,投到他们上次没有完全毁掉的街上和上次没可能毁掉的街道上。

大火的十天以后,那些断墙之下,瓦砾堆中仍冒着烟。人们走在街上用手帕掩着鼻子或者挂着口罩,因为有一种奇怪的气味满街散布着。那怪味并不十分浓厚,但随时都觉得吸得到。似乎每人都用过于细微的嗅觉存心嗅到那说不出的气味似的,就在十天以后发掘的人们,还在深厚的灰烬里寻出尸体来。断墙笔直的站着,在一群瓦砾当中,只有它那么高而又那么完整。设法拆掉它,拉倒它,但它站得非常坚强。断牌坊就站着这断墙,很远就可以听到几十人在喊着,好像拉着帆船的纤绳,又像抬着重物。

“唉呀……喔呵……唉呀……喔呵……”

……

街道是哑默的,一切店铺关了门,在黑大的门扇上贴着白帖或红帖,上面坐着一个苍白着脸色的恐吓的人,用水盆子在洗刷着弄脏了的胶皮鞋、汗背心……毛巾之类,这东西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

被炸过了的街道,飞尘卷着白沫扫着稀少的行人,行人挂着口罩,或用帕子掩着鼻子。街是哑然的,许多人生存的街毁掉了,生活秩序被破坏了,饭馆关起了门。

大瓦砾场一个接着一个,前边是一群人在拉着断墙,这使人一看上去就要低了头。无论你心胸怎样宽大,但你的心不能不跳,因为那摆在你面前的是荒凉的,是横遭不测的,千百个母亲和小孩子是吼叫着的,哭号着的,他们嫩弱的生命在火里边挣扎着,生命和火在斗争。但最后生命给谋杀了。那曾经狂喊过的母亲的嘴,曾经乱舞过的父亲的胳膊,曾经发疯对着火的祖母的眼睛,曾经依然偎在妈妈怀里吃乳的婴儿,这些最后都被火给杀死了。孩子和母亲,祖父和孙儿,猫和狗,都同他们凉台上的花盆一道倒在火里了。这倒下来的全家,他们没有一个是战斗员。

白洋铁壶成串地仍在那烧了一半的房子里挂着,显然是一家洋铁制器店被毁了。洋铁店的后边,单独一座三楼三底的房子站着,它两边都倒下去了,只有它还歪歪趔趔的支持着,楼梯分做好几段自己躺下去了,横睡在楼脚上。窗子整张的没有了,门扇也看不见了,墙壁穿着大洞,像被打破了腹部的人那样可怕的奇怪的站着。但那摆在二楼的木床,仍旧摆着,白色的床单还随着风飘着那只巾角,就在这二十个方丈大的火场上同时也有绳子在拉着一道断墙。

就在这火场的气味还没有停息,瓦砾还会烫手的时候,坐着飞机放火的日本人又要来了,这一天是五月十二号。

警报的笛子到处叫起,不论大街或深巷,不论听得到的听不到的,不论加以防备的或是没有知觉的都卷在这声浪里了。

那拉不倒的断墙也放手了,前一刻在街上走着的那一些行人,现在狂乱了,发疯了,开始跑了,开始喘着,还有拉着孩子的,还有拉着女人的,还有脸色变白的。街上像来了狂风一样,尘土都被这惊慌的人群带着声响卷起来了,沿街响着关窗和锁门的声音,街上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跑。我想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刽子手们若看见这一刻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满足的吧,他们是何等可以骄傲呵,他们可以看见……

十几分钟之后,都安定下来了,该进防空洞的进去了,躲在墙根下的躲稳了。第二次警报(紧急警报)发了。

听得到一点声音,而越听越大。我就坐在公园石阶铁狮子附近,这铁狮子旁边坐着好几个老头,大概他们没有气力挤进防空洞去,而又跑也跑不远的缘故。

飞机的响声大起来,就有一个老头招呼着我:“这边……到铁狮子下边来……”这话他并没有说,我想他是这个意思,因为他向我招手。

为了呼应他的亲切我去了,蹲在他的旁边。后边高坡上的树,那树叶遮着头顶的天空,致使想看飞机不大方便,但在树叶的空间看到飞机了,六架,六架。飞来飞去的总是六架,不知道为什么高射炮也未发,也不投弹。

穿蓝布衣裳的老头问我:“看见了吗?几架?”

我说:“六架”。

“向我们这边飞……”

“不,离我们很远。”

我说瞎话,我知道他很害怕,因为他刚说过了:“我们坐在这儿的都是善人,看面色没有做过恶事,我们良心都是正的……死不了的。”

大批的飞机在头上飞过了,那里三架三架的集着小堆,这些小堆在空中横排着,飞得不算顶高,一共四十几架。高射炮一串一串的发着,红色和黄色的火球像一条长绳似的扯在公园的上空。

那老头向着另外的人而又向我说:“看面色,我们都是没有做过恶的人,不带恶象,我们不会死……”

说着他就伏在地上了,他看不见飞机,他说他老了。大概他只能看见高射炮的连串的火球。

飞机像是低飞了似的,那声音沉重了,压下来了。守卫的宪兵喊了一声口令:“卧倒。”他自己也就挂着枪伏在水池子旁边了。四边的火光蹿起来.有沉重的爆击声,人们看见半天是红光。

公园在这一天并没有落弹。在两个钟头之后我们离开公园的铁狮子,那个老头悲惨的向我点头,而且和我说了很多话。

下一次,五月二十五号那天,中央公园便炸了。水池子旁边连铁狮子都被炸碎了。

在弹花飞溅时,那是混合着人的肢体,人的血,人的脑浆。这小小的公园,死了多少人?

我不愿说出它的数目来,但我必须说出它的数目来:死伤×××人,而重庆在这一天,有多少人从此不会听见解除警报的声音了……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九日

(选自《萧红散文集》,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描绘了日军暴行下重庆街面的多个场景,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的苦难生活。
B.文章中多次强调时间,突出了日军轰炸重庆的密集,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局势发展的紧张。
C.文章从街上游行写起,渲染了浓厚的抗日气氛,也借此交代了日军轰炸重庆的主要原因。
D.文章结尾写到死伤数字时,突出了作者不愿说出又必须说出来的矛盾,表达了愤慨之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作者眼前的大瓦砾场中民众的哭号,与重庆被轰炸后街面的寂静形成对比。
B.本文叙述富有特色,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如两次对中央公园被轰炸状况的描述,详略得当,相得益彰。
C.文中细节之处不乏隐喻和象征。比如用怎么也“拉不倒的断墙”隐喻当时战火之中残破的中国,象征中国的坚强。
D.文中通过想象写了“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刽子手们”“满足”和“骄傲”的心理,形象地写出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3.本文不惜笔墨来描写穿蓝布衣服的老人,突出了其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本文题目原为“轰炸前后”,后被作者改为“放火者”。如果你是作者,请说明修改的理由。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待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王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B.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C.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D.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姻家,是古时对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的称呼,也称“亲家”。
B.夏,文中指党项人在河西走廊一带所建政权,也称“西夏”。
C.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间所说的“清官”近似。
D.乡书手,原为乡里正的书记员,后职权不断扩大,势压一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身居要职者写信,说他可以担当重任。
B.苏涣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后又被起用。他任职期间尽职尽责,管理宽和,却又举措得当,百姓十分敬畏。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想让儿子在自己离任后接任。苏涣认为他儿子没有资格担任相关职务,坚决不同意。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下父亲的遗事,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2)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5.文中包拯称赞苏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幼以才敏著闻。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入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泌乃受之。

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帝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上皇有天下五十年,太平娱乐,一朝失意,远处巴、蜀。南方地恶且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万一感愤成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君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泌出入中禁,事四君,数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纵横大言,时时谠说议,能寤移人主。贞元五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傅。

(选自《新唐书·李泌传》和《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B.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C.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D.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文中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B.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还以黔首、白丁、氓隶、闾右、黎庶等称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紫袍,紫色朝服。古时用颜色和图案区分不同等级的官服,唐朝三品以上紫袍。但颜色并不代表固定的官职,只表示等级。
D.东宫,中国古代宫殿,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这里与《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泌年少时用棋局的“方圆动静”来比喻行仁义、用智慧、施展才能和功成名就,被赞为奇童,玄宗说他拥有超过了身份的神采气质。
B.李泌在肃宗即位时前来拜见,陈述治理天下有成有败的原因。肃宗听后很喜欢,想给他官做,他坚决推辞,只愿以宾客身份相随。
C.李泌在肃宗打算掘墓焚尸以泄对李林甫的怨恨时,劝肃宗不要念念不忘旧怨,要向天下显示自己的气量宽宏,此言令肃宗感激涕零。
D.李泌屡屡被权贵忌恨,常常靠他的才智过人才幸免,李泌雄辩善言,常有公正议论,能让人主醒悟而改变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
(2)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
5.李泌为何能得到玄宗、肃宗的赏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体现在科技方面,也体现在人文领域。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将危及人类经过长久辛劳累积起来的智慧成果。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00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选自刘金祥《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材料二:

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胜于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

(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那些用以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感染力极强的家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西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
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C.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消失了,这告诫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
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充斥着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文化底蕴明显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鱼传尺素”“当忆雁书归”“鳞鸿凭谁寄”这些诗句中的“尺素”“雁书”“鳞鸿”都是书信的别名。
B.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
C.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
D.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说的“家书的审美功用”的一项是(     
A.1947年九月,毛泽东主席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
B.读者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能感受到家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
C.林觉民的《与妻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D.范仲淹在家书《告诸子及弟侄》中对子侄的谆谆教导如“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下面的材料是梁启超在1916年1月2日写给梁思顺(梁启超长女)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吾断不至遇险。现一步不出门,并不下楼,每日读书甚多,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西近代思想论》,觉此于中国前途甚有关系,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注】①泰西:极西,泛指西方国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整日感觉所学东西不够用。最典型的状态就是,打开一本书,却总是读了一半放在那里,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另一本;面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突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想要和时间赛跑,却又力不从心……

知识焦虑的实质是信息焦虑。面对海量信息时,人们往往目不暇接,难以全部吸收或只能浅层次地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恐慌。面对大量且复杂的信息,人们可能会为了获得所需信息而盲目索取和接收,结果成了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陷入盲目跟风的状态。另外,任何一种知识和学问都有其成熟的内在体系,当前市场上提供的“干货”虽简化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痛苦,但是如果人们想要掌握知识,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认知学习。很可能短时间内知识量爆棚,但只是假象,并且还会加剧知识焦虑。

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仅仅依靠个人的记忆和能力,很难全部遍及。因此,对知识的渴求和有限的时间精力就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而催生出一些不时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当我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但身边的媒体或其他手段难以让我们触及所需时,焦虑情绪就会出现。特别是现在的新中产阶级,他们普遍存在工作超载、职业倦怠和发展困惑等问题,总担心自己缺乏竞争力,于是对知识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

逐渐增多的求知欲只是知识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下信息环境的复杂多样。当前,信息生产的主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在人人都参与信息生产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正日益受到挑战,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人的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此外,网络上的一些二次生产和传播也会影响一手信息的真实性,使得整个信息环境真假混杂。在此环境中,我们要想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就需要耗费比之前更多的精力。

知识焦虑会使我们非理性地索取信息,并且浅层化地吸收。为了克服信息不足造成的恐慌和焦虑,人们可能会人云亦云,成为失去思考能力的追随者。此外,知识焦虑也会影响我们对知识的深层次吸收,导致一些人只是一味地寻找了解,但对每条信息都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更掌握不了知识的精髓。在茫茫的知识大海里,我们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应该学什么,一旦有专门性的、分类化的、带有总论性质的知识服务产品出现,我们就有可能为之付费。

(摘编自匡文波《“知识焦虑”缘何而生》)

材料二:

费孝通先生认为,面临快速的环境变迁或社会转型,人们会产生“更为迫切的心态秩序的危机”。知识焦虑或许就是这种危机的最直观显露:既有的信息知识获取秩序受到新媒体的挑战,新秩序又远未建立,信息自由状况远超人们的预见与把控,陌生感使得生活于其间的个人或群体变得无所适从。但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种种产生于适应新形势的“现实性焦虑",虽是人类对某种外部危险本能的知觉反应,但人们也能够进行积极战斗或逃避危险。这一成果让我们感到: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泛化、知识爆棚这样一些无法预料、不可控制的情境,知识焦虑固然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心理必然;但另一方面,变迁也为变化提供了可能,焦虑对个体生存未必都是消极的,它也会激发一些有益的自我保护行为。

作为一种科技进化的产物,网络社会的知识焦虑绝不代表必然的被动回避,相反,它很可能会带动社会整体认知的提升。不论是选择或提升,都是具有进化意义的人类适应性行为。发现问题、消除危险,首要的是拨开附着于其上的过度功利性诉求和个体永无穷尽的攀比心态,靠近知识焦虑的最初体验,而后才能深刻洞察信息化对于成长的新要求,还原出知识焦虑对于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知识焦虑亦可激发我们对精确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培养我们如剑如炬般的锐利眼光。当信息如潮水一般袭来,哪些是真知,哪些更有价值,就需要我们不断调动过往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审慎地展开分析,从而将发掘、判断、理解的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打造更智慧、更强大的自己。

信息碎片化引起的知识焦虑,也有助于激活我们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学习的团队活力。目前,维基百科、知乎问答、百度云盘等花样迭出的动态共享数据库,正在日益推进人工智能与智力的匹配,正趋向完善地服务于我们的知识诉求和个性化需求。以点对点对话、知识转述、视听文学等为样态的知识付费,也有待于打破狭隘的市场交易思维局限,真正解决碎片化知识积累和效益等问题,提高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分享速率,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开放性转化,实现人类知识生产与使用的深度创新。

(摘编自孟威《知识焦虑如何转化为学习动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焦虑,有个人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不足的原因,也与环境因素相关。
B.现在的新中产阶级因其较高的求知欲以及竞争力的不足,对知识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
C.在当下复杂多样的信息环境中,人们找寻真实准确且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变得更困难。
D.把知识焦虑变为动力,需拨开附着于其上的过度功利性诉求和个体永无穷尽的攀比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容易盲目跟风,轻信网络上的知识速成品,致使知识量爆棚却加剧了焦虑。
B.费孝通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从社会和心理角度对知识焦虑做出深层解释,并提供积极建议。
C.从长远来看,只要人们不被动回避问题,网络社会的知识焦虑就能带动社会整体认知的提升。
D.动态共享数据库以及多样态的知识付费,都是当下人们创新知识生产与使用的有效探索行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焦虑”表现的一项是(     
A.在各类APP信息接收与解读过程中,人们很难专注于某一条信息,持续分心并且害怕错过。
B.一位网络工程师在某一流大学学有所成之后,因不断涌现的“新知识”而成为“考证狂人”。
C.四川绵阳七十岁的李启君奶奶坚持五年,圆梦大学,她表示若身体允许,还想当作家写小说。
D.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比如用锅,昨天有专家说铁锅好,今日又有专家说铝锅好,人们无所适从。
4.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严密,请简要说明两则材料的论证结构有何不同。
5.武汉一位大学生,大学期间在付费知识产品上的花费过万,但“买课如山倒,学习如抽丝”,这些课程都没有坚持上到最后。请结合材料剖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琮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太平御览》的天部元气”“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作专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的解释,而对太初等未列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我们应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借鉴西方解释学,以便我们对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倡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

(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期,19983月)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0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
B.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采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
C.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D.《韩非子》以“法”“术”“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
B.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
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完备的哲学体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
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
D.《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4.《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二“议论的针对性”。
5.材料一和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奈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有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诗文透露了一种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这种空漠感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B.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人如黄雀,荣华富贵凄凉悲伤,所以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政治和人生的逃避。
C.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不仅仅是因为苏轼忠君爱国、抱负满怀等,关键还因为苏轼通过诗文表达出人生的空漠之感。
D.朱熹、王船山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苏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
B.《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C.人世无常,人们可以无可奈何,也可以超脱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人生态度。
D.喜欢老庄与佛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有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到一个人身上的。
3.下列苏轼诗文中不能透露“人生空漠之感”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飞鸿雪爪”,但作用并不相同,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5-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虎山中学、蕉岭中学、平远中学、宪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

宋·张元千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注]①管领:主管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出了春去的内心感受:春来春又去,时光匆匆过。这最易引起一个垂老之人内心的翻腾。
B.“醉后”两句写词人虽有了白髭须,但没有丝毫的悲伤,还希望如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承接上一句的“争肯输年少”。
C.“醉后少年狂”句是借用苏轼《江城子》词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趣。而“管领风光处”则是化用白居易《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的诗意。
D.“插花”两句写词人晚年常插花起舞,饮酒作乐,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2.古人说,“真字是词骨”,请分析本词的语言风格。
2022-05-11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祐八年五月)辛卯,御史董敦逸、黄庆基并罢。敦逸四状言苏辙,庆基三状言苏轼,谓轼昔为中书舍人,所行制词,指斥先帝,而辙相与表里以紊朝政。三省同进呈,吕大防奏曰:“敦逸、庆基言轼制词谤毁先帝,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以鞭挞四裔,而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时救改,盖事理当然耳。汉武帝好用兵,重敛伤民,昭帝嗣位,博采众议,多行寝罢;未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至如本朝真宗即位,弛放逋欠以厚民财;仁宗即位,罢修宫观以息民力;亦未闻当时士大夫有以为毁谤先帝者。自元祐以来,言事官有所弹击,多以谤毁先帝为辞,非惟中伤善类,兼欲摇动朝廷,意极不善。若不禁止,久将为患。”苏辙因奏曰:“臣昨取兄轼所撰吕惠卿制观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太皇太后曰:“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大防曰:“闻永乐败后,先帝尝咎两府大臣略无一人能相劝谏。”于是斥敦逸、庆基为湖北、福建转运判官。苏轼以札子自辨:“臣区区之忠,盖自谓无负矣。今庆基乃反指以为诽谤,不亦矫诬之甚乎!臣恐阴中之害,渐不可长,非独为臣言也。”太皇太后令辙谕曰:“缘近来众人正相捃拾,且须省事。”轼曰:“昔东汉孔融,才疏意广,是以遭路粹之冤;西晋嵇康,才多识寡,是以遇钟会之祸。臣人无二子之长而兼有古人之短,若非陛下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则臣已下从二子游久矣,岂复有今日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B.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C.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D.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岂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舍人,别称紫微舍人,为撰拟诰敕之专官。《红楼梦》中薛家祖上曾任此职务。
B.嗣位,继承君位,与“受禅”“践祚”含义相同,封建时代的帝位大多由嫡长子继承。
C.言事官,即谏官。宋代设置谏院,以谏议大夫为长官,司马光曾经担任过这一职务。
D.区区,诚恳深切之意,与李密《陈情表》“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的“区区”含义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敦逸、黄庆基多次弹劾苏辙、苏轼,认为苏轼在做中书舍人时,所写的诏书文辞中,有对先帝的不敬之词,并且与苏辙内外勾结,紊乱朝政。
B.吕大防认为,先帝施政或有不当之处,同时他还指出,自元祐年间以来,言事官借谤毁先帝的说辞来弹劾官员的做法会危害朝廷,需加以制止。
C.苏辙拿出了苏轼所撰写诏书中的原话来分析,说明苏轼并没有毁谤先帝的意思;而太皇太后给苏辙的谕令,则暗含了她支持苏轼、苏辙的立场。
D.苏轼只是担心暗中伤害他人的做法会形成不良的风气,要坚决制止,以防其滋长,他并非为自己辩解;同时他也感激皇上能够秉公义、怀仁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庆基乃反指以为诽谤,不亦矫诬之甚乎!
(2)则臣已下从二子游久矣,岂复有今日哉?
5.文章写吕大防提及先帝反思永乐之败的目的是什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